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社會政治

廖雨詩:台灣應該重視美國對台的實質作為

淡江大學外交系兼任助理教授、日本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廖雨詩(左)

文/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報導組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3月25日舉辦「台灣安全論壇」,上午場「蔡英文美國行與台海安全」中,與會的淡江大學外交系兼任助理教授、日本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廖雨詩說,剛才主持人一開始就提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蔡英文訪美的行程,還有她會見了誰,特別是為什麼沒有跟麥卡錫在台灣見面,為什麼是變成是蔡英文訪美的部分?

包括主持人,很多的媒體朋友都會用一個互相抵消的觀點來解釋,怎麼講了那麼久,麥卡錫到底什麼時候來,之前有傳出3月底來或是4月初的時候要來,最後怎麼變成是我們的總統跑去美國跟他會見,大家就覺得是不是有考慮到一些北京的壓力,美國是不是這麼想的,所以他不來了。

其實我認為大家不必用零和遊戲來思考,我們可以跳出框框思考,這不是一個互相抵消的觀念,這可能是一個相輔相成,或者是連一拉一的方式,因為我們都記得裴洛西去年8月才來過 ,裴洛西她是在美國眾議院裡面,它的資歷,她在民主黨的身份,還有她的各種在民主與人權上面的經驗,在這個屬於台灣作為自由民主的一個寶地,她過來訪問是有代表性,這跟麥卡錫是有一些差距。

還有就是熟悉美國政治生態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麥卡錫他是屬於在共和黨裡面身段比較柔軟的一個,所以他跟裴洛西如果都訪台拿來對比的話,它的效益是有相當的差距的,所以說我們可以說是去年最豐盛的主菜已經先上了,今年需不需要再上一盤主菜,還是說什麼時候上,上什麼東西,用什麼方式上,這就是個問號,所以說蔡英文這次訪美我們可以看作是前菜先上,主菜其實還是會上,可是什麼時候上,因為台灣接下來要選舉了,美國也要選舉,主菜什麼時候上,用什麼方式上,這可能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我們不用把它弄成說考慮到什麼東西,然後就要互相抵消,不用有這麼負面的想法,我相信這不是全體都陷於憂鬱症。

廖雨詩

在剛才我說的這種互訪的部分,因為我自己本身是在安倍晉三主導的智庫,我對日本就比較熟悉一點,我們關注到最近日本在國際上面的相當的活躍,岸田文雄是一個外交相當務實的人,他最近就有一個國家領導人訪問外國的行程,岸田文雄有一點類似的作法,拜登訪問了烏克蘭跟澤倫斯基見了面的時候,大家就很緊張,因為今年是5月G7峰會是在日本舉辦,日本是主辦國,岸田文雄是主人,還在他的老家廣島舉行,可是他卻是G7裡面唯一一個還沒有訪問烏克蘭的元首,主人自己沒有去訪問烏克蘭,這個其實很奇怪的。

但是,因為拜登去烏克蘭,而且把他那條路用掉,所以大家就覺得糟糕,岸田文雄接下來要怎麼辦?接著就要5月了,結果沒有想到他跑去印度見了莫迪,到新德里見了莫迪以後,就直接從印度循著當時拜登那條路,日本媒體都不知道,還找不到首相,他就跑去跟澤倫斯基閃電見了面,這就是一個屬於外交上面經常運用,你看到的東西,你想的表面不一定是他後面會做的事,他什麼時候會做,他也不一定會告訴你,所以我不認為我們需要完全用這個方式來解讀。

還有一點,如果我們真的要去比較小英訪美和麥卡錫來訪台這兩件事情,大家都很局限在形式,其實台美關係現在是相當的好的,我們可以更重視一些實質的外交,不要拘泥在形式,為什麼我說現在美台關係相當好,因為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上台之後,其實有非常多的聲音說,她對兩岸的關係處理的好像不夠積極,好像說她是沒有讓兩岸關係的處理好,可是在某些部分,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對台灣來說,保護台灣最重要的國家,我們最需要的夥伴還是美國,蔡英文總統在很長的時間裡面重新贏得在前政權可能讓美國還有一點疑惑的情形下,蔡英文總統讓台灣重新贏得了美國的信任,所以兩岸關係能夠走到現在的維持冷和的程度。

