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米蘭·昆德拉逝世 政治理念影響幾代中國人
文/rfa
世界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本週二在法國巴黎逝世。他的一生經歷「布拉格之春」等反對共產專制的時代潮流,其文學作品和政治理念更在上世紀對幾代中國人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捷克通訊社報導,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94歲。
昆德拉生前曾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雖然從未獲獎,但他早已成為世界文壇上的傳奇。1929年,昆德拉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青年時,他曾師從捷克傑出作曲家保爾·哈斯學習作曲。在布拉格美術學院完成學業後留校任教期間,他寫出了轟動世界的小說《玩笑》。這本小說出版於1967年「布拉格之春」期間,隨後遭到封禁。他本人也被禁止出版任何新作,但從未停止寫作。
1979年,昆德拉在法國出版小說《笑忘錄》,並以此獲得法國重要文學獎項「美第奇大獎」。這本書以1968年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為時代背景,刻畫了捷克不同階層知識份子的多舛命運。同年,捷克政府撤銷了他的國籍。自此,昆德拉正式開始了流亡法國的生活。四十年後,直到2019年,捷克政府才將捷克國籍重新歸還昆德拉及夫人。
昆德拉一生兩次被共產黨開除黨籍,第一次是因為他的「個人主義傾向」,而第二次則是由於他主張政治改革。
海外政論刊物《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昆德拉的小說大多以共產主義國家遭遇巨變為背景,這也是他受到中國讀者普遍愛戴的原因之一。
胡平:「他(昆德拉)講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當時整個國際很少有作品講我們的故事,全是別人的故事。他講的故事,主要人物都是有思想、有知識的,就更能引起同樣身份的中國人的興趣。」
1984年,昆德拉的著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經出版,就在全世界引起轟動。1987年,該書經翻譯被引入中國出版。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書在1988年被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電影中,男主角之一的布拉格外科醫生湯瑪斯因公然嘲笑當局而受到威脅,但他在真理和恐嚇面前堅決地選擇了前者,哪怕是以失去體面的工作為代價。在評分標準苛刻的中國書影音網站豆瓣上,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及電影《布拉格之戀》仍然斬獲高分,其影響力覆蓋了幾代中國人。
《紐約時報書評》曾指出:「這位作家真正的工作是為他的國家在他有生之年的災難性歷史尋找形象。」
胡平認為,雖然昆德拉的作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進入中國,但直到八九民運後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因此在學潮後,民眾從昆德拉的作品中尋獲了政治理念上的共識:「在大陸人讀到昆德拉的著作之前,就已經對共產主義有了相當的認識了。所以,他們更多的是從昆德拉作品中獲得共鳴。」
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告訴本台,在上世紀東歐共產主義時代,昆德拉就與齊名的捷克劇作家哈威爾(Václav Havel)在民主與自由的議題上有過激烈爭論。「布拉格之春」後,前者選擇流亡,而後者則留在了捷克繼續抗爭。他認為,這也為當時同樣爭取民主和自由的中國年輕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陳奎德分析說:「作為一個文學家,雖然他(昆德拉)的文學成就相當高,但他還不是主流。大家認為在捷克重要的轉型時期,他的作用抵消了哈威爾這些主流知識份子的影響。」
陳奎德認為,昆德拉生前所推崇的不要「媚俗」,意思就是可以專注於思想而不被政治潮流所裹挾,主張人們在參與政治運動中也有「缺席」的權力。但在共產主義專制下,想要完全擺脫政治的影響過於理想化:「是有一些人援引了昆德拉‘不要媚俗’、‘我們有缺席的權力’等等,來為自己當時退出反抗極權主義統治潮流作為藉口,作為一種精神上的支撐。」
在涉及反對共產專制的爭論中,雖然昆德拉的理念在當時遭遇到部分群體的反對,但其文學成就對全世界的影響不可湮滅。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悼詞中強調:「昆德拉一生的命運象徵著我們國家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歷史。他的遺產將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