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軍事

美專家:美軍穿行台海幾次與對華威懾力無關

康奈爾大學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

文/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

裴洛西訪台引發中方強烈反應,美方欲以美軍艦機穿行台灣海峽作為回應。有美國學者指出,美軍對華威懾力與其每年穿行台海幾次幾乎沒有關係。美國最迫切的是在加強威懾的同時,澄清其「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

康奈爾大學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即將在《外交事務》雜誌9/10月百年刊號發表長文「中國陷阱:美國外交政策與零和競爭的危險邏輯」,指出美國決策者出於恐懼而過度專注于對華戰略競爭,已開始消耗美國的外交政策,不僅將帶來大國衝突危險,還可能破壞美國在世界上領導地位的可持續性。其中對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博弈有不少論述。

白潔曦指出,台灣是最有可能爆發衝突的地方,因為台北和北京的變化越來越多地將台灣置於中美緊張關係的中心。美國支援台灣、威懾中國大陸的許多努力反而加劇了北京的緊迫感,讓北京覺得有必要向台灣發出警告,以遏制不斷增長的美台關係。

白潔曦認為,儘管美國官方對台灣受到攻擊時美國是否干預保持「戰略模糊」,但中國的軍事規劃者預期美國將介入。美國旨在增強台灣抵抗力的許多行動是象徵性的,而不是實質性的,更多的是挑釁而不是威懾北京。

白潔曦表示,這種由北京、台北和華盛頓相互促進的事態發展所驅動的行動與反行動迴圈正在加速惡化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白潔曦觀察到,儘管北京繼續傾向于和平統一,但它越來越相信,採取強制措施可能是必要的,以阻止台灣永久分離的行動,並迫使台灣走向統一,特別是考慮到中國認為華盛頓對台灣的支持是遏制中國的一種手段。

白潔曦指出,即使對中國軍事和經濟發展軌跡的信心使北京相信「時與勢」仍在它一邊,台灣和美國的政治趨勢使北京的官員們對和平統一的前景越來越悲觀。北京方面尚未制定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表,而且似乎也沒有為這樣做尋找藉口。不過,美國支持台灣的高調象徵性姿態特別有可能被視為一種必須予以回應的冒犯。

本文撰寫之時,裴洛西訪問台灣,引發中方強烈反應,解放軍在台灣附近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軍事演習和飛彈試射。

白潔曦對美國和台灣都將在2024年舉行大選,政黨政治可能會促使更多的努力來進一步挑戰台灣的政治地位和推動「法理獨立」的可能性表示擔憂。她指出,有令人不安的跡象表明,民進黨領導人並不滿足于現狀,他們遊說華盛頓不要發表「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聲明。今年3月,台北駐美機構向前國務卿蓬裴奧提供豐厚的訪台酬金,蓬裴奧在訪台時呼籲美國「在外交上承認台灣是一個自由和主權國家」。

白潔曦指出,在台灣海峽之外,在空中或海上發生致命碰撞的風險也在上升。隨著美中兩軍在東海和南海的近距離行動,雙方都意圖展示戰鬥意願,發生意外衝突的風險在增加。很難想像再發生2001年那樣的撞機事件,雙方還能找到解決方案。

白潔曦強調,最迫切的需要與台灣有關,美國必須加強威懾,同時澄清其「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這意味著要確保北京明白,一場台灣危機的代價將有多大,將危及其更廣泛的發展和現代化目標,但同時也要確保,如果北京不採取強制行動,華盛頓和台北都不會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挑戰極限。

白潔曦指出,雖然布林肯等高官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獨,但拜登一再表示美國有防衛台灣的承諾,播種下了懷疑。在幫助台灣抵制脅迫的同時,華盛頓應避免將台灣描述為「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的資產」。這樣的聲明讓北京相信美國試圖「以台制華」。

相反,美國應該明確表示,它的持久利益在於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的進程,而不是特定的結果。當他們強調北京如果升級對台灣的強制行動將會付出的代價時,美國的決策者也應該向台北強調,單方面改變台灣政治地位的努力,包括要求「法理獨立」、要求美國的外交承認,或其他象徵著台灣與中國永久分離的措施,都是具有反效果的。

裴洛西訪台後,中方強烈反應,被美方指責為「過度反應」。美方擬以「自由航行」作為回應。白宮國安會印太協調員坎貝爾日前稱:「我們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這符合我們對航行自由的長期承諾,包括在未來幾周內通過台灣海峽進行標準的空中和海上過境。」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秦剛指出,美方穿行台海只會加劇緊張局勢。他對美國主流媒體的記者說:「我呼籲美國同事保持克制,不要做任何使緊張局勢升級的事情。如果有任何損害中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的舉動,中國都會做出回應。」

這種針鋒相對的行動與反行動可能讓局勢升級引起外交學界的擔憂。

白潔曦指出,由於北京和華盛頓不願做出單方面讓步而顯示「軟弱」,雙方關係要想緩和,需要對等行動。雙方將必須採取協調但單方面的步驟,以防止軍事化危機。例如,如果中美雙方達成默契,就可以減少在台灣海峽及其周邊地區的軍事行動,在不釋放出行動信號的情況下降低溫度。

她寫道:「終究,美國的威懾能力和台灣抵禦北京武統能力與美軍是否每年穿行台灣海峽四次、八次、十二次或二十四次幾乎沒有關係。」

連結:《外交事务》刊文:对华竞争消耗美外交政策 (crn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