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2022世界人權日 「白紙運動」世代促成改變中國

北京民衆11月27日手舉白紙在街頭抗議中國政府的清零政策

文/ RFA

「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1948年的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世界人權宣言》如是說。即使近十年來,中國政府大規模部署警力,擴大數字監控,建立員警國家,也不能阻止中國人民走上街頭,爲自己的權利抗爭。隨著反對防疫政策的」白紙運動」興起和平息,中國政府迫於民怨沸騰草草結束清零政策。勇敢的中國年輕一代達成階段性的改變中國後、能否爲中國社會注入新的活力?

抗擊疫情三年,中國公衆對動態清零政策的不滿情緒持續發酵,演變成抗議活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蔓延。中國政府不得不放鬆嚴格的管控措施。

今年11月24日,新疆烏魯木齊一棟居民樓發生火災,當地消防部門被防疫措施阻擋,救援不力釀成10人死亡、9人受傷的慘劇。這場死傷慘重的大火不僅激怒了已封控在家一百多天的當地居民,還蔓延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示威者在集會上以手舉白紙的方式悼念遇難者,並要求結束封控,又稱「白紙運動」。

11月26日深夜的上海已經有了凜冬的寒意。大量民衆聚集在烏魯木齊中路,手舉白紙,高喊反對防疫政策、反對中共當局的口號。

上海青年Pei雖然沒有第一時間參與,但90後(1990年後出生)的他,不願意只當個享受「歲月靜好」的旁觀者,他27日淩晨在推特上看到了相關資訊後,當天一早清晨六點前往事發地的烏魯木齊中路時,Pei不但見到一名青年被員警帶走,他掏出手機想記錄歷史,自己也意外成爲歷史的親歷者。

從旁觀到親歷白 見證警局滿是被捕者

他回想當時情況,告訴本台記者:「員警圍了上來,說不讓拍。因爲我騎著車,他們把我推倒按在地上,強行拖我上警車,沒有出示警官證,也沒有其他文件。」

Pei隨後被帶往徐家彙派出所做筆錄。他告訴本台,在派出所等候區內,他聽到議論說前一晚的集會抓了很多人,派出所已經關不下了。他也被拷上了手銬、帶上警車,兩次轉運到龍華派出所和斜土路派出所。

「僅27日下午,他們就陸續帶了12個人進來,輪流審訊。」他說。

在沒有出具任何書面文件的情況下,Pei不僅因拍攝員警抓人、被扣押近24小時,他還遭遇了暴力執法,拍攝現場的手機也被扣押,直至12月6日,才從派出所領回。據他提供的照片顯示,他全身多處受傷。

記者致電徐家彙派出所覈實,但電話無法接通。

勇氣促成改變 習近平聽到 國際社會看見

也就是像Pei這樣的許多年輕人自發站出來,「白紙運動」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不可小覷的正面影響。《南華早報》日前報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12月1日與歐盟高級官員的會議上,告訴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抗議嚴苛防疫政策的人「主要是學生」,他們在經歷了三年的疫情後感到「沮喪」。

本台報道,12月2日,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在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舉辦的座談會上,也提到了「白紙運動」:「我們看到中國的抗爭行動現在趨緩,原因是這些行動奏效了,中國政府正逐步放寬封控政策。」

「前幾天,線上線下比較集中地出現了對一些地方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見,通過及時溝通、完善改進,事情本已平息。」共青團中央12月4日在微信公衆號上發文,回應近期各地爆發的「白紙運動」。「特別是各基層組織對羣體呼聲、對信訪意見的重視程度和響應速度,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

《華爾街日報》認爲,這是中國政府公開承認了中國民衆對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感到憤怒,可能是官方首次承認習近平親自領導的防疫政策存在缺陷。

自抗議活動遍地開花以來,嚴苛的動態清零政策在各地略有鬆動。12月7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進一步放寬防控管制,宣佈新一輪十條具體措施,以補充上月公佈的「優化防疫二十條」。目前在中國,核酸檢查站陸續裁撤,提醒人們防疫、出示健康碼的宣傳海報也被從牆上撕下。

