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生活

今年中國上映外語片不足40部 電影院慘淡經營 業者稱「等死」

中國各地電影院僅營運六成。

文/RFA

今年頭十個月,中國上映的外語片僅38部,低於去年的73部,中國影院票房慘淡。業內人士披露,中國正在逐步減少引進外國片,已經停止引進韓國電影。目前,《阿凡達2》已通過電審,但未取得電影公演許可,業者稱在「等死」。

中國衆多網民近日抱怨數個月看不到外國新片。近日,微博、網易等多個平臺消息,截至本週日,2022年在院線上映的外語引進片共38部,2021年爲73部,2019年136部。即使在十年前(2012年),引進片也多達71部。業內人士預測,倘若在未來兩個月,當局全面開放外語片,亦達不到去年的數量。

8月26日在華上映的《大白鯊之奪命鯊口》是最新一部進口片。電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好萊塢大片《阿凡達2》剛通過中國國家電影局審覈,但該片尚未獲得公演許可。

憂外國片影響中國人的觀念

浙江寧波一幼兒園老師錢女士本週一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當局擔心外國電影影響中國兒童的思想:「外國的電影裏有外國的價值觀,對生活對態度,它將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國人。它(政府)會教育你所有的事物都聽國家的,包括你自己(也屬於國家的)。」

有網民評論說,現在引進一部外國電影都成大新聞了,估計「上岸」無望了。還有留言說,看到電影圈不引進外國片的帖子,好懷念以前。還有網民寫道,所有電影院虧錢,有的甚至倒閉,趕緊多多引進外國電影吧。

電影發行業內人士黃鶴對記者說,當下電影行業的命運岌岌可危:「現在整個行業都在等死。全國目前只有60%的電影院在營業。其他因爲各種原因,包括疫情、經濟問題等,沒有再營業。中國與美國好萊塢有一個年度協議,每年度框架協議是進口34部好萊塢影片,用票房收入進行分成,給好萊塢中國票房的25%左右。」

黃鶴披露,未來不會輕易進口韓國電影,而日本電影僅限於動畫片。她還說,另一類在協議之外的外國影片:「還有一個在框架協議之外的買斷片,現在沒有人敢做這個生意了。因爲買入後因爲各種原因不能上映,過不了電審,即使過審了,有些片也不能上映。主要是不想讓你看到這些內容,內地(國產片)也是。」

中宣部中國國家電業局網站資料顯示,一部電影從拍攝到上映須取得備案立項號、公映許可證、電影審查,外國片須經過更多的審查。

中宣部副部長孫業禮,早前在新聞發佈會上回應外媒記者查詢時說,近期美國電影來華市場的表現下滑,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說受新冠肺炎影響,我們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開放是對世界各國,哪一個國家的電影好,哪一個國家的電影更適合中國觀衆的審美情趣,我們就引進哪個國家電影。」

高瑜:限制外國片一點都不奇怪

北京資深媒體人高瑜對中國限制外國電影在華上映,對記者說,她感到一點也不奇怪:「現在整個國家都要閉關鎖國。過去還進口朝鮮片,像《鮮花盛開的村莊》,連故事片都不進口。當時中蘇交惡,連蘇聯電影早都看不到了。現在一點都不奇怪。還有把外國電影刪節。」

有電影業內人士說,除了引進片數量慘淡,有電影被刪掉25分鐘,並稱「外國電影真的沒落了? 」

蘇州中學前教師潘露對記者說,電影院去除進口大片變爲思想層面的公共「大食堂」,這是中共「文化自信」心態的邏輯使然。

他說:「不僅僅是文化審查制度的繼續收緊,而更是鉗制思想的再次升級。對比國產片和國外進口大片,最大的差別在於價值觀差距。即便是閹割得面目全非,也難以阻擋價值觀的傳播。」

潘露認爲,中國進口海外大片,不是簡單的商業電影,而是飽含了人類文明的思想成果和普世的價值觀,所以才有橫掃全球電影市場的底蘊和實力。

連結:今年在華上映外語片不足40部 電影院慘淡經營 業者稱“等死”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