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通信威脅 學者:美中競爭猶如第二次冷戰
文/rfa
10月12日,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邀請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官員及相關專家座談,探討如何應對中國的通信安全威脅。
美國將禁止企業從中國等對手國家購買通信技術
2021年,美國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中興通訊、海能達、海康威視及大華技術等中國通信及監控設備廠商的產品進口到美國或在美國銷售和使用。 2022年,美國又進一步關閉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太平洋網路及中國聯通在美國的業務。
本週四,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針對美國如何應對中國通信產業的威脅等議題,舉辦線上座談會。曾在川普政府擔任網路安全顧問的史坦曼(Joshua Steinman),現在是網路安全公司Galvanick的共同創辦人。他認為,和中國通信商做生意就是和中國共產黨打交道:中國許多法律規範要求在中國境內做生意的公司,替中國的國內及海外情報秘密服務,這意味你不能信任中國的硬體及軟體設備。
史坦曼指出,只有透過關稅抵制中國的通信威脅,讓使用中國通信產品的美國公司付出代價,才能激勵美國的通信產業及教育改革。
美官員:美中通信競爭要從產業鏈著手
但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委員西明頓(Nathan Simington)則表示,要在技術上與中國展開競爭就不能只靠禁止使用中方設備,而是要從整個產業鏈著手。
西明頓說,中國通信商除了常常進行商業間諜活動外,還擁有強勁的研發及製造能力,中方相關企業不僅參與了全球10%以上的基礎建設,美中之間的IP網路連結也在2015-2022年間,以超過4倍的速度快速增加:如果我們讓自己的科技落後於人,那就是在替自己製造無法解決的國安問題。
面對中國通信業快速發展,西明頓認為,美國要發揮目前既有的優勢,透過加強市場規範,擴大影響力。例如,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衛星通信市場,資訊能在全球自由傳遞,不受它國監控。這樣的商業吸引力,應該要好好利用。
曾擔任美國國土安全部副總法律顧問的資料隱私專家達斯古塔(Sohan Dasgupta),現在是塔夫托事務所的合夥人。他也認為,除了對中國祭出制裁措施,也得在技術上與中國平起平坐,在美國境內建立自己的工業基地:如果我們的研發能力落後其他國家,就只能靠敵對國家維持通信供應鏈。
學者:美中競爭猶如第二次冷戰
中國通信業對美國的安全威脅不僅體現在商業競爭,也包括軍事情報的搜集及分析能力。而美國在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擁有大約750個軍事基地,通信安全問題尤其突出。
對此,美國智庫哈德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退役空軍準將斯伯丁(Robert Spalding )認為,美國政府需要更全面思考如何提升通信安全,包括對政軍人員的手機等設備進行資料搜集及挖掘,瞭解資訊去向;此外,還需提升通信設備在遭遇自然災害等損壞或故障時的修復能力。
斯伯丁認為,美中兩國目前涉及意識形態和經濟領域的競爭猶如第二次冷戰:如果想做美國的盟國及夥伴,必須遵守相同的規章制度,像是我們在第一次冷戰時(與盟國共同)設立的’多國出口管制協調委員會(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 COCOM)······, 如果沒有’自由世界’的科技人才及資本,中國不會是現在的中國。
記者在會後聯繫美國國防部及聯邦通信委員會,詢問有關中國通信設備在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使用情況。截至發稿時為止,尚未收到有關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