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亞洲擴張 歐盟如何做出自己的回應?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迫於美國的壓力,歐盟需要對中國在東南亞的戰略擴張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然而,歐洲領導人表示,他們希望避免被視為華盛頓的傳聲筒。
隨著東南亞成為歐盟外交政策中日益重要的地區,這樣一個問題擺在歐洲領導人的面前:他們應該以多大力度表達他們對中國在該地區軍事擴張的擔憂?
幾個歐洲國家在南中國海進行了航行自由演習。這裡一個潛在衝突的熱點,因為中國與幾個東南亞國家爭奪眾多島嶼和海洋領土的所有權,其中最危險的是與越南和菲律賓的爭端。
上個月,歐盟印度太平洋地區特使蒂貝爾斯(Richard Tibbels)表示,歐盟渴望加強與該地區合作夥伴的聯合安全行動和訊息共享。 然而,當談到美國和澳洲明確表示擔心中國可能通過秘密交易使用其東南亞盟友的軍事基地時,歐盟和歐洲政府大多保持沉默。
中國正在擴大在東南亞的軍事部署?
自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一直擔心柬埔寨作為北京的盟友,可能會和北京簽署一項協議,允許中國軍方使用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而中國正在資助大力改造該海軍基地。金邊和北京都極力否認這一點。然而,分析人士認為,該海軍基地的發展速度以及新建基礎設施的複雜性表明,它可能是專為中國使用而設計的。由於該基地位於泰國灣,中國的任何優勢都會極大地加劇越南的安全擔憂。
五角大樓去年11月發布的關於中國軍事和安全發展的最新報告稱,(中國)在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的軍事設施將成為印太地區第一個(中國)海外基地。
去年 6 月,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有關中國在雲壤海軍基地活動的報導令人擔憂。最近幾周還有輿論指,中國可能會進入緬甸大可可島上的一個軍事基地,該島位於印度和緬甸之間的孟加拉灣。
據報導,印度官員上周在與通過2021年政變上台的緬甸軍政府代表會面時提出了這一問題。緬甸軍政府現在似乎與北京的關係更加密切。
歐盟擔心東南亞合作夥伴面臨風險
歐洲議會議員兼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小組副組長雷帕西(René Repasi )認為,歐盟應該擔心中國在東南亞進行更多軍事部署,這將導致軍事對抗的風險上升。雷帕西告訴德國之聲,歐盟可以發布更多公開聲明,要求柬埔寨提高該項目以及中國參與該項目的透明度,並承諾保持雲壤海軍基地對所有國家開放。 .
目前,歐盟正在重新評估與北京的關係。上周前往中國訪問的前幾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中國也在其周邊地區採取了更加自信的立場。
她於3月30日在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歐洲政策中心的一次演講中說,中國在南海和東海以及與印度接壤的邊界上展示軍事力量,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合作夥伴及其合法利益。 她說,亞洲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區,任何對地區穩定的削弱都會影響全球安全、貿易自由流動以及我們在該地區的利益。
她還提到,台灣海峽的穩定至關重要。 馮德萊恩上周末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任何國家都不應單方面以武力改變該地區的現狀。威脅使用武力改變現狀是不可接受的。
幾個小時後,習近平對此作出了回應:誰要是指望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妥協退讓,那是痴心妄想。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沒有回應德國之聲的置評請求。
一方面,歐盟受到來自美國和其他盟國的壓力,要求其對中國的海外行動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而對中國的軍事擴張採取積極的立場,也可以讓歐盟贏得一些東南亞國家政府的更多支持。
根據最新的東南亞狀況報告,歐盟是東南亞人迄今為止最喜歡的第三方來對沖美中戰略競爭的不確定性,該報告是由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尤索夫伊薩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發布的精英意見年度調查。
調查發現, 50% 的東南亞精英信任歐盟,其中約有五分之二表示,這是因為歐盟的軍事力量是全球和平與安全的資產。然而,在那些不信任歐盟的受訪者中,三分之一的人表示,這是因為歐盟不具備領導全球的能力或政治意願。
另一方面,華盛頓就雲壤海軍基地對柬埔寨大肆批評,導致兩國關係惡化,而且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政府都反對西方領導人要求該地區的安全問題從其所願。
歐洲不能自私自利地遠程說教
去年12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東協峰會上,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說:不能將觀點強加於人……不能指手畫腳,認為我的標準比你的好
歐洲議會議員兼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表示,他不願進行任何可能被視為自私自利的歐洲遠程式說教。歐洲人可以與東協夥伴加強安全合作,這應該根據2018年理事會的決議來進行,但不要大張旗鼓。 他指的是歐洲理事會呼籲量身定製的合作以促進歐盟在亞洲的安全。
法國總統馬克宏上周末從北京訪問歸來後發表了受到廣泛關注的評論。他在接受新聞雜誌《政客》(Politico)採訪時表示,歐洲面臨的巨大風險是,陷入一場不屬於我們的危機,它將阻止歐盟建立戰略自主。
