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立場截然不同,以哈戰爭會加劇美中對抗嗎?

美國總統喬·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就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向全國發表講話。(2023年10月19日)

文/voa林楓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週四(10月19日)晚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呼籲美國人團結起來支持以色列清除哈馬斯以及烏克蘭反抗俄羅斯入侵。他警告說,這兩場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戰爭。如果美國置身事外,世界各地、特別是印太地區和中東地區潛在的侵略者就會有恃無恐,衝突和混亂的風險可能會蔓延到那裡。

在拜登講話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首次就加沙局勢表態,稱當務之急是停火止戰,防止發生嚴重人道主義危機並落實「兩國方案」,但依然沒有譴責哈馬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的野蠻襲擊。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不同的是,北京在這場危機中更加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巴勒斯坦一方。地緣戰略分析人士擔心,美中圍繞以哈衝突的分歧正成為兩國緊張關係中一個新的衝突點。

美中關係面臨新挑戰

拜登總統在他的講話中說,世界正處在一個歷史的「轉捩點」上,面臨一場民主與專制的較量。他說,雖然哈馬斯和普京代表著不同的威脅,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想徹底消滅一個鄰近的民主國家。他還警告說,「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恐怖分子不為他們的恐怖行為付出代價,如果獨裁者不為他們的侵略行為付出代價,他們就會造成更多的混亂、死亡和破壞。 他們將一直繼續下去,而美國和世界所付出的代價和面臨的威脅也在不斷上升。」

拜登星期三剛剛結束對以色列的訪問。在那裡,他表達了美國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展現出與中國立場的迥然不同。自10月7日以色列遭遇恐怖襲擊以來,北京始終沒有對哈馬斯的恐怖行徑予以明確譴責。相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0月14日公開點名批評了以色列。他說:「以色列的行為已超越自衛範圍,應認真傾聽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的呼籲,停止對加沙民眾的集體懲罰。」

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星期四(10月19日)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對哈馬斯的立場是美中之間關係緊張的又一挑戰。

伯恩斯說,美國和中國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問題上意見不一。美國總統拜登本周訪問以色列時申明了美國對以色列的大力支持,而中國則支持巴勒斯坦,避免譴責哈馬斯,而美國把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伯恩斯說:「我們在這一特定立場上的觀點並不一致。」他補充說,哈馬斯支持摧毀以色列,這與中國希望持久解決問題的願景背道而馳。

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已前往中東地區,為緩和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開展外交斡旋。翟雋10月19日在杜哈會見了卡達外交大臣薩德·本·賈西姆·阿勒·胡萊菲(Saad Bin Jassim Al Khulaifi)。按計劃,他的下一站是埃及首都開羅,出席巴勒斯坦問題峰會。但他的出訪距離以色列10月7日遭遇哈馬斯發動的野蠻攻擊已有兩個星期之久。襲擊造成至少1400多以色列人死亡,數十人被劫持為人質。

討好穆斯林國家,中國期待在中東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

近年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穩步提升。在北京的斡旋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這兩個幾十年來一直針鋒相對的宿敵今年3月恢復了外交關係。

但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高級講師蓋伊·拉隆(Guy Laron)並不看好中國能夠在斡旋以哈衝突中發揮關鍵作用。他在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舉辦的一場公開活動上回答美國之音記者提問時說:「中國在中東地區一直‘搭便車’,利用美國保障下波斯灣航行自由的事實,尋找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進行投資的機會,但我不認為中國能取代美國成為波斯灣地區的霸主,我認為這是關鍵所在。我認為波斯灣各國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在卡達,中國中東問題特使翟雋與俄羅斯中東和非洲國家事務特別代表、外交部副部長柏格丹諾夫 (Mikhail Bogdanov) 會晤時說,「造成當前巴以衝突局勢的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權利沒有得到保障。」這一說法與中國外長王毅的言論如出一轍。王毅10月12日與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塞爾索·路易士·努涅斯·阿莫林(Celso Luiz Nunes Amorim)通電話時說,「問題的癥結在於一直沒有還巴勒斯坦人民一個公道。」

