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中國青年失業率持續惡化 1200萬大學畢業生覓工難

尋找工作的中國年輕人參加招聘會。

文/voa美國之音

隨著大約1200萬大學畢業生今年夏季畢業漫灌勞動力市場,中國青年人創紀錄的高失業率未來數月將進一步惡化。

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5月16日公佈的資料顯示,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但是,16至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從3月份的19.6%上升至4月份的20.4%,創下歷來最高。

據中國媒體稱,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在週二(5月16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坦言,目前中國就業結構性問題仍比較突出。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青年人失業率將繼續上升,穩定和擴大青年人就業仍需持續加力。

付淩暉稱,隨著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特別是服務業持續好轉,加之穩就業政策顯效,就業形勢有望總體穩定。對於青年人就業難問題,相關部門目前正積極出台政策,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相信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青年人就業形勢也會逐步改善。

彭博社週二報導,青年人失業率攀升突顯了即便經濟增長從大流行病疫情中反彈而總體勞工人數下降,但經濟仍然難以吸收新的工人。

報導援引經濟學家的分析說,大學畢業生帶來的新的就業壓力今年7月將激增,不過,未受大學教育的青年人的失業率可能是青年人失業率高企的主因。

報導表示,不斷高升的失業率增加了青年人中對於自己的就業和社會經濟地位的挫敗感和苦惱。去年11月下旬,許多大學生在校園參與針對嚴厲疫情封控的抗議,許多人也對在曾廣受歡迎的技術和課外培訓和教育行業大規模裁員造成機會匱乏感到幻想破滅。

報導說,中國的領導人看來很瞭解青年人失業增加的風險。上個月,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說,穩定就業是一個「重大政治責任」。

報導還表示,中國當局最近幾個星期採取了一些措施試圖遏止青年人失業率失控。政府要求國企今年雇傭至少同去年等量的大學畢業生。國務院上個月還公佈一個計畫,列出擴大招聘和向雇主提供補貼鼓勵雇傭更多畢業生的措施。

不過,許多公司對增加資本開支或招聘更多雇員繼續持謹慎態度。報導援引分析說,這些公司仍有盈利的壓力,並對經濟復甦的強度和持久性仍有不確定感。

報導說,還有分析表示,青年失業率高企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勞動力市場「技能錯置」。由於中國放棄嚴厲的清零防疫封控看來更多地令低端服務業公司受益,更適合於受過高等教育申請人的工作不是很多。

有分析說,持續的經濟復甦是治癒私人企業低迷狀態的良藥。政府可以在推進基於市場的改革上做得更多一些,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幫助私人領域從長遠角度創造更多的高品質就業機會。

另外,香港英文的南華早報援引經濟學家的分析說,中國今年4月的經濟活動比預期的要弱,而青年人的失業率在20%以上,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

報導說,官方的資料顯示,4月份的零售額同比增加了18.4%,但這一激增基本上是由於去年4月的比較基數較低,因為去年4月的零售額降低了11.1%。同時,4月份的零售額比3月份環比下降了7.8%。

衡量製造業、採礦和公用事業(utilities)活動的工業產出4月份只同比上升了5.6%。

分析表示,在中國去年12月解除嚴厲的防疫封控後的四個月裡,經濟復甦基本上可以說是不均衡、前置的,仍舊需要國家的支撐。而高企的青年人失業率也可能為當局構成經濟和社會風險。

報導援引分析說,4月份的資料顯示,中國的經濟復甦已經失速,但還沒有熄火。總體來講,4月份的多數資料指向下行,這也增加了對經濟復甦的關切。

連結:警报拉响:中国青年失业率持续恶化 1200万大学毕业生觅工难 (voachinese.com)

中國經濟不見起色 青年失業率創歷史新高

文/rfa

5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全國青年失業率突破兩成,創歷史新高。此外,官方公佈的4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也僅是兩年來的最小升幅。

據財新網報導,中國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錄得5.2%,較3月下降0.1個百分點,為2022年以來最低水準。然而,16—24歲青年調查失業率錄得20.4%,超過2022年7月的19.9%,創2018年有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

「相關部門目前正積極出台政策,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對於青年人就業難問題,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示,相信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青年人的就業形勢也會逐步改善。

中國《經濟觀察報》引述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表示,近幾年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攀升,加之過去幾年遺留的往屆未就業群體,2023年大學生求職人數持續累加,就業壓力的「滾雪球」效應明顯。

報導還引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認為,從2020年開始,中國青年失業率就在不斷上升。這也意味著,「青少年失業率已經是一個中長期問題。」他說,「崗位供給下滑本質,還是由於經濟增長不達預期造成的」。

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賴榮偉接受訪問時,舉例廣東省日前出台政策,號召30萬無業年輕人前往農村找工作,足見中國就業市場的險峻:「供給端與需求端都要討論,大學的畢業生增加,是每個國家必然的趨勢,但是民間企業的供給面只有減少未見增加。這樣子一消一長,失業就提高了。」

中國面臨「通縮壓力」

中國經濟不只要「穩就業」,還面臨「通縮」的可能性。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4 月 CPI 年升 0.1%,升幅比3月的 0.7% 小。據中新經緯整理發現,4月份,中國31個省份的CPI同比漲幅全部回落。其中,上海、遼寧等7省份更出現負值,而上海從3月份的0.9%掉到負1.1%,降幅最大。

此外,中國官方公佈的4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期下跌3.6%,創近三年新低。有輿論解讀,中國的製造業活動疲軟加劇工業通縮壓力。

