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從《新世界》到《大秦賦》中共對台弦外之音

圖/《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文/施學庸

2020年中國電視劇的首部電視劇是《新世界》,而其內容主要是講述1949年1月共產黨如何和平解放北平,而最後一部是近日異常在中國十分紅火的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天下》(又名《大秦賦》)。而這是否有政治意涵呢?

要在中國電視上放映的電視劇,除了必須經中國廣電總局審查之外,也需要排程,因此這中間便有可供政治操作的空間。廣電總局設立了四級審查制度,即所有省級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提前一個月報省廣電局,而後由省廣電局報送省宣傳部,再由省宣傳部審核後報送廣電總局,最後廣電總局報送中宣部,審批通過後再播出,其間可謂經過層層把關。

舉例來說,原先劇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這來改成《大秦賦》,外界認為原先劇名的「帝國」有影射霸權主義的意思,而為了通過審查之便,關於「皇」、「權」、「帝」之類的名字都要儘量避免。

而2020年的中劇從《新世界》開始,最後排程到《大秦賦》,其中可謂有巧合,但也不排除可能是中宣部試圖透過這樣的安排向中國民眾和外界釋放政治訊號,而這些都跟中國民眾最關心的兩岸話題離不開關係。

如果說兩部作品隱喻的都是指向「兩岸統一」的重要性,那麼《新世界》展示的是「以武逼統」的「北平模式」,而《大秦賦》則是「借古鑒今」地隱含「武力統一」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雖然這兩者都跟中共對台主要方針「和平統一」不同,但已然是近期中國民間呼聲最高的解決方案。

此外《大秦賦》中突顯的「統一情懷」或可理解為對外釋放出,中共高層對於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兩岸統一,以之比擬秦始皇在中國歷史定位的宏圖大志。

中國在影視作品中出現政治訊號或隱喻其實是很常見的,首先中國影視需要經過審查,因此符合政治正確是必然的邏輯。其次是符合政治正確的訊號也更能被眾多從小接受愛國教育的觀影者接受,間接影響視聽觀感。再者,具有政治意涵或爭議的影視作品其實在曝光度上更容易得到大眾關注。

圖/北平模式是「以武逼和」。圖為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2月3日舉行入城式

例如張藝謀在2004年執導的電影《英雄》雖被認為奠立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但其最終透露的政治意涵則導致電影在外界的評價不一,這也引發藝術究竟能否獨立於政治,又或者是藝術最終仍然離不開為政治服務的爭論。

前台灣高雄市長韓國瑜曾在2019年1月,對兩岸關係提出兩個「不要懷疑」,包括「不要懷疑共產黨必須收復台灣的決心」及「不要懷疑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而兩岸關係其實就是在這兩股力量中進行碰撞,但可預見的是,隨著中國和平崛起的態勢越來越猛烈,以及中國民眾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強烈追求,將使得未來兩岸關係將朝向更緊張對立的局面發展,而台灣民眾和政治人物將如何應對呢?

此外,當中國在文化宣傳上仍然以宏觀大敘事在審視、製作當代戲劇時,反觀台灣影劇界,仍多充滿台灣文青風的「俗女養成記」等,這仿佛在文化領域為未來兩岸關係立下了戰場。當固守家園、安於現狀的台灣文青遭遇中國歷史縱深的「靈魂拷問」,在不思索歷史、不顧大局的歷史虛無主義不斷充斥在台灣主流文化的情況下,那麼,「俗女」能拿什麼抵擋「新世界」呢?

(本文轉引自多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