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沒有「靈丹妙藥」,中國為什麼還要扮演俄烏調停人的角色?

5月17日,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左中)和中國特使李輝(右中)在基輔舉行會談。

文/voa斯洋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星期五(5月19日)抵達波蘭華沙,繼續他為試圖斡旋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的外交穿梭。此前,李輝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及其他官員的會晤並沒有顯示取得任何突破的跡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四在例行記者會上談到李輝與澤倫斯基的會談時強調,「化解危機沒有靈丹妙藥」。那麼,明知沒有「靈丹妙藥」的中國,為什麼還要扮演俄烏戰爭調停人的角色呢?

調停不順,烏克蘭春季反攻勢在必行

目前還沒有李輝在波蘭訪問的細節,預計也不會有什麼進展。過去15個月以來,華沙一直強烈地支持烏克蘭恢復領土完整,包括奪回2014年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在俄烏戰爭期間,波蘭對烏克蘭的支持僅次於美國。

波蘭總理馬特烏什·莫拉維茨基(Mateusz Jakub Morawiecki)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會晤後曾表示:「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好的調停人。他們過於反自由世界和親俄羅斯。」

5月16日和17日,李輝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其他烏克蘭官員的會晤也沒有顯示有任何突破性進展的跡象。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承認,「化解危機沒有靈丹妙藥」。

但汪文斌沒有提及的是,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與烏克蘭自己的立場和主張存在相當大的距離。雖然中國在自己的立場主張中表示支持「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但是,中國從來沒有譴責過俄羅斯,中國的立場檔也從未提及讓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美國和西方擔心,中國的立場和主張等同於幫助俄羅斯凍結在烏克蘭的所占領土。

根據烏克蘭總統府的新聞稿,烏克蘭向李輝介紹了「烏克蘭和平方案」,(Ukrainian Peace Formula),並相信「烏克蘭的和平計畫包含對這場戰爭帶來的所有挑戰的全面回答。」烏克蘭去年11月提出了自己的和平方案,其中包括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和世界秩序和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並停止敵對行動。

讓李輝的工作更加困難的是,與中國調停中東宿敵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不同,前兩者希望解決衝突,而烏克蘭和俄羅斯目前似乎都沒有停火的意願。

5月16日,當李輝還在烏克蘭的時候,俄羅斯夜間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了一波「異常密集」的空襲。與此同時,烏克蘭也在積極準備「春季反攻」,希望將俄羅斯人驅逐出烏克蘭。在與李輝會晤前,澤倫斯基訪問了歐洲,在烏克蘭準備對俄羅斯發起反攻之際爭取盟國更大力度的軍事支持。

烏克蘭的支持者們也表示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支援。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的七國集團領導人星期五發表聲明,表示對烏克蘭的支持「毫不動搖」。

聲明說:「我們重申我們的承諾,只要烏克蘭需要,無論時間多長,我們都會提供財政、人道主義、軍事和外交支援。」

據最新報導,澤倫斯基本人將於5月20日訪問廣島,參加G7廣島峰會。

來自歐洲的壓力以及中國希望修復與歐洲的關係

雖然困難重重,幾近不可能完成,中國還是希望被看作是「和平使者」。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專案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與歐洲的關係。

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很多歐洲領導人一直鼓勵中國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部分原因是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關係很好,中國對俄羅斯有一定的影響力。沒有其他國家,沒有其他領導人可以影響莫斯科對這場戰爭的態度。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5月17日在推特上貼了一篇他自己寫的如何「重新校正」歐洲對中國立場的文章。博雷利在文章中說:「如果中國不推動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將無法正常發展。面對涉及獨立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的衝突,所謂中立實際上等於站在侵略者一邊。我們歡迎中國採取積極行動,尋求解決方案,為烏克蘭的公正和平做出貢獻。」

這位歐洲聯盟外交政策主管5月12日曾表示,歐盟各國外交部長同意有必要「重新校正」歐洲對中國的立場,以減少依賴關係,並勸誘北京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在此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初在訪問中國時也曾促請習近平幫助俄羅斯「恢復理性,讓各方回到談判桌前。」

根據李輝最初的訪歐計畫,在訪問烏克蘭後,他會前往波蘭、法國和德國,最後去俄羅斯。不過,最新的報導說,在訪問俄羅斯前,李輝決定加上布魯塞爾一站。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葛萊儀說,中國也想借此機會修復與歐洲的關係。中國與歐洲的關係在烏克蘭戰爭前因為人權、新疆、台灣等問題已經陷入緊張。中國與俄羅斯的「無上限」的關係以及戰爭中對俄羅斯的支持使得中國與歐洲國家,特別是中東歐國家關係進一步惡化,其中一些人對中國能否擔任調停人也保持懷疑的立場。

4月27日,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就表示,對中國介入調停俄烏衝突不表期待,原因是中國繞過制裁支持俄羅斯,讓人難以信賴。捷克共和國總統彼得·帕維爾(Petr Pavel)5月15日在參加由非政府組織民主聯盟基金會所主辦的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時談到,「從長遠來看,(比俄羅斯)更危險的是中國。他此前也表示,中國從俄烏戰爭中受益太多,因此不能信任其作為俄烏止戰謀和的調停人。」

前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主任約瑟夫·博斯科(Joseph Bosco)認為,中國希望借調停俄烏戰爭離間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係。烏克蘭戰爭重振了美國與歐洲和亞太盟友的關係。

