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訪沙國 西方國家加強抗中準備
文/rfa
12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沙烏地阿拉伯,進行爲期三天的參訪,外界推估,中、沙兩方將在此行中就能源問題以及戰略夥伴議題上進行深度討論。而在中國與沙國活絡夥伴關係之際,美國與其西方盟友正在對中國進行新一輪的防範圍堵計劃。
本週三(7日),習近平接受沙國國王薩勒曼(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邀約拜訪沙國,這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第三次出訪外國。據半島電視臺報道,中國作爲沙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習近平的到訪將受到沙國的盛情款待,以反映「中沙近年來深化的雙邊關係」,同時,此行中國將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290億美元的條約。習近平此行也將參與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峯會及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峯會,顯示北京有意拉攏阿拉伯國家。
反觀,美國與沙國的夥伴關係正因爲雙方在能源、人權、與區域安全議題上的立場不一致而處在低點。
隨著中國有意向中東進行權力延伸,美國、日本與歐盟對於防範中國擴張的力道也在加大。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參、衆議院軍委會領袖6日晚間公佈協商定案版國防授權法案,法案中,爲因應臺海局勢升溫,以及烏俄戰爭使美國更加防範台海可能衝突,法案計畫在未來5年內提供臺灣100億美元軍援,並且將優先把美國「超額防衛物資」提供給台灣,同時,該法案也要求美國國防部加速對臺灣的軍購交付,並呼籲美國政府和臺灣進行聯合軍演。該法案有望在本月底於美國國會參、衆兩院通過,並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後生效。
另一方面,日本近日宣佈提高國防支出佔比,預期將會在五年內把年度國防預算從國家生產毛額(GDP)的1%升至2%,目的在應對逐漸嚴峻的中國與朝鮮威脅,以及越發緊張的臺海局勢。
此外,歐盟因爲與中國的兩項貿易紛爭,將爭端移交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處理。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抗議中國對歐盟成員國立陶宛實施進口制裁,自從立陶宛與臺灣互動變得緊密後,中國便以衛生問題爲由,禁止立陶宛的酒類、牛肉、乳製品等進口中國,使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額在2022年降低了80%,歐盟主張,中國對於立陶宛食品的衛生顧慮站不住腳。此外,歐盟也向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反應中國對於歐盟企業智慧產權的侵犯。
中國外交尋求在側翼突破,習近平中東之行希望拉攏非西方國家以抗衡西方的壓力,但在中國外交的主戰場歐美日等方向上,尚未有任何突破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