這個比如說你有兩顆球要玩,你選最重要的先拿到他的信任,所以現在的台美關係的互信其實是夠強的。不必說在每個時間點都去在意我們自己所想要的形式,何況後來形勢可能會轉變,還有也是如同剛才黃介正老師所說,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美國也是這麼講,這不是先例,以前就有過,所以我們不必過度的去擴大解讀,既然是很正常的話,它可能也是個前菜而已。主菜是會上,還有剛才主持人也有說,為什麼說互信夠強?因為在2018年台灣旅行法通過之後,台灣跟美國的官員互訪就有了新的開始,所以我們才看到了不久前,我們的國安會秘書長,還有我們外交部長就跑到在美國的AIT裡面,然後跟美國的高層官員進行秘密會談,這是我剛剛說的就是一個實質的外交,我們要求的是實質的成果,這才是真正最能夠保護台灣,對台灣最大的利益。

至於馬總統訪問北京,老實說我不是兩岸關係的專家,這可能要由兩位老師來解讀。但是我並不覺得馬前總統去訪問大陸,社會大眾有得到我當初預期的關注,它甚至不如一些影視娛樂新聞受矚目的程度高,畢竟不在其位,他是前總統,所以說有一些差距了。還有在民進黨內部,因為我是跟民進黨比較熟悉一些,民進黨內部其實並沒有很緊張,因為它馬前總統訪問大陸並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你看看他的訪問行程和路線,有點像當年撤退路線,事實上對民進黨來說就是一個不太會特別提出來深入討論的話題。

接下來因為剛才有提到一下中共的軍演,其實這一次的蔡英文訪美的部分,去年的軍演事實上真的是造成不只是台灣,還有美國的緊張,當然還有日本,約有5顆飛彈打到日本專屬經濟區裡面去,所以這就造成美日同盟非常大的關注。

如果我們要把這次蔡英文訪美,去做一個互相抵消,跟麥卡錫訪台做一個互相抵消的解釋,其實我們應該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就是台美之間的互信和溝通,你要用很多種層面和層次去探討中共軍演可能是其中之一,但它占了多少分量。如果真的要去做這個解釋的話,台灣作為一個美國認為可以值得信賴的盟友,是不是應該讓對方好做事?如果你讓對方好做事之後,你能拿到什麼東西?主菜會不會後來還是上了,所以這是一個讓大家可以跳出來,我們一直在講互相抵消的觀念的一個想法。

還有談到今天的主題就是台海的問題,其實我剛才提到說讓對方好做事,當然對方是美國,事實上這樣子的作法也會在中美關係之內,中美關係的對抗也會稍微降低一點,因為習近平和拜登現在已經可以說是中美兩國危機的預防者,或者是說處理者,處理者可能比較好。因為兩方都希望在台灣問題上面不要惡化,不要陷入膠著。中美雙方應該談了很多次,雖然有點僵,可是我們可以感覺出來中美雙方還是希望能夠改變一些雙邊關係,或者甚至是讓他們雙邊都比較容易在全球或區域上面,包括俄烏戰爭的問題上能夠有所作為,所以中美關係不要再白熱化,那就是台海關係的這部分不要再惡化,所以這部分我們是可以比較安心的。

而且剛剛提到中國,黃老師也提到了中國它現在也會面臨他所提到俄烏戰爭,這是一個影響全球,包括台灣的非常大的問題,到現在還沒解決,其實中國已經遇到了烏克蘭的難題,所以他不只是我們說的有很多經濟問題要解決,中國在政治上、在國際全球參與上面,其實仍面臨很大的難題,比如說習近平之前對烏克蘭問題,他說應該有三點思考,可是沒有人知道他還說什麼。

