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澳大利亞總理對美國事訪問後將訪中 白宮:支持與理解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2023年10月24號到白宮,受到美國總統拜登的迎接。

文/voa黃耀毅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10月25號星期三將到白宮進行國事訪問。澳大利亞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盟友,但阿爾巴尼斯訪美前宣佈將在11月4號到7號訪問北京,引起各方關注澳洲的外交動向。

24號晚間阿爾巴尼斯和他的伴侶已先到白宮與拜登總統與第一夫人吉爾會面,交換禮品後共進晚餐。星期三中午阿爾巴尼斯將與拜登在白宮玫瑰園舉辦聯合記者會,晚上拜登總統將在白宮南草坪設國宴款待。

白宮國安會10月24日下午召開背景簡報會,不具名資深官員表示,本次美澳會談重點將包括中東、烏克蘭,以及印太地區,還有在太平洋島國事務上進行合作。此前鄰近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突然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並與中國進行安全事務合作,令美國與澳大利亞驚訝警惕。

美國與澳大利亞將在科技創新上加強合作,包括將宣佈一項新的網際網路空間的合作專案;此外,拜登政府也歡迎已宣佈的澳大利亞與微軟公司在網路安全與人工智慧上進行30億美元的投資合作。本次兩國也將簽署一份新協議,讓美國公司能從澳大利亞發射飛行器進入太空。

兩國也將在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包括通過建設堅韌、可持續性而且安全的關鍵礦產供應鏈,來推進清潔能源的發展。

美澳也將通過在太平洋鋪設海底電纜,以及海事基礎建設,加強網路連結能力,借此來提供太平洋島國「高速、安全、穩定的網路」。

兩位領導人還要討論加強美澳國防合作,包括與日本進行三方合作,同時持續推進「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由英國與美國協助澳大利亞打造核動力潛艇。資深官員說,在會談當中拜登總統「將向澳大利亞總理擔保,美國將達成為澳大利亞提供核子動力潛艇能力的承諾,並且已經與國會密切溝通。」

阿爾巴尼斯也要訪中? 白宮:理解

訪美之前,阿爾巴尼斯宣佈將於11月初訪問中國,並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強。對此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John Kirby)在24號的白宮新聞簡報會上表示,「完全支持並理解總理想要與習主席會面並前往北京」,因為「與中國人對話並保持溝通管道暢通非常重要」。科比說,美國自己也有包括布林肯國務卿(Anthony Blinken)、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以及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裡(John Kerry)等官員已經造訪北京,王毅本周也來訪華盛頓,所以並不認為澳大利亞總理訪問北京有何不妥。

科比說:「毫無疑問,與中國關係的挑戰和機會,將會排上明天的議程。」在國安會背景簡報會上,不具名官員表示,美澳領導人的每次會議「都會討論中國的區域安全問題」,而阿爾巴尼斯可能會與拜登談論想與中國改善關係,因為中澳關係已經緊張好一段時間,而拜登總統也會與他分享跟習近平相處的一些看法跟細節。

連結:澳大利亚总理对美国事访问后将访中 白宫:支持与理解 (voachinese.com)

澳大利亞如何平衡中美關係? 專家:政軍分離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目前正在美國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在11月初赴中國訪問,顯示其同時拉攏全球兩大國的外交策略,也願意在中美兩國之間充當橋樑。專家是怎麼看這樣的「兩面討好」?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將於11月4日至7日訪華,成為7年來首度訪問中國的澳大利亞總理,顯示中澳關係正逐漸恢復正軌。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並未放棄與美國和英國的軍事同盟;專家分析,澳大利亞正在採取「政軍分離」的做法,盼能同時發展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

這次訪中之行對中澳雙方都具有重大象徵意義,因為適逢澳大利亞工黨籍的前總理惠特拉姆(Edward Whitlam)首訪中國50週年,那是澳大利亞總理首次訪問中國。

阿爾巴尼斯22日發表聲明說,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以及強大的社區、文化和商業聯繫,為兩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而澳中關係的穩定也符合兩國利益。

但同一時間,澳大利亞也試圖強化與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對話。對此,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告訴DW,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雙邊經貿所占比重,比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比重還高,再加上阿爾巴尼斯自上任後,似乎是以「政軍分離」的方式來處理對華和對美關係,所以此次出訪「不是令人意外之舉」。

而在美中之間,澳大利亞可能發揮關鍵角色。彭博社報導,6月在新加坡的演講中,阿爾巴尼斯將澳大利亞描述為一個中等強國,準備充當北京、華盛頓和亞太地區之間的中間人。

中美角力之間找平衡

法新社報導,阿爾巴尼斯預計美東時間週三將與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舉行會談,議題包含中國.以及英、美、澳三國的奧庫斯(AUKUS)協議。

拜登曾於今年5月,安排到澳大利亞悉尼參加本屆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The Quad)領導人會議,但當時在美國政府可能面臨債務違約的情況下,拜登臨時取消了他任內首次的訪澳行程。

