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中國新修訂的《反間諜法》1日生效

北京天安門前一名安全人員在監視過往居民。(2023年6月4日)

文/美國之音

中國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星期六生效,讓北京有比以往更多的力量懲處他認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美國政府、分析人士和律師們說,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定義模糊,讓當局有更多的餘地執行已經是不透明的國安立法。

《反間諜法》最初在2022年12月公佈,徵求公共評論,並被中國人大4月份正式批准。

修訂的法律規定,「依賴間諜組織和他們的代理人」以及非法獲得「與國家安全和利益有關的檔、資料、材料和物品」都構成間諜犯罪。

北京堅持,有權「通過立法維護國家安全,」表示會「維護法治」。

但專家們警告說,這些改變可能會收拾那些即使與被控從事間諜活動的組織有不確定關係的人。

耶魯大學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唐哲(Jeremy Daum)對法新社說,新法律代表「用全社會的方法處理對國家安全寬廣定義構成威脅的任何事情。」

唐哲說,新法建立在習近平主席2014年掌權以來更廣泛的緊縮控制趨勢的基礎上。

他並說,但間諜和國家安全的模糊定義讓當局有更寬的泊位,可能會「對與外國人和外國組織接觸的中國公民產生寒蟬效應。」

新規定在商界引發不安,公司擔心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艾倫(Craig Allen)最近在博客中寫道,這些變化「對從事某些例行商業活動提出了合理的關切,現在可能被認為是間諜活動。」

艾倫寫道,「如果法律在沒有同一個被普遍承認的間諜活動的明確、狹窄和直接聯繫的情況下被經常使用的話,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將會進一步受損。」

美國國務院說,這部法律會「極大擴充(北京)認為的間諜活動的範圍。」

副發言人派特爾(Vedant Patel)說,華盛頓會「繼續為人權與法治議題發聲,推動(中國)壓迫活動的問責,這當然是個壓迫活動。」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星期五警告說,這部法律讓北京「有更多的法律理由獲取並控制美國在中國公司的資料。」

連結:中国新修订的《反间谍法》1日生效 (voachinese.com)

中國《反間諜法》生效 外企憂心忡忡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的《反間諜法》7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擴大了國安單位的執法權力,同時增加了政府搜查和實施出入境禁令的權力。許多在華外企都感到緊張和擔憂,因為新法可能給外國企業和個人帶來更多法律風險。

調查經濟數據、研究資料庫、分析統計數字,這些本是商界的普通日常,在中國也是如此。但專家警告說,隨著中國修訂《反間諜法》,政府可能比以前更容易將這些和類似的行為定罪。德國海外商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晏思(Jens Hildebrandt)表示,很多在中國的外國企業都很擔心,他說:「新反間諜法在投資者中造成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最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其中擴大了對間諜行為的定義和國安單位的執法權力,更要求郵政、電信及網路服務業者配合政府打擊間諜活動。這是自2014年以來中國首次更新該法,新規於本週六(7月1日)起生效。《日經新聞》今年4月報導,自2014年《反間諜法》頒布以來,中國已經拘留了數十名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中國人和外國人,其中包含多名日本國民。《新蘇黎世報》指出,隨著新法的生效,「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市場調查,或收集競爭者的訊息,以後也可能落入反間諜法的範疇」。

慕尼克聯邦國防大學情報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 學者施美白(May-Britt Stumbaum)認為,習近平決心將與中國有關的一切掌控在他或是中共手中:「根據這種理念,事情只有一個版本、一個故事、一種事實。中共掌控所有。反間諜法的收緊也符合這一趨勢。」

中國政府制定的法律大多非常模糊,新《反間諜法》也是如此,這讓有關部門在執行時有相當大的靈活度。違反新法的外國公司可能要面臨罰款或吊銷營業執照,外國雇員和經理也可能面臨刑事訴訟,被禁止離境或是未經審判至兩周監禁。

駐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6月中旬在被北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許多成員都自問,為了遵守新法,我們現在必須滿足哪些具體的要求」。彥辭接著舉出具體的例子,比如「國家機密」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就完全不清楚。

世界經濟引擎光環不再 外企想撤離中國市場?

更多的法律不確定性,處理中國數據、統計和訊息方面迴旋空間縮小,這就是新《反間諜法》出臺後造成的後果。施美白認為,人們不應再抱有希望中國領導層會照顧在華外國企業的需求,她指出,習近平計劃建設一個全新社會,現在一切都要服從於這個目標。

連結:中國《反間諜法》生效 外企憂心忡忡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01.0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