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焦點評論

專訪台灣前艦長:五個前提下中共武統台灣最晚期限為2032年

《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新書封面。

文/voa陳筠

台灣「張騫艦」首任艦長、「成功艦」首任副艦長黃征輝最近在他出版的新書《終極和戰》中提出,在五個前提下,中共武統台灣的最晚期限是在2032年,台灣勢必承受共軍的第一擊,屆時國軍最佳反擊時機是共軍距離台灣80公里處,因為台灣不僅站穩道德制高點,而且也能遂行陸海空集火打擊,是濱海決勝發起攻擊的最佳時機。正在中共二十大召開之際,特別是習近平在二十大上發表一番有關台灣問題的講話之後,這本書中有關中共武統台灣的時間表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中共二十大的開幕式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向大會所作的報告中提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有中國人來決定。他表示要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不排除對「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使用武力。

之前,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會議公報,在論及台灣問題時再次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 「九二共識」,並提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及反對「台獨」的決心。外界預測,中共二十大修改黨章時,可能會將「祖國完全統一」等表述寫入其中。

台灣張騫艦首任艦長,並曾擔任過台灣海軍獵雷艦艦長以及成功艦首任副艦長的黃征輝恰逢二十大前出版新書《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再度引起人們對台海問題的思考和關注。

武統最晚期限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在中共對外沒有爆發類似韓戰的大型戰爭,對內沒有掀起類似文革的血腥鬥爭、國際間未發生大規模死亡慘重的疫情、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成長、習近平持續連任至第四任,以及台灣沒有踩到「台獨」紅線這五個前提之下,中國武統台灣的最晚期限是在2032年,但有可能會提前。

黃征輝表示,屆時習近平已經大權在握整整二十年,享有一錘定音的無上權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欠台灣這塊拼圖,是否要發動武統只在他一念之間。屆時美中兩強對世界影響力以及兩岸軍力的消長,中國十年後用武力統一台灣也不會像今天那麼困難。面對可以樹立中國歷史上一個空前絕後成就的機會,他認為習近平不可能放棄。

他還說,從台灣政府近年來向美國軍購超過六千億台幣,並計畫延長兵役這兩個徵候來看,戰爭與台灣的距離遠比國人想像得近。到了那一天,縱然台北想以「不獨」換取北京「不武」,恐怕也難以如願。

戰爭目標

黃征輝表示,發動戰爭第一步要思考的就是戰爭目標,對中共而言,武統的目標就是要逼迫台灣政府和談,接受一國兩制。一切的行動方案都必須朝著戰爭目標接近才有意義,任何可能遠離目標的方法都是敗筆。在明白這個道理後,就可以瞭解那些海空軍事威懾、遠距聯合火力打擊、奪取外島、海空封鎖等都不會是中共武統的選項。北京的選項只有一個,就是三棲登陸拿下台灣本島,並且速戰速決直搗台北政經中樞,這才是距離戰爭目標最接近的一個方法。

他說,如果中共奪取外島,它在國際間就會變成一個侵略政權,將會落得跟今天俄羅斯一樣的下場。台灣人民也會群情激憤,台灣政府不僅不會接受和談,還能以國安危機為由,對發表傾向統一言論的人嚴加控管或取締。這對中共來說,距離兩岸統一的目標只是越來越遠,也把戰爭目標推得更遠,而且耗時更長,還可能陷入戰爭泥淖。

黃征輝說:「這是我說的武統不動則已,動必直指台北,我甚至給北京的建議就是說,第一,你沒有把握,不要動手。第二,你有這個把握可以立刻拿下台北,結果一打後發覺,我誤判他們(台灣)好厲害,沒有打下來,你也要立刻停手。因為打下去,我可以告訴你,就是今天的俄羅斯,就是變成所有華人的親痛仇快。」

台灣必受第一擊

黃征輝說,為了佔據道德至高點,讓台灣贏得全球聲援,台海戰爭勢必由中共發動第一擊,台灣必得承受第一擊。以現今中共各式飛彈的數量、射程、精准度與破壞力而言,台灣所有大型、固定式的軍事目標如雷達站、飛彈基地、機場跑道、軍港,以及負責指揮的作戰中心及通訊設施等,都很可能在第一擊時就受到嚴重破壞,到時耗資數千億台幣籌購的F-16戰機將無法升空,連帶必須透過F-16才能發射的「空對地飛彈」也將無用武之處,「F-16在未來的實際戰爭裡面,很可能撐不到兩、三個小時。」

黃征輝表示,一架F-16V可以購買120枚射程超過200公里的天弓二型防空飛彈;一艘潛艦國造原型艦可以建造一百艘分別搭載兩枚雄二或雄三反艦飛彈的飛彈突擊艇。倘若台海爆發戰爭,敵軍飛行員是會畏懼F-16,還是120枚弓二飛彈,敵軍艦長究竟該擔心一艘不知芳蹤的潛艦,還是一百艘難以偵測、總數高達兩百枚的攻艦飛彈,值得深思。