24日在美國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當媒體在美國問到阿爾巴尼斯,澳大利亞政府與微軟50億美元、包含網路安全的新合作,是否與中國有關時,他回避了這個問題,而是只強調這是為了「增強我們數碼基礎設施的彈性,同時也增強我們勞動能力的彈性。」

中國普遍被視為是澳大利亞的最大安全問題,但阿爾巴尼斯卻將前往中國進行友好訪問,24日被媒體問及這是否「具有諷刺意味」時,他回應,訪華目的是在澳大利亞創造良好、高薪的就業機會,「正如我在選舉前後多次說過的那樣,我們需要看到澳大利亞創造未來。我希望我們更有韌性」。

而對於在與中國恢復往來,卻仍與美國加強安全合作,會不會引發中國不滿的問題,黃奎博也向DW說,只要澳大利亞政府持續表示,在堅持其自身原則時,仍重視對中關係,而且對「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等議題的立場不變,北京當局則會為了讓澳美關係不至於快速鞏固、深化到下一階段,應該也會對澳大利亞「投桃報李」。

中澳關係回到「室溫」

本月稍早,北京釋放了在中國被拘留3年多、中國出生的澳大利亞籍記者成蕾。最新消息也指出,中國願意在5個月內重審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加征的關稅。

澳方近期的諸多舉動,也被視為是對中國釋出善意,包含將暫停其向世貿組織(WTO)提出的申訴,並在21日時宣佈,澳方對中資企業嵐橋集團所持有的達爾文港99年租約進行了安全評估,發現無須與該集團更改或取消租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在2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中方對此決定表示歡迎,「希望澳方繼續為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投資運營,提供良好營商環境」。而關於葡萄酒關稅等問題,毛寧也說,「中方願與澳方一道,繼續透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彼此關切問題,推動中澳關係進一步改善發展」。

部分中國學者對中澳關係的改善,展現出積極和樂觀的看法。例如中國四川大學國際事務教授龐中英就向香港《南華早報》表示,他認為,坎培拉正在尋求與最大的雙向交易夥伴中國建立「新型關係」。

龐中英說:「夾在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澳大利亞,正在積極探索與中國的新型關係,因為中美關係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並充滿挑戰。」

對此,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研究員格拉坦(Michelle Grattan)在政論網站《對話》(The Conversation)發表文章指出,中澳雙邊關係正迅速「回到室溫」,而這樣的關係解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考慮了更廣泛的外交和戰略利益。去年澳大利亞政府的政黨輪替,更極大地讓中國促進了這項調整。

無法脫勾的中澳經濟

分析人士認為,澳大利亞政府無法放棄對華關係,也不願意在一些議題上對中國表現的太為強硬,這可能與澳大利亞在貿易上無法與中國脫鉤有關。在2023年上半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達到創紀錄的1025億美元。

香港《南華早報》5日報導,兩位元知情人士透露,澳大利亞當局在過去8年中,曾進行了3次獨立的內部研究,以確定這個澳大利亞是否可以完全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並擺脫中國的束縛。但每次研究都表示:這項任務不可能達成。

一位元元消息人士向《南華早報》稱,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DFAT)及財政部,曾聯合進行了兩次研究,第一次於2015年,第一次於2020年,兩次研究的結論都是「沒有其他市場,可以取代中國」。

但這位元元消息人士說,澳大利亞高層現在已有共識,經濟上要完全脫離中國是不可行的。

對美關係更重要?

可即使無法與中國「脫鉤」,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仍需要在軍事和安全問題上,尋找一個長期可靠的信賴夥伴,而這個夥伴就是美國。

美國時政媒體Politico報導,在阿爾巴尼斯準備訪問北京的同時,澳大利亞政府仍繼續在澳大利亞北部紮下軍事根基,澳大利亞還計畫跟美國購買戰斧巡弋飛彈,希望透過增強遠距離打擊能力,來迫使中國重新考慮,若在印太地區採取任何軍事行動的可能成本。

阿爾巴尼斯24日在美國發表聲明指出,「美國當然是我們最親密的盟友、我們的主要策略夥伴和我們最大的雙向投資夥伴」。他說,澳大利亞和美國有共同價值觀、深厚的歷史,「以及對建立一個繁榮、安全、以和平方式,為全世界提供優質生活的世界的共同願景」。

黃奎博向DW分析,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安全合作關係依然緊密,澳大利亞與美國的經貿關係則是合作與競爭並存,「但在與對中戰略競爭有關的關鍵礦物、量子、人工智慧(AI)等領域,以及供應鏈的韌性方面,澳美將持續加強合作」。

因此,在這樣的架構下,澳大利亞總理在訪問中國前,先於10月底前往美國訪問,在黃奎博看來「已經有很高的政治意涵」。這也顯示,即便澳大利亞政府持續改善對華關係,但「澳美關係」的重要性,仍高於「澳中關係」。

連結:澳大利亚如何平衡中美关系? 专家:政军分离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25.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