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佈今年國防預算增長7.2% 政府報告呼籲練兵備戰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3月5日,中國政府公佈今年的國防費預算約為155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在人大開幕式上,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呼籲軍隊要全面加強練兵備戰。
根據中國財政部提出的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2023年國防支出為15537億元人民幣(約折合2240億美元),增幅為7.2%,是4年來的最高增幅,超過中國政府設定的今年GDP增長約5%的幅度。與2013年相比,中國今年的國防預算總額已高出近一倍。過去三年,中國的國防預算增幅分別為6.6%、6.8%和7.1%。在2017年至2019年之間,中國國防預算增幅依次是7%、8.1%和7.5%。 2016年國防預算增幅為7.6%。2011年至2015年,中國國防預算增幅分別為12.7%、11.2%、10.7%、12.2%、10.1%。
大量投資軍隊現代化改造
法新社在報導中指出,與美國2023財年的8133億美元的國防預算相比,中國的國防開支仍然相形見絀。不多,專家們指出,中國政府實際上的國防支出出要比公佈的數額多得多,因為中國官方公佈的國防預算不包括武警部隊和海岸警衛隊的開支,也不包括復員軍人的退休金和一些軍事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就2019年而言,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估計的中國國防預算比中國公佈的數字高出約40%。
根據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數據,中國人民解放軍(PLA)有超過200萬訓練有素的現役軍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武裝力量。其中陸軍96.5萬人,海軍26萬人,空軍39.5萬人,還有一支12萬人的戰略導彈部隊和一支擁有50萬士兵的准軍事部隊。
近年來,北京方面對其軍隊進行了改造。2019年從陸軍削減了近30萬名士兵,同時為國防現代化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北京計劃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國防和軍隊。
總部設在斯德哥爾摩的非營利組織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尼克拉斯‧斯旺斯特羅姆(Niklas Swanstrom)說:中國正在對其軍隊進行整體現代化改造,這非常需要投資,因為儘管有的部隊已經是世界上訓練和裝備最好的部隊之一,但其他部隊仍然落後幾十年。
就船隻數量而言,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但艦隊包含許多較小的軍艦,包括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艦。中國有三艘航空母艦,兩艘可以使用,第三艘仍在測試中。美國有11艘航空母艦。
空軍方面,五角大樓去年11月說,中國的空軍正在 迅速趕上 西方的空軍。根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分析,過去三年裡,中國殲-16和殲-20戰鬥機的年產量可能已經翻了一番。
中國還擁有大量的導彈儲備,能夠運送核武器的隱形飛機和轟炸機以及核動力潛艇。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北京擁有約350枚核彈頭,遠遠少於美國的5428枚和俄羅斯的5977枚。五角大廈去年表示,到2035年,中國的核儲備預計將增加到約1500枚彈頭。2021年8月,中國測試了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超高音速飛彈,令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震驚。
政府工作報告:全面練兵備戰
在3月5日的全國人大開幕式上,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呼籲軍隊要全面加強練兵戰備。他說,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圍繞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創新軍事戰略指導,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統籌抓好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
總部設在斯德哥爾摩的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尼克拉斯‧斯旺斯特羅姆(Niklas Swanstrom)認為,北京似乎正在 投資於接管台灣,並將美國排除在該地區之外的能力。
2027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100週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今年2月底表示,美國情報顯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指示他的軍隊在 2027 年之前做好攻台的準備。不過,中情局認為,這並不意味著習近平決定在2027年或其他任何年份入侵。伯恩斯說,我們的判斷至少是習主席和他的軍事領導層現在對他們是否能夠完成入侵感到懷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中國軍事專家夏爾(James Char)指出,亞洲各國都在增加國防開支,部分原因是 它們各自對地區安全威脅的認知。
日本2023年度防衛預算為6.8兆日元(約510億美元),比2022年度預算增加26.3%。澳洲正計劃投資約1280億美元購買核動力潛艇。台灣2023年度的國防預算達新台幣5863億元,佔GDP的2.4%,較去年增長13.9%。台灣國防部表示,預算重點將持續推動機艦國造、提高裝備、補充彈藥存量、提升後備戰力,發展不對稱作戰(asymmetric warfare )能力。此外,此次國防預算中含因應大陸空軍頻頻擾台,台空軍升空攔阻所耗費用。
連結:中國宣佈今年國防預算增長7.2% 政府報告呼籲練兵備戰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05.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