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生活

經濟學家:中國最快明年4月結束清零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週五宣佈放寬新冠限制措施,但部分地區仍因確診人數上升收緊防疫限制。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可能在明年第二季重新開放,最晚則要等到2024年。

中國國家衛健委週五(11月11日)發布改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包括對密切接觸者的7+3縮減為5+3 ;取消次密接(密接的密接);取消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登機前只須一次48小時內核酸檢測;入境人員的7+3調整為5+3,且目的地不得重複隔離。

雖然放寬防疫管制,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週四在政治局常委會議中已重申要堅定貫徹動態清零。經濟學家預測,中國最早要等到2023年第二季才會結束清零政策。

據彭博社針對23位經濟學家的調查,近半數認為,中國在2023年第二季度可能結束清零政策,時間點在3月初舉行兩會之後。另外7名專家則預估要等到7至9月才重新開放。還有兩名經濟學家預測要等到2024年的某個時間點政策才會發生改變。報導指出,中國政府何時開始減少對消費和投資造成壓力的限制措施,是經濟學家評估明年前景的關鍵。

彭博社經濟研究首席經濟學家舒暢(Chang Shu)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開始轉向與病毒共存後將釋放大量需求,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推動GDP增長高達1.6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飯店和零售業的增幅最大。她補充說,即使放鬆新冠規定,經濟仍將面臨來自房地產低迷和外部需求減弱的強大阻力。舒暢在報告中寫道,假設在下半年取消清零政策,2023年的增長率應會從今年的3.5%回升至5.7%。

但彭博社指出,中國國內旅遊、私人消費和商業活動或將花費比預期更長的時間才會重回正軌,原因是中國在放鬆限制措施後可能面臨一大波感染和死亡。根據台灣、澳洲和紐西蘭的經驗,儘管疫苗接種率高而且都曾爆發過疫情,在放鬆限制的一段時間內仍出現感染潮和死亡人數迅速上升的情況。而面臨免疫缺口的中國情況可能更糟。報導稱,即便控制在發達國家中人均死亡最低的新加坡水準,也將出現40萬例新冠死亡病例,若上升到與澳洲相當的水準,將有超過80萬人中國人死亡。無論如何,短時間內的大規模死亡都可能震驚民眾,並導致全國各地政府暫時撤回重新開放的措施。

確診病例上升 中國收緊防疫限制

在中國當局宣佈松綁新冠政策的同時,中國疫情再次升溫。中國衛健委週六通報,過去24小時共新增11773例感染病例,其中包括無症狀感染10351例。

當前疫情的重災區廣州市共有3775例感染,包括2996例無症狀感染者,比週五的3030感染病例略有增加。廣州市部分地區民眾週六被要求足不出戶並接受新冠檢測。本週五,廣州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宣佈,廣州市將落實二十條措施,即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對目前在隔的次密者解除隔離。

據南方網報導,廣州市荔灣區、越秀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分別發布通告稱,12日起荔灣區劃定高風險區和臨時管控區;11日24時起,越秀區調整對相關區域臨時管控措施。

美聯社報導稱,廣州市海珠區政府在社群網站上宣佈,該區居民週六被要求在檢測期間待在家中,每戶允許一名成員外出購買食物。與此同時,隨著廣州病例數量上升,當局已經關閉該市大部分地區的學校、公共交通和地鐵服務。由廣州飛往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的班機被取消。

在中國各地,民眾要進入超市、辦公大樓和其他公共建築必須出示陰性檢測結果。重慶關閉了北碚區的學校。中部城市鄭州週六在人口共660萬的8個區進行大規模檢測。

北京市民曲線回家引發熱議

與此同時,北京週六在疫情發布會上宣佈,啟動長期滯留京外人員救濟轉項,包括推送接觸長期滯留京外人員彈窗、購票限制,昨日24時已生效;主動對接梳理滯留京外一個月以上、且有返京意願人員等。但網上有部分民眾實際測試後抱怨,彈窗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在北京的嚴格防疫措施下,手機應用程式健康寶彈窗跳出提示,導致許多在外地的市民有家歸不得的情況不斷上演,部分民眾曲線回家引起了熱議。微博網民生活話事人11月9日發文稱,講個離譜的新鮮事兒:一個客戶離京去廣州出差,因為遇見疫情回不來京,幾經周轉仍無法回京的情況下,他最後選擇去韓國,然後通過境外回京隔離。

發文者的友人解釋稱,從國外回京最起碼能回京,而且知道這個何時能解封,如果在國內的城市,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取消彈窗回京。

這則貼文隨即在中國網路上被大量轉傳。有人覺得如此太大費周章,但也有網民認為,雖然花錢耗時,但不失為好方法。有網民甚至感嘆,原來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不是直線。

連結:經濟學家:中國最快明年4月結束清零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2.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