我們看到這個月,還是上個月底,中國外交部就發佈了一個這叫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他們講了12點立場,可是還是沒有引起什麼國際媒體的關注,因為這樣子的立場套在中國自己本身能不能適用,這會是中國需要面對的難題,他一定不會解釋,我們都很瞭解中國的外交部的狀況,所以不會引起國際的媒體很大的的關注,中國必須在這個烏克蘭問題上面解套,從他一開始表明的曖昧,然後到現在他表明了以後又說不清,套在他自己身上不太適用,包括他跟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你看最近習近平去跟普京會面,就證實我以前在日本的智庫的演講,我就說中國已經卡在中間很困難,因為他一直是在聯合國裡面扮演一個相當決定性的角色,不管你喜不喜歡他,他就是常任理事國。

其實以前中國提出來的,他的表決都是跟多數比較一致的,可是這一次他的反對,就是之前聯合國有提出來針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部分的提議的時候,中國是投反對票,因為只要有一個反對票就不能成立了,所以這是中國必須去面對所有國際的壓力。也可以說,中國現在它會面臨到一些國際壓力的時候,它又沒有什麼朋友,他最好的朋友就只有北韓,不像美國包括台灣在內有52個盟友,而且一直在增加中,所以美中要打群體戰或單獨戰,中國自己也會思考。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在習近平第三任之後,我們看到他去年在G20的時候,已經開始做大國外交,就如同剛剛黃老師所說的,戰狼的牙齒收起來了,他的態度有些改變,但是本質沒變,所以黃老師也說狼還是狼?沒有錯,他是狼,也還是狼,可是他真的對外界的互動接下來勢必會增加,這會有利於中國在國際外交上更加的活躍,至於他的戰狼牙齒什麼時候放出來怎麼咬,我們接下來可以觀察一下,我覺得短期之內應該不太會,因為中國現在在外交部分會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他必須要去訴說一些道德的規範,他應該會拿聯合國當擋箭牌,但是,中國就必須要去面對我之前所說,為何阻止聯合國通過證實俄羅斯對烏克蘭行為是侵略,這件事情他要去解釋清楚。

第二個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中美之間的鬥爭,就是鬥而不破,但還是繼續鬥下去,所以中國現在就像黃老師提到,就以一些投資、外援甚至政治的方式,中國去輔助了一些亞拉非國家,他也在爭取,比如說東協因為不選邊站,甚至是中東,還有像歐洲,他也想要去削弱一些美國的影響力,在這個部分美國一定會有所動作,還有台灣的部分能夠做什麼?

我們一直卡在剛才講中美關係,應跳出來分析,因為我剛才說打群架這個字眼可能有一點粗野,但就是感覺是那個群體的盟友意味已經不只是在中國和美國之間,而是美國所有的盟友對台灣友好才是最有利的,所以我們不妨跳出中美關係之外的一個分析的角度,也就是我們一般在國際關係上說的協力廠商視角,因為文武之道就是有硬有軟,我們也看到說你看像日本,它因為旁邊有個很大的威脅的國家,所以他做了一些國際參與度很高的這種動作,尤其是在岸田文雄,我就講最近就好了,他做了一件我覺得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大家都知道日本是美國在東亞最忠實的盟友,美日同盟也是長期以來對日本的國安最大的支持,對台灣其實也是,岸田文雄做一件什麼我覺得很跨時代的事,他竟然想要解決日韓關係,當然他也遇到了一個他遇到尹錫悅很不錯的機會,他們倆就抓住這個機會,因為日韓關係真的就是從歷史的問題等太多長期的怨恨糾結,還有比較最近的就是上一任文在寅總統,他在日韓關係裡面,可能對於日本不是這麼的友善或是積極,所以岸田就是在修補,他們其已經宣佈要恢復日韓之間軍事的情報交換的協定,所以這是跨越很大的一步。

當然我們都知道後面一定有美國的力量,美國當然希望日韓能夠合作,日韓兩國是在第一島鏈裡面最不容易合作的國家,他們都可以攜手合作了。既然日韓已經走向修復關係的明顯的一步,對台灣其實是蠻有利的。

