美日韓安全合作與中俄朝本質相異 專家:中俄朝各懷鬼胎
文/VOA向淩
在日韓關係修復,逐漸形成東亞地區美日韓戰略合作的同時,中俄朝也形成三方合作。專家表示,俄羅斯藉由援助北韓以制肘中國,北韓也趁戰爭衝突向俄中索取籌碼。
中俄朝各自有盤算與矛盾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秋葉剛男、韓國總統府國家安保室長趙太庸12月9日在韓國首爾舉行會談,商討加強應對北韓網攻、虛擬貨幣洗錢、試射飛彈與火箭等威脅。三人在會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將延續今年8月大衛營峰會共識,依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繼續推動北韓無核化、加強防堵北韓與他國進行軍事合作。三方也會基於12月啟用的飛彈情資共用機制,進一步制定演習計畫,未來則將在網路、經濟與尖端科技等領域,繼續深化合作。
沙利文表示,美日韓三個盟國已啟動「新的三方倡議」,以因應北韓構成的威脅,包括海岸防衛隊之間的「深化合作」。
此前,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12月5日就日美韓推進強化合作表示,美日韓「三國有著共同利益,正因如此才會持續下去」,並強調合作並非是一時性的。關於中國、北韓、俄羅斯,他認為「相互之間的戰略利益不同」,無法構建像日美韓那樣的合作關係。
印太關係專家、台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認為,美日韓與中朝俄這兩大集團,在本質上具有三種差異。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就政治領導人及菁英的產生方式來說是獨裁與民主的差異;就社會運作體系來說是威權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差異;就戰略思維來說是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的差異。
謝文生表示,有別于美日韓以「共用」為原則、帶有協調性的戰略特色,中朝俄是以「佔有」為目的、帶有攻擊性,因此有各自的盤算與矛盾,可說是各懷鬼胎。例如,俄羅斯向北韓提出軍火援助的要求,代之以飛彈、衛星、核武等軍武技術的協助,說是壓迫在軍事與經濟上支持烏克蘭的東北亞美日韓三國,其實也是掣肘反對北韓過度武力發展的中國。
謝文生說:「對於北北韓來說,中國固然不反對其提升飛彈、衛星等軍武能力,但對於其核武的發展,事實上是相當反對的。而北北韓當然也深知俄中兩國對其多所忌憚提防,但也趁著俄烏戰爭及中美貿易戰以來的難得的機會,趁機向兩國索取自己的需要。」
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長尾賢(Satoru Nagao)認為,北韓是中國的看門狗,發展核武並加強防禦能力對美日韓造成威脅,中國當然不會反對,只是在發展程度上還是抱持警戒。
他告訴美國之音:「如果北韓的核武發展過快,以至於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受到刺激而開始發展或使用核武,那麼這些核武能力將針對北京,這就會違背中國的國家利益。 因此,中國的立場是北韓可以發展核武器,但發展的速度不應過度刺激而導致週邊國家發展核武。」
長尾賢表示,北韓的核武發展也不會對俄羅斯構成威脅,特別是俄朝都受到過西方制裁,俄烏戰爭爆發後甚至深化合作,所以基本上站在同一陣線。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尊彥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美日韓等民主國家是以崇尚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以及維護以法治為基礎的既有國際秩序為合作前提;中俄朝是基於利害關係的連結,而中國對內高壓而對外擴張、北韓持續窮兵黷武路線、俄羅斯發動侵略還獲得中朝的支持,是威權國家的結合。然而,中朝關係似乎沒有俄朝關係來得密切,中朝不像俄朝那樣會舉辦聯合軍演。。
他說,美國前國務卿龐佩奧回憶錄中披露,金正恩告訴他,中國人都是騙子。因此,國際社會在應處這三個國家提升合作的同時,須注意的是防止中朝關係變得緊密,以及三國介入民主國家的選舉。
美日韓國內選舉應不會影響三方合作
明年4月韓國將舉行大選、11月美國計畫舉行總統選舉、日本也可能解散眾院舉行大選。對此,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強調「共同利益是強有力的東西」,表示無論選舉結果如何,三國合作都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認為,日本幾乎是同一政黨執政,選舉不至於對合作關係影響太大,美韓的政黨更替就有可能影響三方關係。
他說:「如果比較美國前政府和現任政府,可發現自現在的拜登政府開始執政,戰爭和衝突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顯示世界局勢有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美國政府政策的影響。」
長尾賢表示,過去韓國反對黨執政時以嚴厲批評日本為主要政見,若是明年韓國出現政黨更替,將衝擊到日韓關係,直接影響三方合作。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尊彥認為,民主國家必然面臨換黨執政的可能性,國內政治結構也會因選舉結果而出現變化,相當程度上會衝擊合作關係,尤其是終於改善的日韓關係。
他表示,若美日韓官民都能瞭解東北亞安全狀態快速惡化的現實,並認清中俄朝是真正的安全威脅,以國家安全利益為優先,那麼內政變化所帶來的衝擊應不致過於嚴重。
台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表示,由於印太安全持續受到來自威權國家的威脅,美日韓任何政黨都必須繼續強化合作。
他說:「只要中俄朝武力威脅的作為不改變,就對美日韓的合作起了外在促成的動機;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事實是,中俄朝不僅沒有改弦易轍的打算,反而有變本加厲的作為,因此民主三國即便政權輪替,其聯盟的態勢也不太會改變。」
謝文生指出,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是美日韓悠關生死的國家戰略所在,安保、經濟等合作將更加堅實。
台海將是兩大陣營在印太競逐的焦點
美日韓在會上同意將推進在印太地區的日美韓三國安保戰略協調。蘇利文在記者會上也明確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強調美國將持續落實東中國海、南中國海自由航行權,持續遵循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並透過三方合作,加強嚇阻潛在威脅,進而實踐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理念。
印太關係專家謝文生表示,拜登政權對印太安全的佈局從過往以美國為軸心的多重雙邊架構改為澳英美安全夥伴關係(AUKUS)、四方對話機制(QUAD)等三邊或四邊的架構,明顯增強了合作的韌性。
他說:「這樣的改變,不但讓美國的國力負擔大為減輕;也讓區域內的次大國或中等國家也有機會擔起區域安保的責任,從而提升各該國的國際地位;此外,這樣的少數多邊架構的運作雖有重迭,但更有‘網網交叉’互補的功能。」
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還表示,俄朝因受到民主國家的經濟制裁而更加依賴中國,對於印太地區的局勢將產生重大影響。
他說:「他們(中俄朝)可能試圖同時製造朝鮮半島和台灣的緊急狀態,讓美軍無法兼顧。萬一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美國會考慮盡可能把朝鮮半島問題交給韓國處理,讓美日同盟專注於台海。」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尊彥表示,中國始終未曾放棄武統台灣,俄朝也都曾經表態支持中國,在台灣問題上三方立場一致。另一方面,從過去幾年來日韓的政策調整來看,日韓都已經理解,台海是日韓兩國前往東南亞時必須要經過的隘口,萬一台灣被中國攻陷,中國不太可能無條件放行,這就會嚴重衝擊到日韓的國家利益,與美國一樣都不願意台海被中國控制。
王尊彥說,近年美日韓在印太地區的各種合作越來越密切,這對印太地區來說是一股穩定的力量,對台海和平更發揮了莫大的正面作用。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