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焦點社會政治

拜習會巴厘島登場 拜登:管控分歧 習近平:推動中美關係提升

美中元首14日傍晚在印尼巴厘島會面,吸引國際高度關注。

文/rfa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巴厘島當地時間下午五點半會面。兩人微笑握手,互道:很高興見到你。

這是拜登上台以來中美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談,這也是習近平三度連任總書記以後的首次出國訪問。這是拜登與習近平兩人睽違五年多的首次實體面對面會晤。

開場時,拜登對習近平說,在我看來,我們有共同的責任,展現中國與美國能管控分歧,防止競爭變成衝突,並找到可以更好合作的方式。

拜登表示,我相信面對面交流討論難以取代,希望我們個人之間,以及我們的政府之間,彼此能跨越國界維持溝通。因爲我們兩個國家之間,有很多事務需要處理。在我看來,作爲兩個國家的領導,我們有共同的責任,展現中國與美國能管控分歧,防止競爭變成衝突。並找到可以更好合作的方式,處理全球緊要的議題。我相信這對我們兩國,和國際社會都是關鍵的。全世界都這麼期待中國和美國,這是COP27的關鍵主題,我在週五談過,希望在接下來幾個小時可以討論:我認爲國際期待美中兩國,在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等國際挑戰中,扮演關鍵角色。一起肩並肩工作。如果中國也希望如此,那麼美國隨時準備好,就像我們過去進行的一樣。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發佈,習近平指出,中美兩國從接觸、建交走到今天,歷經50多年風風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經驗也有教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應該以史爲鑑、面向未來。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我們作爲中美兩個大國的領導人,要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應該爲兩國關係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推動中美關係向上提升。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確本國的發展方向,也要思考和明確同他國、同世界的相處之道。

習近平強調,當前,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我們關心,世界各國都關心。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處理好彼此關係。我們今天的會晤舉世矚目。我們應該同各國一道,爲世界和平增強希望,爲全球穩定增加信心,爲共同發展增添動力。習近平說,我願同總統先生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一如既往地坦誠深入交換看法。我也期待同總統先生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除了拜登與習近平,中方及美方代表團各有八位。

坐在拜登左右兩邊的分別是國務卿布林肯及財政部長葉倫。坐在習近平左右兩邊的則分別是中國外長王毅以及剛躍升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丁薛祥。

這場會面進行了三個多小時。

連結:拜習會巴厘島登場 拜登:管控分歧 習近平:推動中美關係提升 — 普通話主頁 (rfa.org)

拜習會登場 拜登:避免美中「競爭變衝突」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全球矚目之下,在印尼峇裡島出席G20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舉行了面對面會談。雙方都表達了加強溝通、為雙邊關係建立安全「護欄」的意願。

拜登和習近平週一(11月14日)在峇裡島的G20峰會召開之前舉行了會晤。拜登表示,希望能避免兩國間競爭演變為衝突。

在對記者開放的會面環節,面對鏡頭,兩人友好地微笑、握手。拜登回憶道,我們在任副總統/主席的時候曾有過很多共處的時間,再次見到你真好。說這話時,拜登還熱絡地把手臂放到習近平身後。

拜登表示,美中兩國領導人有責任表明中國和美國能夠管控我們的分歧,避免競爭演變為衝突,並尋找合作途徑,共同應對迫切需要雙方合作解決的全球性問題。他提到全球期待美中兩國著手因應的問題包括氣候保護和糧食安全。

習近平也對同拜登進行坦率的溝通表現出開放姿態。他表示,中美兩個大國的領導人,要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應該為兩國關係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他毫不諱言雙邊關係眼下的困境: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

習近平表示,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處理好彼此關係。他願意同拜登「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看法」, 並期待「同總統先生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參加會談的美方代表還有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以及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里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中方參加會談的還有外交部長王毅、國務委員楊潔篪、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新晉政治局常委丁薛祥、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外交部副部長謝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這是拜登和習近平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的會晤。在記者面前亮相並短暫發言後,兩人繼續舉行閉門會談。 兩人深入會談的主要議題應包括台海局勢、烏克蘭戰爭、北韓核計劃等安全問題,這些也是貫穿G20峰會的重要議題。

連結:拜習會登場 拜登:避免美中「競爭變衝突」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4.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