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航母試航計劃曝光 中國海軍擴張再成焦點
文/rfa
繼中國海軍官員發佈有關第三艘航母年內試航的消息後,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本週二披露,這艘中國的第三艘航母預計將在台灣海峽發揮重要作用。但有學者認爲,中國海軍雖然擴張速度快,但配套人員落後,仍與美國存在不小差距。
中國海軍福建艦副艦長錢樹民日前在接受官媒央視採訪時表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今年的工作中心是試驗試航。錢樹民說:「新的一年,我們一定全面抓好以試驗試航爲中心的各項工作,爲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貢獻力量。」
錢樹民指的是習近平的「兩個一百年」政策目標中的第二個,即在2049年,中國建國100週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表達了對福建艦的關切。去年的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在報告中也曾提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此外,在環球網等中共官媒的2022年度大事件盤點中,福建艦順利下水也榜上有名。
福建艦的下水命名儀式於去年六月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並於去年九月開啓繫泊試驗和航行試驗。這艘航母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對標美國最先進核動力航母「傑拉爾德·R·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
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原中國區主任、現任美台研究所研究員包士可(Joseph Bosco)認爲,中國大力擴張海軍力量發展重量級航母,毫無疑問是劍指台灣。
按照中國官方的宣傳,福建艦順利下水將標誌着中國海軍裝備現代化建設取得又一「重大的歷史性突破」,對於進一步提升中國海軍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德州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分析說,僅在航母動力方面,中國與美國仍存在不小差距。
「美軍主要是核動力航空母艦,核動力的續航能力和搭載能力跟一般的柴油引擎比較起來差距是比較大的,」葉耀元說。「嚴格來說,中國到底第四艘航空母艦有沒有能力真的使用核動力去做航空母艦的原動力,現在美軍也還在觀察。如果能做出來的話,就會有劃里程碑的結果。總體來說,美軍在海軍上的建制還是比中方要強非常多。」
多家美國媒體曾披露,中國計劃最早在2025年建造第四艘航空母艦,並使用核動力。但相關消息未獲得中國官方證實。福建艦依舊採用常規動力,卻搭載了極爲耗電的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而電磁彈射技術此前爲美國海軍獨有。雖然福建艦採用該技術被認爲是中國軍隊現代化和縮小與美軍差距的一個里程碑,然而,目前中國現有的三艘航母均使用常規動力,仍落後於使用核動力的美國大多數戰艦。
本台此前報道,去年十一月底,美國國防部發布2022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該報告指出,中國解放軍將目光投向了2027年,目標是加快中國軍隊機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發展。如果實現這一目標,中國解放軍將有能力成爲共產黨謀求統一台灣時,所使用的更可靠的軍事工具。
美國華盛頓民間智庫「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恆青贊同包士可的觀點。他認爲,實現兩岸統一是習近平大力發展軍事的主要目的。
李恆青說:「現在習近平不僅提‘兩個一百年’,還提了一個更具體化的,就是建軍一百年,就是2027年。他給解放軍提的要求是,要在2027年的時候能夠實現想打台灣就完全有能力武統台灣,這是他的一個目標。」
葉耀元認爲:「發展海軍對於恐嚇台灣,或者是想要逼迫台灣跟中國合作,這部分想法當然有。」葉耀元分析說,「最核心的角度,還是中國作爲一個陸地霸權,現在是要慢慢擴張成爲有能力挑戰美國的一個國家。美國作爲海洋霸權,中國想要挑戰美國就必須在太平洋方面能夠和美軍相互抗衡。」
雖然中國加快了建設先進武器裝備的步伐,但外界普遍窺到中方實戰經驗人才迭代斷層的窘境。香港《南華早報》披露,中國《解放軍報》去年十二月下旬的一篇文章也承認了中國軍隊缺乏受過高科技作戰訓練的人員,「裝備等人才」的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在海軍內部。而缺乏高科技人才操控艦艇,也限制了先進軍事武器設備的使用。
葉耀元認爲,福建艦何時服役仍需要時間檢驗。他說:「事實上,它是不是真的能使用,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驗證。可能2025年會是一個比較恰當或者比較實際的時間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