自相矛盾的是,我們被恐慌所籠罩,認為我們只能是美國的追隨者。他說,最糟糕的是,認為我們歐洲人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成為追隨者,只能跟從美國的議程以及中國的過度反應。
連結:中國在亞洲擴張 歐盟如何做出自己的回應?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1.04.2023
馬克宏的戰略自主被批「孤立自己、削弱歐洲」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歐盟應該實施「戰略自主」,成為與中國和美國並駕齊驅的「第三極」。他的在台灣問題上不當「跟跑者」的言論受到各界猛烈的批評。
歐盟委員會周二(4月11日)通過發言人重申了歐洲對台灣立場。這名發言人明確表示,歐盟拒絕以任何形式的武力改變台灣海峽現狀。這一表態也是再次強調了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主張。
3月底,馮德萊恩在智庫發表演說時稱,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具有絕對的重要意義。4月6日她與習近平會面,針對台灣問題,她說,台海任何一方都不應單方面通過威脅使用武力而破壞現狀。國際媒體觀察,馬克宏與馮德萊恩雖然同時訪中,但後者明顯遭到中國冷遇。
根據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和美國網媒Politico週日(4月9日)刊出的採訪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認為歐盟應保持獨立的外交政策。他強調,不想陷入「集團對抗」,認為歐盟「不應該陷入世界的混亂和不屬於歐洲的危機」。
4月5日至7日,馬克宏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雙雙訪問中國,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歐洲人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升高台灣的緊張局勢符合我們的利益嗎?不。」馬克宏說,最不好的狀況就是歐洲在台灣議題上變成「跟跑者」,「隨從著美國的政治議程和中國的過度反應」。「我們為什麼要按照別人選擇的節奏走呢?」
馬克宏表示:「歐洲人無法解決烏克蘭的危機,這樣我們要如何令人信服地在台灣議題上表示,『注意了,如果你們犯了什麼錯,我們會出手』?如果你真的想增加緊張局勢,就那樣做吧。」
馬克宏對中國與台灣的立場,引發許多批評。周二(4月11日),法國總統府發言人會馬克宏的言論進行了辯護。她說,法國總統曾不斷強調,不論中國還是美國,都稱不上巴黎的緊密盟友,而台灣是美國重要的盟友。這名總統發言人說,「美國是我們的盟友,我們有著共同的價值觀」,但另一方面,中國既是夥伴,也是競爭者,以及制度對手,巴黎希望同中國開啟一個共同的日程,以降低緊張和管理全球事務。她還表示,在台灣問題上,法國支持保持現狀。
馬克宏孤立自己,削弱歐洲
德國反對黨議員、外交事務專家呂特根(Norbert Röttgen)接受德意志電台採訪時,批評馬克宏的以上言論「孤立了自己,削弱了歐洲」。他還說,法國總統同馮德萊恩的立場背道而馳。
針對馬克宏接受採訪時的表態,英國諾丁漢大學學者傅洛達( Andreas Fulda)9日在推特上批評馬克宏的主張是錯的:「美中對抗不只關乎權力,更關於價值。如果台灣淪陷,自由的國際秩序將走入歷史。」
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9日的推文則批評,馬克宏的立場,讓他「喪失了成為一個歐洲領導人的身份」。他另一篇推文則說,馬克宏訪中是一場「完全的災難」,並稱馮德賴恩展現出更佳的選項。
歐洲戰略自主?
馬克宏強調,他認為歐盟需要發展「戰略自主」,也就是保持獨立的外交政策路線。他說,歐洲已經很久沒有建立這種戰略自主權,但「現在意識形態之戰已經勝利了」。
他表示:「5年前,戰略自主只是白日夢。現在每個人都在談論。」馬克宏說,歐盟成員國應該避免成為「附庸」,而應在地緣政治中扮演「第三極」的角色,與美國和中國一起發揮作用。他警告說,不要因為「恐慌性的反射」而追隨美國。
馬克宏呼籲歐洲提高軍事開支。「歷史正在加速發展,歐洲的戰爭經濟也需要同步加速發展。」他認為歐洲的國防工業無法滿足歐洲所有需求,「這導致歐盟依賴美國和亞洲的供應商」。涉及台灣問題方面,馬克宏則主張歐盟必須「理解」中國的想法。
「作為歐洲人,我們關心的是我們的統一。」馬克宏說:「中國人也關心他們的統一,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台灣是(這種統一的)一個組成部分。」
附和中國說法?
馬克宏主張歐洲「戰略自主」,此一立論跟中國的主張類似。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近期接受《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訪問時,曾呼籲歐盟應「堅持戰略自主,發展歐美關係不應以損害中歐關係為代價」。
6日,馬克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法國政府表示雙方會晤「深刻且坦率」,並指出馬克宏擔心區域緊張局勢升級,會引發「可怕的意外」。會後,新華社發佈新聞稿稱,習近平「堅持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馬克宏則說「法國不會選邊站隊,而是主張團結合作,大國關係保持穩定」。
據Politico的編輯後記,事實上馬克宏接受該媒體採訪時針對台灣還有「更為坦率」的言論,但法國政府要求發稿前審查,最後有些發言遭到刪除。
8日,就在馬克宏搭機離開中國後,中國宣佈在台灣周邊舉辦「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Politico引述瞭解馬克宏想法的人說法稱,馬克宏慶幸至少北京有等到他離開中國之後,才對台灣發動模擬環台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