綜合戰力比較

他表示,若在以國對國、不動用核武、雙方傾全力、使用傳統對傳統、遊擊對遊擊等概等(模式對等)作戰的基礎上,納入力量、決心、環境、方法、機會與訓練等因素,去計算所謂的「戰力方程式」,可以得出中國武統台灣的綜合戰力是3.12,台灣是0.91,比率為3:43比1,代表武統預測結果是中國會勝。

他說,綜合戰力較弱的國家想要逆轉勝,只能寄望於方法,也就是戰略,台灣必須採取某種能夠「以1敵3:43」的方法,否則難以獲勝。

他表示,台灣的戰爭目標不是反攻大陸,而是中國不要攻打台灣就好,所以對台灣而言,準備嚴密、組織強固的防衛可能比進攻更有效。為落實此觀念,國軍籌建的武器與裝備,必須以鞏固本島防衛作戰為優先。

遠端打擊是錯誤

黃征輝表示,攻打防衛戰時,身處弱方的重點在於集中力量,千萬不可備多力分。從這兩個觀點來看,「源頭遠端打擊」是個戰略錯誤,因為它聽起來雖振奮人心,但無法嚇阻北京武統的決心。

他說:「中國像一個大恐龍,遠端飛彈就像一個小匕首,你在他尾巴紮一下,當那個痛傳到他的頭時,戰爭已經結束了,所以你浪費了很多錢。」

黃征輝說,而且遠端武器的的造價遠高於中、短程武器,因此每增加一分遠端打擊力,勢必減弱三、四分近程防衛力的資源,將有違「集中力量」的大原則。

黃征輝強調,集中力量的目的在於發揚火力,為了將台灣防禦優勢最大化,首先應該濃縮戰場,其次要重點防禦,最後則在來犯部隊最脆弱的時候集中火力實施打擊。

建置移動式指揮中心

他說,台灣衡山指揮所是第一優先保護的對象,其次為陸軍五大作戰區、海軍司令部與艦指部、空軍司令部與空作部,這九個「副指揮所」都要具備「接替衡指所」的能力。為防意外,還應建制「移動式」指揮中心,外觀像一台大型貨櫃車,但裡面必須要備能清楚顯示戰場的電子地圖、通訊指揮設備,以及自動接戰系統,好命令各單位分進合擊。

其次,若想在遭受共軍第一擊後還能確保國軍戰機起飛,或是讓機場耗損降到最低,首要工作就是將防空及飛彈防禦系統優先部屬於機場周圍保護,其次利用建築、防爆牆、近迫系統等,加強低空、次音速巡弋飛彈的反制,並且還要不斷精進跑道搶修技術,以及多元運用預備跑道或將民用機場在戰時納編軍事用途。

黃征輝表示,如果共軍突破台灣的防守,進入濱海決勝階段,國軍一定要去思考,在整個戰爭的過程中,有哪一個時間與空間的節點是強過人的,找出這個節點並傾巢而出、全力去攻,才有勝算。

濃縮戰場

他說:「你要濃縮戰場,我並不把我的戰場劃到2000公里、3000公里,我只劃在近岸80公里、100公里,我就等在這裡,記住,我就等在這裡守株待兔。」

他表示,根據台灣國軍現有六型現代化地對空飛彈,包含愛國者一、二型,天弓一、二、三型和標準二型飛彈,以及雄風二型、雄風三型攻艦飛彈及魚叉飛彈的射程,共軍在距離台灣80公里時是最適合國軍集火還擊的時機,因為80公里除了北部一小段,其餘大部分都已經越過了台灣海峽中線,台灣再還擊至少已經站穩「道德制高點」。其次,這個距離都在台灣防空飛彈涵蓋範圍內,上述九型飛彈可以集火攻擊,能同時對敵方船團遂行海陸空聯合火力打擊。然而,若超過80公里,上述條件部分無法成立。

但如果共軍的登陸船團在濱海決勝中仍在存活,並繼續向台灣航進,黃征輝說,最適合發起灘岸殲敵的時機是距離台灣30公里處,因為這是最大火力發揚之地。再遠,將無法使用關鍵的雷霆兩千;再近,一可能錯過雷霆兩千MK45的最佳攻擊距離,二則是接近攻艦飛彈進攻的最短距離,可能無效、打不到。不過,他也說,倘若台灣未來籌獲一些不同性能的武器與裝備,濱海決勝與灘岸殲敵的最佳發起距離也將隨之修正。

黃征輝強調,台灣必須將珍貴的國防資源購置在未來戰場上真正有用的東西,讓北京當局清楚瞭解,要武統台灣十分棘手,而且代價非常高昂,如此才能產生嚇阻效果避戰,否則,不管美軍是否出兵介入台海,戰場終究還是在台海,台灣生靈塗炭,一點好處都沒有。

連結:专访台湾前舰长:五个前提下中共武统台湾最晚期限为2032年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