旅美經濟學者程曉農接受訪問時分析,中國的CPI目前是微幅上漲,反映商品生產成本價格變化的PPI大幅下降,這是對未來的預期。從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來看,中國經濟還會進一步萎縮:「中國的中產階層現在採取一種沒有組織的集體行動,把做生意、炒房、炒股的錢全抽出來,作為現金存回銀行‘保生存’;同時大量的提前還貸款,不管是商業貸款還是房地產貸款,因為他們對經濟前景非常不看好。」

在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佈《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

中國央行所持的理由是,通縮主要指價格持續負增長,貨幣供應量也具有下降趨勢,且通常伴隨經濟衰退。但是中國的物價仍在溫和上漲,特別是核心CPI同比穩定在0.7%左右,M2(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融增長相對較快,經濟運行持續好轉,不符合通縮的特徵。

「中長期看,我國經濟供需總體平衡,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居民通脹預期平穩,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中國央行得出上述結論。

程曉農指出,中國官方貨幣供應還在持續擴大,試圖放水拉動經濟,但放了水後錢只是在銀行裡空轉。他說,中國金融系統面臨新的危機,除了把錢借給地方政府還債以外,找不到好的貸款客戶。銀行通過放貸收利息維持生存的條件在縮小,近期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員工遭大幅砍薪就是例證。

「通常教科書上的理解是滯脹,但實際上情況比滯脹嚴重,就是一種新的狀況縮脹。也就是,物價還在漲,漲的幅度不大了,但是經濟萎縮的幅度很快,銀行的狀況實際上意味著後續的整個經濟的萎縮還會加快。」程曉農補充說道。

中國證券網引述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判斷,中國經濟處於疫情後的復甦階段,國內消費和投資在溫和復甦進程當中,在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內生動力逐漸提升環境下,「中國經濟不會陷入通貨緊縮局面。」

另一方面,中國社科院教授劉煜輝日前在第一財經發表文章提到,中國經濟眼下面臨的坡和坎是「通縮風險」,過去14個月M2增加37萬億元,其中最近兩個月增加了9萬億元,也沒能阻止通縮的來臨。他認為,「如果內需不能找到足夠的增長,整個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就不是’脹’,而是’縮’。」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現在經濟還不夠熱,所以錢還是繼續存銀行,下半年可能會好轉,因為去年11月還處在白紙運動,人被關起來,經濟一塌糊塗。

「過去兩年大陸經濟非常冷,現在是冰箱打開了,開始有點溫度。但是通貨還沒有膨脹的壓力,因為經濟活力不熱。老百姓的錢擺在銀行定存也不敢亂動,但是等經濟回暖,老百姓的錢就拿出來。」朱成志說。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16日回應CPI持續低位運行狀況也表示,「價格低位運行是階段性的,當前經濟不存在通縮,下階段總的來看也不會通縮」。

連結:中国经济不见起色 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 — 普通话主页 (rfa.org)

青年失業率創記錄 中國「後新冠」復甦難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4月,中國工業生產和消費的增長速度低於預期,令人對中國經濟的復甦力度有所憂慮。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4月,中國工業生產同比增加5.6%,但仍低於預期。據德新社報導,市場對工業增長的預期為接近11%。財新網報導說,去年的基數較低,因2022年同期上海、吉林等地疫情暴發。

零售業增長18.4%,乍看上去幅度明顯,但也仍低於預期。據財新報導,經濟學家的預期值為21.5%。彭博社的預期值為21.9%。一年前的基數很低,因當時疫情下嚴厲的封城措施讓包括上海在內的特大城市許多領域幾近癱瘓。如今人們逐漸重返購物中心以及飯店消費。

就業問題重點群體:高校畢業生、農民工

而青年失業率更是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最高。16-24歲的失業率4月達到20.4%。服務業仍在很緩慢地吸收數百萬湧向城市的農村勞動力。國家統計局的城市失業率總體則下降至5.2%,3月是5.3%。

4月,中國國務院強調穩定就業市場,尤其是”認真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第一財經引述專家報導稱,就業領域的薄弱環節突出表現在大學生群體就業困難加劇,農民工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縮減,工作搜尋時間延長,薪水水準不斷下壓等。

最新統計數字令人對中國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有所憂慮。2022年底才告終結的新冠清零政策致使中國經濟承受嚴重後果,部分地區出現地產泡沫。

北京今年的增長目標定為約5%,為數十年來最低。即便如此,中國總理李強仍警告稱,實現這一目標”並不輕鬆”。

經濟增速放緩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繼2021年中國經濟出現復甦後,2022年和2023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原因是中國國內需求低迷的情況仍未改善。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20日對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期進一步下調至4.4%。這個數字遠低於年初北京設下的5.5%目標。下調主因是中國抗疫採取強硬的清零政策、廣泛封控影響經濟活動,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了對中國經濟的壓力。

專家預測還將實施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稱,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消費意願增強還有空間。

與此同時,雖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4月僅增長0.1%,國家統計局仍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情況。統計局發言人稱,CPI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服務需求仍在恢復中。將來在服務消費需求的帶動下,CPI漲幅會回歸合理水準。

儘管與去年相比,餐飲業消費回升,但與疫情前相比,增幅並沒有那麼明顯

同時,作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的房地產投資仍然疲弱,1-4月累計同比下降6.2%。據財新報導,4月當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6.2%,降幅較3月大幅擴大9個百分點。

德新社分析說,無論如何,低通膨讓中國央行有空間對經濟予以扶持。週一,央行已釋放訊號繼續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專家則預計,央行未來將實施更為寬鬆的政策。

連結:青年失業率創記錄 中國”後新冠”復甦難 | 經濟縱橫 | DW | 16.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