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北京未能譴責哈瑪斯襲擊後,以色列敦促中國提供聲援

2015年11月19日,中國北京外交部辦公室每日簡報前,可以看到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中國外交部標誌的講台。

文/voa張蓉湘

中國外交部周日回應哈瑪斯武裝分子對以色列的突然襲擊,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呼應了俄羅斯的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對當前巴以緊張局勢和暴力升級深表關切。 我們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保護平民,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發言人補充說:「平息巴以衝突的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以色列駐北京大使館的一位官員周日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寫道,以色列預期中國會對哈瑪斯進行更強烈的譴責。

「當人們在街頭被謀殺、屠殺時,現在不是呼籲兩國解決方案的時候,」以色列駐北京大使館高級官員尤瓦爾·瓦克斯周日告訴記者。

中國並未將加沙哈瑪斯列為恐怖組織,而是將其視為抵抗組織。

以色列駐華大使館也敦促北京與以色列站在一起。

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寫道:「我們也希望中國能夠在以色列這個困難時刻向以色列提供聲援和支持。」

儘管政治分歧依然存在,但中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經濟關係在過去三十年裡得到了大幅發展。這些分歧包括巴勒斯坦相關問題的分歧、中國與伊朗等以色列對手的關係,以及以色列對向中國轉讓特定技術的安全相關擔憂。

「中國與以色列有著牢固的關係,但這是基於以色列願意向中國轉讓技術,包括軍事技術。 中國和以色列的經濟關係十分牢固,但外交上存在巨大分歧。 例如,中國與伊朗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中國始終支持巴勒斯坦民族事業,因此在政治上反對以色列的許多政策,」喬治城大學亞洲研究助理教授鄧尼斯·懷爾德周日對美國之音表示。

其他人則對中國能否斡旋達成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協議的前景持懷疑態度。 三月份,中國促成了沙國與伊朗關係正常化協議。

「中國希望保持盡可能多的靈活性。 它甚至可能帶來一些希望(儘管可能不切實際),即它可以在兩國之間進行調解(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協議),就像它對沙特和伊朗所做的那樣,」華盛頓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亞倫·大衛·米勒(Aaron David Miller)說。

台灣外交部週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強烈譴責哈瑪斯對以色列平民實施的恐怖和暴力襲擊」,這些襲擊導致無辜者喪生。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寫道:「我代表台灣人民和政府,向所有在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中受傷或失去親人的人和以色列平民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連結:北京未能谴责哈马斯袭击后,以色列敦促中国提供声援 (voachinese.com)

以哈激烈交戰會否引發「新中東戰爭」?分析:中國恐無力調停

文/voa莊志偉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突襲以色列後,中國網路上掀起一片熱議。多名具官媒背景的博主都認為,哈瑪斯的襲擊突然而有力,中國可望介入調停。但觀察人士說,中國未經營其與哈瑪斯的關係,在中東的影響力也不及美國,恐無力扮演任何調停角色。

哈瑪斯號稱對以色列狂射了多達5千枚「如雨般落下」的火箭彈,且突破隔離牆,進入以色列,俘獲數十名以色列軍人和平民。以軍也回以激烈的轟炸來報復。雙方交火一日來,均傳出約有2000人左右的傷亡。

中國博主:以色列情報單位「吃乾飯的」

以巴衝突再起、而且來得又急又猛,北京當局的反應及民間輿論的口徑備受國際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8表示,「中方對當前巴以緊張局勢加劇和暴力升級深表關切,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立即停火,保護平民,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雖言詞尖銳,但也一向附和中國官方的立場。他10月8日上午於微博發文稱,哈瑪斯保密做得好,「襲擊突然、有力」;相形之下,以色列情報局摩薩德和美國中情局都成了「吃乾飯的」。

胡錫進認為,以色列這回吃了大虧,因為被俘軍民將淪為哈瑪斯手中的籌碼,雖然以軍勢必展開猛烈報復,但若狂濫轟炸傷及平民,恐遭致國際輿論的譴責,因此,以軍如何反擊,從設計到實施都是挑戰。

其他微博博主也跟進,大談以色列的劣勢,與民主國家或國際社會普遍譴責哈瑪斯恐攻、同情以色列的立場大相逕庭。

微博帳號「牛彈琴」的中國博主10月8日發文稱:「以色列犯下兩個致命錯誤」,分別是情報工作嚴重疏漏,且軍隊反應太過遲鈍。

據中國媒體報導,該帳號博主實為官媒《新華網》總編輯助理劉洪,他在博文中稱,此次襲擊「展現了哈瑪斯的強大生命力和戰鬥力」,其中,最令以色列人心驚的是其固若金湯的隔離牆竟遭哈瑪斯全面突破,隨後揮軍直入以色列境內,大開殺戒。他寫道:「隔離牆不再安全,這種心理震撼,以色列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撫平。」