Pei說:「我看到有一點希望的是,這次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包括95後、00後,甚至05後一些學生都敢於站出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訴求,表達自己的不滿。這給我的感覺是很鼓舞的。」

「清零」走向終點 「清算」學生才剛開始

雖然「白紙運動」暫告一段落,然而中共當局對抗議人士的清算還在進行。南京傳媒學院學生在推特上的發佈顯示,中央專案組已經進駐學校,校方已將該事定性爲「境外勢力煽動」。此前手舉白紙抗議的該校學生和其他參與者仍近況不明。

記者無法獨立覈實該說法。

12月7日,「對華援助協會」、「自由之家」等49家人權組織就「白紙運動」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中國政府尊重言論、新聞以及集會自由,停止使用暴力驅離、搜捕和平示威人士。

對於還有多少學生被捕、或仍未獲釋?在中國官方從未向外界說明的情況下,這些「白紙運動」參與者的人數與姓名等相關資訊,也如同「白紙」。

從六四到白紙 精神延續:「這是我的責任(It’s my duty)」

1957年,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莫斯科對中國青年留學生這麼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33年前的夏天,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也有這樣一羣青年,爲民主和自由抗爭。1989年「六四」事件對中共當局無疑是一個巨大沖擊。

中國年輕人的反抗精神,在不同時代下,既有延續,更有創新的活力。鄔鶴鳴就是其中之一。

鄔鶴鳴的父親鄔萍暉曾是八九學潮武漢地區的積極參與者,爲此入獄一年半。鄔鶴鳴告訴本台,雖然他身在美國,但也參與了舊金山聲援「白紙運動」的集會。他發現,與以往不同,現在參與集會的人中,青年是主力軍,他們對中共的本質認識得也更爲深刻。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 我覺得我自己有這樣一種責任。這可能與我父親有一定關係,但哪怕在國外,沒有我這樣背景的年輕人,看到國內的同仁們這樣去抗爭,在員警國家、極權國家下依然冒著生命危險抗議,我們在海外有一種免於恐懼的優勢(Privilege),看到國內的人都已經這麼勇敢出來了,甚至有些人被抓了但我們在海外一點聲音都沒有,那真的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六四學潮學生領袖之一週鋒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然(兩代人)共同的地方很多,關鍵是戰勝恐懼的過程。從自我懷疑、自我審查到感受到解放。最重要的一個不同是,現在的人不像八九年那樣,大家集中在天安門廣場,現在集中在虛擬社區,通過推特、電報來聯絡。」

然而,並不是爲自由抗爭的行爲能夠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在白紙運動後、就有評論說:「早知道政府肯定會解封的,那些學生就不該鬧事。」還有評論指出:「就算反應合理訴求,也不該爆粗口,素質太低。」而著名時政評論人士李承鵬日前撰文稱,「遺忘,是這個民族的戰略生存之道。」

周鋒鎖說:「這是現實非常可悲的地方。中國到現在爲什麼共產黨能夠得逞?就在於這樣,真正爲公共利益付出的人會被遺忘,被拋棄。」

鄔鶴鳴說,恐懼感往往來源於孤獨感,只有海外的青年站出來,表達更爲大膽,國內那些敢於抗爭的人才不會恐懼:「可能八九年學生們是出於對國家未來的關心,包括對國際政治形勢的響應,要求民主化。這次是中國人的生存空間已經逼仄到很狹窄的程度了,包括疫情的各種次生災害,對烏魯木齊大火的共情,中國人這次呼聲更高,要求也更多,對共產黨的本質看得也更清。」

就像Pei那樣身處中國國內的年輕人,他們勇於發聲,在高壓下、仍保持蓬勃朝氣,付出身心代價,促成改變,他們是國之希望,不該被遺忘。

連結:2022世界人權日 “白紙運動”世代促成改變中國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