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破冰?專家:兩會料以促融為基調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放棄清零,三年新冠疫情解封,台海兩岸是否也將迎來「春暖花開」?在中國「兩會」登場之際,德國之聲採訪多位學者,分析北京如何在中美關係的框架下看待兩岸局勢,並以此為基礎,部署新一屆的對台人事。
本週六(3月4日)、週日(5日),中國將迎來「兩會」開幕,也就是全國政協、全國人大第十四屆的第一次會議。兩會上的工作報告雖會以經濟等內政議題為主,但在台灣政策上,中國領導階層演說會釋放何種信號、涉台人事如何佈局,對兩岸關係又會帶來什麼影響,都是外界關注焦點。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接受DW採訪時說,今年兩會不太可能過於強化反台獨、反外部勢力的說法,而會更側重於「疫後交流」,也就是「軟」的面向。台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也告訴DW,中國對台應該還是會提起「硬」的部分,但可能「回過頭來強調要擴大交流」。
依中國共產黨的「以黨領政」原則,中共去年10月召開「二十大」會議,早已替今年政協、人大兩會設下了基調。二十大之後,中國對台政策標舉出「十個堅持」,再度確立「黨的政策優先,國家是跑腿的」。
林宗弘認為,跟二十大前的局勢相比,「兩會的調子會比較軟化」。近幾個月來,中國爆發「白紙運動」,北京優先應對疫情、經濟方面的國內議題,對外則放軟「戰狼」姿態,甚至拋出俄烏和平方案,「而不是說趁著俄烏繼續打,就要來攻打台灣」。面對兩岸關係,兩會基本上應該會朝「促融」的方向走,但未來也不排除因應情勢,再祭出貿易制裁、軍演等手段。
張五岳則強調,從「十個堅持」和去年8月新發佈的台灣問題「白皮書」看來,中國是把「解決台灣問題」置於其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框架內;至於統一的「歷史進程」,現仍處於早期的促進交流、「民主協商」階段。除非有劇變,否則中國近五年內不太可能完成統一,更「不會貿然解決台灣問題,來影響到國家的發展,影響到『民族偉大復興』」。
三年疫情解封,兩岸逐步恢復交流;與此同時,台灣也將迎來2024年大選,今年是關鍵的一年。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也告訴DW,北京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了教訓,發現每到選戰之際,若試圖對台展現更強硬立場,經常會有反效果。「短期內,可以預期兩岸事務會更為穩定。」
習近平將續任國家主席及國家軍委主席
2023年的中國全國兩會適逢中央政府換屆。去年10月在中共二十大上獲得歷史性的第三個總書記任期的習近平預計將在兩會上續任中國國家主席及國家軍委主席。2018年3月,人大修憲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為習近平繼續連任鋪平了道路。
兩岸交流「春暖花開」?