博斯科說:「我相信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促成和平協定或談判,而是要將歐洲政府,特別是北約盟國的政府與烏克蘭和美國分開。」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力量專案主任林洋(Bonny Lin)在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撰文指出,中國希望借此確保歐洲不要加入「反華集團」。中國限制對俄羅斯支持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她寫道:「鑒於中國決策者對能夠阻止美中關係惡化的看法越來越悲觀,這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目標。這些擔心促使中國試圖將自己標榜為中立,並限制對俄羅斯的支持。」

不過,她說,隨著戰爭的拖延,北京發現這種立場越來越難以維持,而且這場衝突正在削弱其最親密的戰略夥伴,同時使中國的安全環境更加複雜。

歐洲一直是中國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習近平一直以來希望能夠加強與歐洲的關係。他鼓勵歐洲的「戰略自主」,並希望在美中競爭時在美國和歐洲之間插入楔子。

2023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歐盟中最親華的匈牙利的外長彼得·西雅爾多(Peter Szijjarto)時的一番話是對林洋分析的最好的注釋。王毅對西雅爾多說:「中方支持歐洲戰略自主,重拾冷戰思維和製造集團對抗不利於歐洲長遠發展。」

吸引全球南方國家, 提供新的世界秩序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葛萊儀說,中國高調介入俄烏調停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希望被全球南方國家(the Global South)看作「可以説明解決全球和地區問題的」日益重要的全球參與者。

她說:「我認為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關係對北京很重要。他們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他們相信,發展中國家會繼續將中國視為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和潛在的全球領導者。如果他們能夠為結束這場戰爭發揮任何建設性的作用,這對中國來說是有利的。」

曠日持久的戰爭以及戰爭對全球造成的負面效果讓一些發展中國家,即「全球南方國家」厭倦。他們希望戰爭能夠儘早結束,也希望中國能發揮作用。美國最近在多個場合表示對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促和努力表示歡迎,甚至暗示可能與中國展開某種程度上的「平行合作」。

巴西總統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是中國斡旋俄烏和平的支持者之一。盧拉4月在訪問中國時曾盛讚中方為烏克蘭戰爭所作的「和平努力」。他還建議,參考G20集團的模式組建一個和平20國集團,調停俄烏戰爭。

非洲國家也加入了調停的行列。南非總統西瑞爾·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5月16日在開普敦宣佈,一個由非洲六國元首組成的代表團將儘快前往俄羅斯和烏克蘭,以協助尋找俄烏戰爭的解決之道。

中國正在試圖打造一個不同于美國領導的世界新秩序,而「全球南方國家」正是習近平第三任期兜售「新秩序」的目標。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調停沙特和伊朗的紛爭,還是介入俄烏衝突,都與中國想要建立以及想要其他國家相信的「新秩序」有關。

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研究員莫里茲·魯道夫(Moritz Rudolf)告訴美國之音,與促成沙伊關係正常化一樣,中國希望借斡旋俄烏戰爭重塑世界秩序。魯道夫專門研究中國崛起對國際秩序的影響。

他說:「我認為這肯定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領導層一直表示,它希望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和平解決衝突領域。這是他們對過去衝突的口頭禪。但現在不同的是,我們看到了中國試圖成為政治斡旋力量的具體行動。」

除此之外,中國還提出了三項新倡議,闡述中國對這個「新秩序」的願景。這三項倡議分別是全球發展倡議(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全球安全倡議(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和全球文明倡議(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參與歐洲未來的安全架構以及烏克蘭的重建

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前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高級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商業新聞台(CNBC)的採訪時認為,中國介入調停是因為「北京希望在決定任何未來歐洲安全架構的輪廓方面有發言權,還希望被視為對烏克蘭重建至關重要,並且在歐洲從衝突中全面復蘇中扮演關鍵的角色。」他說,中國希望贏得和平,而不是誰贏得戰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直希望能與中國保持很好的聯繫。分析人士認為,他希望中國在未來烏克蘭的重建中發揮作用。

不過,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的葛萊儀認為,避免俄羅斯被完全擊敗也應該是中國參與俄羅斯調停的因素之一。

「中國希望與雙方都保持關係,但是他們一定不希望看到俄羅斯被打敗,」她說。

她說解釋說,俄羅斯完全失敗,特別是導致普京的下台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她認為中國的調停努力不會容易。

前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主任博斯科認為,中國只有在認為俄羅斯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時,才會真正為調停努力。他說:「我相信,如果中國認為俄羅斯即將遭受嚴重失敗,並危及普京的執政,同時,因為他們一直對俄羅斯的支援而危及中國的聲譽。如果他們分析形勢是這樣發展,那麼,我想他們會儘快促成和平,為俄羅斯盡可能多地保留烏克蘭的土地。」

他還說,中國可能會讓讓俄羅斯的軍隊留在原地,俄羅斯最終獲得烏克蘭的部分土地,特別是克里米亞。但是,他強調說,這是烏克蘭不會接受的,戰爭會繼續。

博斯科說,中國想要實現的目標自相矛盾—一方面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同時又想讓人相信他們在斡旋和平方面是中立的,同時又想與歐洲保持良好的關係。「他們(中國)不能希望擁有蛋糕,又要吃掉它。」他說。

連結:没有“灵丹妙药”,中国为什么还要扮演俄乌调停人的角色?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