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國高級代表團到訪北京 為國務卿訪中做鋪墊

助理國務卿克里滕布林克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一支高級代表團將從週日起訪問北京,這是中美兩國領導人十一月在峇裡島舉行首腦峰會,並承諾為修復雙邊關係付出努力後,美國首次向北京派出高級代表團。

代表團成員包括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物的助理國務卿克里滕布林克( Daniel Kritenbrink)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台灣事務高級總管羅森貝格(Laura Rosenberger)。此次為期三天的訪問行程中,除中國之外,這支美國代表團還將到訪韓國和日本。

美國國務院表示,峇裡島中美首腦會晤中,拜登總統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負責任地對中美競爭進行管控,並探索潛在的合作領域」達成了共識,本次克里滕布林克到訪北京,就是基於上述共識而採取的後續行動。

訪中期間,克里滕布林克還將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023年初的訪中計劃進行籌備,這將是四年來美國國務卿首次訪中。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和軍事大國,過去幾年當中,受政治、貿易、人權及台灣等問題影響,中美關係降至冰點。今年11月14日,出席峇裡島G20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舉行了時隔多年後的首次會晤,此舉被普遍視為中美關係趨於緩和的標誌。

連結:美國高級代表團到訪北京 為國務卿訪華做鋪墊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1.12.2022

美亞太助卿11日訪中 為布林肯明年初訪問做準備

文/法廣

自華盛頓方面消息,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12月11日將率團訪問中國,除將延續上月拜習會管控美中競爭的談話,也會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明年初訪中預做準備。康達一行隨後還將對韓國和日本進行訪問。

美國國務院週六通過聲明表示,康達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和台灣事務高級主任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將於11日至14日訪問中國、韓國和日本。

在訪中期間,美方官員將跟進美中領導人上個月在印尼巴厘島的會晤,「繼續負責任地管理我們兩國之間的競爭,並探索潛在的合作領域」。

據介紹,他們還將為布林肯明年初訪問中國做準備。在韓國和日本,一行人將就一系列區域和雙邊問題與當地官員舉行磋商。

若順利成行,布林肯將是繼美國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常務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後,第3位訪問中國的拜登政府高層官員。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8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世界將看到美中之間「恢復一些更實際、更可預測的大國外交要素」。他談道,短期內中方希望與美國保持穩定關係;當前中國面臨國內經濟挑戰,同時在區域內對其強勢外交的反彈。

連結:美亞太助卿11日訪華 為布林肯明年初訪問做準備 (rfi.fr)

美國高官下周訪中 為布林肯國務卿明年首次訪問中國做準備

文/美國之音

美國國務院週六表示,美國的一個高級代表團將於下周前往中國,跟進拜登總統最近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談,並為明年初國務卿布林肯的訪中做準備。

在美國宣佈這一消息之前,白宮一位元高級官員表示,中國希望在短期內穩定與美國的關係,因為當前中國面臨國內經濟挑戰,同時在亞洲對其強勢外交的抵制。

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說,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與台灣事務高級主任蘿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將於12月11日至14日訪問中國、韓國和日本。

11月中旬在印尼舉行的G20峰會期間,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台灣和朝鮮問題進行了直言不諱的會談。雙方的會談旨在防止緊張的美中關係演變成新的冷戰。

兩位領導人承諾在人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經濟問題上的分歧不斷升溫之際更加頻繁地進行溝通。

美國國務院說,代表團將跟進兩位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即「繼續負責任地管理我們兩國之間的競爭,並探索潛在的合作領域」,並將為布林肯的訪問奠定基礎。

上個月,對中國嚴格的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不滿情緒演變成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活動,這是自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最大規模的公眾不滿情緒的爆發。這些嚴格的防疫措施也導致中國的經濟放緩。

白宮印度-太平洋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週四表示,這些問題,再加上中國使得許多鄰國心懷不滿的事實,意味著它有興趣在「短期內」與華盛頓建立更可預測的關係。

坎貝爾在華盛頓舉行的阿斯彭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上說的這番話。兩天前,美國宣佈計畫加強其在關鍵地區盟友澳大利亞的輪換軍事存在,以應對兩國對中國的共同擔憂。

連結:美国高官下周访华 为布林肯国务卿明年首次访问中国做准备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