「今年開春以來,我相信是春暖,但春暖不容易花開。」兩岸關係專家張五岳認為,當前兩岸關係有機遇,也有挑戰。
張五岳說,眼看台灣即將大選,現階段「北京的做法還是比較傾向單向式的」,雖樂見台灣民眾、學者赴中交流,但陸客、陸生赴台,卻還不容易恢復到疫情前的規模。此外,兩岸議題必定成為選戰攻防焦點,再加上其他外部因素,「這些都會造成新的變數」。
在中國眼裡,美國當然是「外部勢力」的重中之重。張五岳表示,太平洋的「大兩岸」仍高度制約台灣海峽的「小兩岸」,中國對台政策顯然也仍然重視美國的角色。近期台灣與美國國安高層頻繁互訪,中國當然深知這對中美關係、台海局勢都有影響。
「北京認為美國在打台灣牌,所以北京當然也會打俄羅斯牌,或者北韓牌。」美中雙方在「氣球事件」上寸步不讓,在張五岳看來是兩邊皆刻意「過度反應」,避免出釋放錯誤訊息。儘管如此,「美中關係基本上還是鬥而不破, 沒有意外的話,(美國務卿)布林肯在上半年還是會訪中」。
中國研究學者林宗弘表示,在中美關係的大格局之下,中國對於台美關係的進展「要打擊到什麼程度」、會不會使中美關係繼續惡化,這是未來應觀察的重點。
近年中國面對台美例行性的互動,已發展出相對應的行為:台美在貿易上有重大進展,中國便祭出農產品的貿易制裁;美國官員、議員訪台,或是美台軍方交流,中國便以武力恫嚇。林宗弘說,若未來台美再有關係進展,也不排除有台商「被迫要(對中國)宣誓效忠」;類似情形曾在過去台灣總統大選前上演,例如2012年,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曾出面表態支持九二共識。
組織再造、人事佈局關鍵在「安全」
去年二十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報告提及「安全」二字達91次;到了今年2月的二中全會,會後發佈的公報則強調「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張五岳指出,這樣的官方論述,顯見中國在落實二十大「以安全建設為中心」的概念,要透過黨國的組織再造、人事佈局,來強化「安全」。
組織再造方面,近期台港媒體有消息稱,中國國務院公安部、國安部可能改由黨中央直屬領導。
人事部署方面則幾乎已成定局;外界普遍預料,中國對台政策的最高決策單位,即「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將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王滬寧(料擔任政協主席)任副組長,王毅(外事辦主任)當秘書長。
中共對台領導班子:習近平、王滬寧、王毅、宋濤
淡江大學專家張五岳認為,王毅身為歷屆外事辦主任唯一擔任過中台辦、國台辦主任的人,更瞭解台灣問題。至於王滬寧,此人有別於過去的政協主席,一方面在於他能精準掌握領導人的想法,一方面則因留學背景,而對美國瞭解更深。此外,王滬寧還擅長理論建構、戰略部署等「頂層設計」。
如此的定位,是否代表王滬寧會提出不同於一國兩制的新對台方針?對此,張五岳持保留看法,因為一國兩制對中國來說是統一之後的模式;統一之前,重要的還是在於推動所謂「民主協商」,也就是與台灣個別的統派政治人物或學者「探索統一的問題」,藉此取得正當性與合法性。
中研院學者林宗弘則說,王滬寧可能會「打造一個新詞彙」來替換、形容一國兩制,但無論如何,仍以二十大後的「十個堅持」為原則,「本質上不會改變」。此外,王滬寧對宣傳有重要影響力,此後中國在對台散播假訊息、分化盟邦的認知作戰方面,可能會有進一步發展。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告訴DW,當今整體環境已不同於鄧小平提「一國兩制」的80年代,且中國也深知一國兩制「在台灣沒市場」。「王滬寧對台論述不會揚旗『一國兩制』,因為它很多合理性的基礎就不在。……今年是大交流年,這是很確定的事,所以他們會透過交流、協商與統戰,這是變得更重要的。」
中國對台政策的領導班子,除了習近平、王滬寧、王毅等人之外,還有國台辦主任宋濤。外界預料,宋濤將成為政協副主席;此職位階較高,更有利於協調。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指出,宋濤與習近平的關係更好,這一點也會是關鍵,能促使北京推出更具連貫性的台灣政策,相較於先前的「戰狼外交」、過度訴諸武力威脅,反而「更能展現溫和姿態,且以和平統一為優先」。
自宋濤接掌國台辦至今,不但見了洪秀柱、夏立言等國民黨人,又接待佛光山住持等台灣宗教界人士。淡江大學專家張五岳點出宋濤的另一個特點:此人有大約二十年的福建工作經驗,之後才進入外事系統。宋濤曾任中聯部部長,處理中國與越南、古巴等共產國家的關係,「這比較像統戰工作,他跟傳統的外交官是不一樣的」。
今年兩會,領導階層工作報告預計仍以經濟民生為主軸。不過,兩會期間中國各領導人到政協各團組參與討論,是否發表涉台言論,仍然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