以色列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INNS)戴安和吉爾福德-格雷澤以中政策中心研究員陶文亞(Tuvia Gering)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對以色列的批評和幾乎一邊倒的支持巴勒斯坦反應出它投機取巧地討好穆斯林國家並填補北京所認為的美國從中東撤出後的空白。

「阿拉伯世界的大多數國家,幾乎所有的穆斯林國家,包括阿拉伯聯盟的 23 個成員國,伊斯蘭合作組織的 57 個成員國,都壓倒性地支持巴勒斯坦人。因此儘管(以色列遭遇了恐怖襲擊),對中國來說,公正和公平是站在大多數國家一邊的,這就是為什麼王毅在與約瑟夫·博雷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會談時說,我們是站在大多數國家一邊的。」他說。

中國亦在中東地區擁有巨大的石油利益。中國一半的石油進口和略多於三分之一的石油消耗都來自海灣國家。中國也與伊朗簽署了採購石油的長期合同。在過去兩年裡,中國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增長了兩倍多,9月份從伊朗進口的石油量占到其總出口量的87%。伊朗是哈馬斯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中國在以哈問題上的立場有關與華盛頓的全球競爭

中國原本也與以色列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雙方去年剛剛慶祝兩國建交30周年。如果不是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了恐怖襲擊,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將在近期訪問北京。

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伊朗專案主任亞曆克斯·瓦坦卡(Alex Vatanka)認為,北京的在哈馬斯的立場與它和華盛頓在全球的地緣戰略競爭有關,而不僅僅是中東局勢本身。

「我認為美國的全球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看到了在這裡扭轉局勢的機會,」他說,「我認為中國顯然把這看作是美國的一個尷尬時刻,中國希望借此機會打造一個不同的敘事,並希望能夠提升中國的聲譽,不僅在伊斯蘭世界,而且在國際上,傳遞一個非常簡單的資訊,即中國是公平的,而美國是不公平的,中國是公正的,美國是不公正的,這將成為中國的敘事。」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已經把以哈衝突的責任歸咎於華盛頓。他說:「我認為很多人都會贊同我的觀點,這是美國中東政策失敗的生動例證。」與中國一樣,俄羅斯也拒絕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正如中國中東問題特使翟雋在杜哈會見他的俄羅斯對口官員柏格丹諾夫後所說的,「中俄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立場一致。」

都希望中東穩定,美中在以哈問題上有合作的可能嗎?

前美國駐以色列和埃及大使丹尼爾·庫爾策(Daniel C. Kurtzer)對美國之音表示,鑒於北京對德黑蘭的影響力,以及中國擔心中東戰火一旦擴大將危及其經濟利益,美中兩國在緩和以哈局勢上仍有合作的可能。他說:「我的猜測是,(拜登)政府正在與北京接觸,試圖就結束衝突、解決人道主義困境、確保以色列安全的需求達成某種共識。」

目前還不清楚,美中兩國在以哈衝突上的分歧是否會影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月赴舊金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並與拜登舉行雙邊會談。中國外長王毅是否按計劃在本月內訪美備受關注。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伯克爾國際關係中心高級研究員達莉亞·達薩·卡伊(Dalia Dassa Kaye)說,美中之間在穩定中東局勢上的利益重合可能會促使兩國合作。她在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活動上回答美國之音提問時說:「在這種情況下,美中兩國真正一致的一點是,這一地區的不穩定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這會抬高油價。在烏克蘭的背景下,美國肯定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對美國和歐洲來說,北約盟國在烏克蘭的戰爭已經非常困難。因此,美國和中國在平息地區局勢方面有著共同利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星期四說:「如果中國能做些什麼來防止衝突擴大,那當然是我們歡迎的。但我不認為我們的目標與中國提出的停火建議一致」。

前美國駐巴基斯坦、黎巴嫩和約旦大使大衛·海爾(David Hale)表示,美中之間短暫的利益重合最終將被彼此之間的地緣戰略競爭取代。

「中國和美國似乎對中東的穩定有著一致的興趣,但我們對穩定的理解可能與他們對穩定的理解大相徑庭,」他說,「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穩定,他們最終想要的是對能源供應的控制,我認為這將是他們未來政策的方向,而從長遠來看,這對我們其他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局面。」

連結:立场截然不同,以哈战争会加剧美中对抗吗?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