劉洪也對以色列的前途持悲觀看法。他認為,以色列勢必對哈瑪斯展開報復,但其與北方宿敵黎巴嫩的真主党也恐戰事再起,橫在眼前的將是一場又一場的腥風血雨。

中國學者:以巴衝突不致引發「新中東戰爭」

中國中東問題專家、同時也是官媒《中央電視台》特約評論員的李紹先也透過視頻於《今日頭條》發表評論,他表示,哈瑪斯選在10月7日發動襲擊,與半世紀前、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的10月6日僅差一天,也大有玄機。

李紹先說,1973年的那場戰爭讓美國意識到,戰爭解決不了以色列與包括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間的衝突,因此催生了後來和平談判的議程。他認為,以巴最新一輪的衝突將備受國際關注,並可望推動中國政府多次表態支持的以巴「兩國路線」,實現和談。

不過,李紹先以「茶壺內的風暴」形容以巴最新衝突,他說,新中東戰爭不致發生。

對於部分網路言論大膽預言,以巴衝突將演變成新的中東戰爭,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授張元偉也在微博也發文反駁稱:「大概率不會」。他說,哈瑪斯部分作為過於激進,許多中東國家正在同以色列改善關係,因此未必願意為哈瑪斯背書,不過,他強調,以巴衝突短期內也難以平息。

具官方背景的評論其實措辭仍顯謹慎,相較之下,不少中國微博線民則是立場鮮明地為巴勒斯坦發聲。

部分中國線民於微博轉貼出過往以巴衝突中,巴勒斯坦遇難者的照片,有人還發文質疑稱:「任何一個民族,自己的孩子被虐殺成這樣,都不可能不反抗」,他們還意有所指地批評,任何單方面為以色列叫好的人「應該都是在人性上有缺失。」

針對遭巴方扣為人質的以色列平民家庭,多數中國線民並不表同情,有人於微博留言稱:「以色列全民服兵役,不就全都是軍人嗎?」,還有人說:「巴勒斯坦人也一樣被這樣對待」、「(以色列)搶土地的時候,不看看殺了人家多少人?」

以巴衝突再起 牽動美中博弈變局

另外,署名「放開那歷史」的作者10月7日於《今日頭條》也發表了一篇題為《你敢動台海,我就動你以色列?以色列進入戰爭狀態,中東局勢將變?》的長文,將討論焦點從中東局勢延伸擴大至美中關係。

該作者分析,中國在促成沙特和伊朗大和解,並成功邀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ssad)全家訪華後,已成為中東不可或缺的力量,並力促中東國家的重新團結,反觀以色列,則是美國在中東的分身。

該文稱,巴勒斯坦借此次突襲在中東打響了反美的槍聲,中東變局印證了美國的衰落。對中國而言,支持弱小國家爭取權益,將加大美國所受的壓力。他呼籲,中國做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

對於中國在中東真正的調停實力,位於台北、曾任駐特拉維夫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的張國葆並不表樂觀。他認為,雖然中國跟巴勒斯坦關係良好,且一向選擇跟第三世界國家站在一起,但中國想要介入以巴問題,遠較早前調停伊朗跟沙特間的糾紛更加困難。

張國葆告訴美國之音:「以色列基本上是美國在後面支持,它的軍火也是美國供應,中國在這方面(的)影響力沒有美國這麼大,能夠使力的地方不多,主要還是靠美國、還有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來調停,效果比較大一點。」

習近平6月14日在北京會見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會面時曾強調,中國是最早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之一,他還說,中國「始終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

習近平對巴勒斯坦的支持表態雖溢於言表,但有分析人士說,中國對哈瑪斯毫無影響力。

位於台北的台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指出,中國主要打交道的對象僅限於巴勒斯坦當局,並未深入經營其與哈瑪斯的關係,尤其哈瑪斯長期與巴勒斯坦當局對立且不受控制,中國恐難扮演調停角色,再加上,中國和以色列也有相當的合作,因此,靜觀其變是中國目前最可能的選項。

張登及說,隨著以色列誓言報復,要讓哈瑪斯「付出不可想像的代價」,在此前提下,美國為力挺以色列,將一定程度重返中東,這恐衝擊到美國推行「印太戰略」的步伐。

張登及告訴美國之音: 以巴衝突的「後續效應就是,美方一方面要力挺烏克蘭,來抗擊俄羅斯,二方面,現在又有中東的這個事情需要它費心管理,所以,印太(戰略)難免會有一點分散的作用,這是美方需要考慮的。」

從俄烏、台海到中東,張登及分析,未來美國若在以色列重獲軍事行動的優勢之後,應會盡速啟動以巴下一階段的和平進程,以免排擠到美國於印太地區所能投入的資源。

連結:以哈激烈交战会否引发“新中东战争”?分析:中国恐无力调停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