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法新社看白紙抗議下習近平是如何放棄清零的

新冠病毒圖

文/法廣

法新社今天(12/8)分析說,直到幾周前,清零還是中國的常規。但是,規模空前的白紙抗議活動和因清零限制而窒息的經濟,迫使習近平做出了改變

法新社說,這位領導人曾將清零作為自己的標誌,說北京這樣做是將 人民和人的生命 放在第一位。但是,周三的語氣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衛生當局宣布普遍放寬抗病毒限制,稱要 跟上時代的變化。

11月下旬,中國被一波反對清零措施的憤怒示威所震撼,一些人甚至要求習近平下台。

格拉斯哥大學蘇格蘭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簡-達克特(Jane Duckett)說,這些抗議集會 可能讓中國領導人感到擔心,並促使他們得出結論,不滿情緒正在危險地增長。倫敦大學SOAS中國研究所所長Steve Tsang說,因此,隨後的放鬆清零限制是對 不斷變化的形勢的回應,這種形勢開始看起來是對習近平和(共產黨)權威的挑戰,這就是為什麼當局反應如此迅速和強烈。

但對中國當局來說,丟臉是不可能的。據駐上海的政治分析家丹-麥克林告訴法新社,中國執政黨現在正試圖抓住公眾輿論的這種轉變,從而加強共產黨在民眾眼中的合法性。 丹-麥克林認為,「簡而言之,習近平希望被視為是在推動新的方向,而不是在對不滿情緒的浪潮才做出的反應。」因此,儘管感染數字不斷上升,但現在預計當局仍然會對新冠病毒發出令人放心的信息。

 法新社說,這種轉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的經濟健康狀況不佳。經濟增長和維持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是習近平推行的 「中國夢」的兩大支柱。但是,隨着中國今年進入四十年來最緩慢的增長期,這個警鐘已經很殘酷了。

周三,令人震驚的新數據被公布,顯示對外貿易處於2020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伯特-霍夫曼(Bert Hofman)觀察到,「清零政策的經濟影響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 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世衛組織前顧問艾倫-吳說,這種經濟崩潰,比抗議活動更重要,可能是促使中國放棄清零的主要因素。他說:「傳統上,中國政府總是非常謹慎……它在做出決定或改變政策時往往很緩慢。當局還感到寬慰的是,在過去四個月中,病例的增加並沒有導致住院人數的激增。我認為這讓政府,但也讓人民對(中國)處理病毒的能力充滿信心。」

據法新社說,但一夜之間改變清零政策並非沒有危險。據丹-麥克林分析說,對中共來說,當然有一種風險,即公眾會將此視為對公眾壓力的屈服,這可能會鼓勵人們在未來進行更多的抗議。丹-麥克林也說,然而,我認為中國政府是真正在努力回應公眾輿論的變化,許多人將對此表示感謝。

評論稱這將取決於中國的衛生系統是否會被預期的病例增加所衝垮。據新加坡的傳染病專家梁浩南認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將對習近平和共產黨的聲譽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梁浩南指出,這個時機是 「政治上的權宜之計」,儘管冬季可能不是放鬆衛生限制的最佳時機。他說:很明顯,從健康角度來看中國正在挑選最糟糕的時間。

據簡-達克特說:「當局可能計算過,他們可以管理這種政策變化,控制(圍繞病毒的)討論,也可以控制報告的死亡人數。」但他警告,但對中共政權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危險的時期。

連結:法新看白紙抗議下習近平是如何放棄清零的 (rfi.fr)

白紙抗議掀走清零後 李克強順勢高呼經濟

文/法廣

中國官方媒體央視今天援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話說,隨着新宣布的抗疫調整措施的實施,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加快步伐。中國在經歷近期白紙抗議後日前宣布鬆綁清零疫情限制。

據路透社今天報導稱,中國經濟將在新的新冠病毒疫情規則之後加快步伐。中央電視台還稱,中國還將保持人民幣彙率基本穩定,這也有利於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據中央電視台消息,李克強是在會見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和世貿組織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伊維拉時發表上述講話的。

評論指中國回應民眾抗議並為提振受清零重創經濟,而將逐步放棄嚴格的清零政策。

連結:白紙抗議掀走清零後 李克強順勢高呼經濟 (rfi.fr)

驚爆中國10億人將受威脅感染新冠病毒

文/法廣

中國逐步鬆綁疫情防控措施之際,中國官方專家馮子健對當前和未來疫情發展形勢做出判斷。他說,不論疫情防控政策如何調整,最終中國可能80%至90%的人都會經歷感染Omicron病毒株。

據中央社報導,中國專家稱中國民眾最終8至9成感染Omicron。該報導引述中國青年報消息,應北京清華大學邀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副主任、國家新冠病毒肺炎聯防聯控機制專家組成員馮子健,6日在線上作了一場如何理性面對Omicron的專題報告。

在專題報告中,馮子健對當前和未來疫情發展形勢作了判斷。他表示,「不論(疫情防控)政策以什麼樣的形式進行調整,我們多數人都難免遭遇一次感染」。據該報稱,在馮子健看來,第一波大規模疫情衝擊的到來時間,與不同地區政策調整的方式、調整前的感染者人數、人口流動情況等因素密切相關。

據馮子健稱,「根據數學模型測算,當第一波大規模衝擊達到最高峰時,我們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達到60%左右,隨後會逐步回落到一個平穩期,最終我們可能80%-90%的人都會經歷感染。」 馮子健稱,在應對第一波大規模衝擊過程中,有3件事亟需做好,包括採取適當措施壓制疫情感染高峰;醫療系統提前做好應對壓力的準備;進一步加快疫苗接種,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針對疫情高峰可能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巨大壓力,馮子健表示,需要提前做好醫療服務的流程、模式轉換的準備,使沒有接觸過新冠病毒重症病例的醫務人員儘快熟悉診斷、治療的規則和流程,能夠快速識別重症和有重症傾向的病人。他說,還要改進醫院的管理模式,保護正在住院的其他各類病患,並盡量減少因醫護人員感染而造成的人員壓力。

中央社說,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12/8)公布優化落實防疫新10條措施,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官方舉行發布會說明新措施未再提「動態清零」。

連結:驚爆中國10億人將受威脅感染新冠病毒 (rf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