還有就是岸田文雄訪了印度,然後從印度跑到烏克蘭,接著他5月就會去辦G7,莫迪也答應參加G7了,這就已經很明顯,因為莫迪印度本來是比較靠向俄羅斯那邊,現在也轉向了。所以說這些民主國家所有團結其實對台海的安全才是一個最大的保障,所以我是蠻樂觀的。

特別是在這一周才剛開完第一次實體的台日國防與外交的議員版的會議,我們應該俗稱2+2,但這不是官方,而是議員版的兩個執政黨的國會議員2+2的會議,第一次實體版,據我所知這個會是很意外的,是日本主動提出,而且本來在2月底就很想辦,日本現在是作為美國在一個東亞地區最忠實的盟友,而且他也可能想當東亞的老大,日本其實是有蠻多動作,而且是跟台灣相關的,所以這對台海安全是一個最大的一個鼓勵。

反過來說,我們看到了日本怎麼做,尤其是美國現在可能也要應付俄烏戰爭的部分參與,在它還有點猶豫不決的時候,日本挺身而出,台灣是不是可以藉由這個機會,更積極的去參與一些有關印太安全在國際上面能夠發揮的部分,我們看到很多的比如說QUAD開會,還有一些模擬的演練,或許我們礙於一些形式,還有安全的部分沒有辦法直接的參加,但是我們應該要把握任何一個能夠以個人和觀察員的身份也好,任何形式去參與的機會,就是從這個地方實質的去累積來保護台灣的安全,台灣人不應該只是關心台海安全,你要關心印太安全,印太有安全,才能夠延伸到確保我們台海的安全。

為什麼這樣說?大家都熟悉這句話,就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這個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所提出的。他當時提出來說海權國家跟陸權國家不一樣,陸權國家是畫一條疆界,像印度和中國,然後就有衝突,海權國家不太一樣,海域是可以共用的,所以思考的出發點是完全不一樣,所以他後來又講了一句,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後來他又加了一句「美日同盟有事」,所以近來我希望台灣不只是政府,還有我們的民眾、學界都能夠更加關注印太局勢,不只是台海局勢印太局勢的發展。在這個部分台灣有更多的參與,其實才是保護台海安全最有利的一個方向。因為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已經進入霸權地位的挑戰,他們會繼續競爭,但是競爭之內還有競爭之中是有對話的。其實他們一直都有在對話,一直維持鬥而不破,所以就如同黃老師說不會沒戲,只是看怎麼演,什麼時候上演而已。

剛才黃老師還提到兩點,我覺得還蠻有趣的,就是有關蔡英文總統在訪美的時候,他說兩個關注點,這也是我的關注點,就是他在哈德遜研究所的演講,她講了什麼的結論,還有雷根圖書館這兩個已經確定的行程。其實因為她在這兩個圖書館會演講的結論之外,還有他會見一些人物,蔡總統會見什麼樣的人,我們未必全部都知道,他們也未必全部都會公開,因為不只是美國會風險控管,台灣也要風險控管,所以我不只是關注蔡英文總統她在演講的時候說什麼,還有之後接受媒體訪問,或許或中途發言人講了什麼,我覺得更應該關注的是在她這次行程回到台灣之後,台灣與美國之間有什麼樣具體的作為,有什麼樣具體的舉措,比如說台灣保證法才剛剛通過,這就是一個比較明確的指標,看看還有什麼接下來的行為,因為這些國際關係對於台海安全或是對任何一個國家的影響,並不是政治人物或者是官方說了什麼,比如說中國的戰狼,他常常前面叫,然後講一講事情發生,他當做不知道,就沒有事情了,真正會做的時候他又不一定會講,所以我們接下來要看的是美國對台灣有什麼樣的舉措,這個才是比較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回到我剛剛說的最直接的例子,我們的國安會秘書長,還有外交部長直接去訪問AIT這個就是一個很明確的指標,然後美國通過了什麼樣法案,有什麼樣的倡議,包括軍事上面的,比如說軍備這些討論,實質上的舉措,實質上的外交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我們所保護台海安全最重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