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生活

罕見!長江多處水位創新低,出現「汛期反枯」

8月15日,長江多處水位為有水文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

文/觀察者網

據水利部網站11日消息,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4成;流域大部高溫日超過15天,中下游部分地區超過25天;部分地區連續無有效降雨天數超過20天。當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部分地區小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6省(直轄市)耕地受旱面積967萬畝,有83萬人因旱供水受到影響。水利部已於8月11日12時針對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6省(直轄市)啟動乾旱防禦Ⅳ級應急回應。

武漢

據新華社消息,截至15日18時,長江漢口站水位為17.22米,當前長江武漢段水位為有水文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

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稱,今年長江進入主汛期後水位持續退落,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這是因為長江流域降雨明顯偏少,上游來水減少,以及持續高溫導致蒸發量增大。資料顯示,7月9日以來,武漢市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少11.7%;7月上中旬,長江中游控制站漢口站來水量591.84億立方米,較30年均值偏少18%。

8月15日,武漢,漢口江灘大面積灘塗露出水面。
8月15日,湖北宜昌,長江宜昌段岸線灘塗清晰可見。
8月15日,武漢,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的漢陽南岸嘴露出大片沙灘。
8月15日,湖北宜昌,長江宜昌段岸線灘塗清晰可見。
8月15日,湖北宜昌,高溫烈日,輪船航行在長江,長江水位「汛期反枯」,庫岸消落帶和江灘裸露在烈日下。

南京

《現代快報》報導稱,7月以來持續高溫天氣,降水嚴重偏少,長江南京站水位持續下降,8月9日最低潮位3.92米,列歷史同期第二低水位,水陽江、石臼湖、固城湖等水位偏低1.4-3.5米,水陽江、石臼湖創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南京分局首席預報員嚴鋒介紹,「受長江上游來水和持續高溫少雨影響,長江南京站水位持續下降。」長江大通站流量是上中游來水量的直接體現。大通站8月份多年平均流量為44900立方米/秒,而14日11時僅為21000立方米/秒,比常年同期偏少超過50%。水位監測資料也顯示,從7月以來長江南京站的水位在緩慢降低,從7月初到現在下降了3米左右,這種情況在主汛期很少出現。

長江南京站水位持續下降
水位下降後的江灘
烈日蒸烤下的三汊河河口閘
南京下關濱江水位走低,江岸「露臉」
前湖溢洪溝

安徽:8月以來蓄水量日減1億立方米,降水較常年同期少九成

央視新聞報導,據安徽省水文局資訊, 自7月1日至今,安徽全省平均降雨154mm,較常年同期少5成。其中淮河以北偏少1成,江淮之間、大別山區偏少5成,沿江江南偏少6成,皖南山區偏少7成。全省河湖庫蓄水逐漸減少,8月1日以來平均每日減少約1億立方米。

截止到8月15日,安徽省連續無有效降雨日數分別為:淮北地區17~20天,江淮之間16~25天,大別山區15~17天,沿江江南11~25天,皖南山區15~25天。

長江、淮河、新安江幹支流來水明顯偏少,長江幹流各控制站、皖水石牌、青弋江西河鎮、漳河南陵站水位排1954年有系列完整資料或有資料以來歷史同期最低。

長江幹流8月15日安慶站水位8.13m,較常年同期低5.38m,較7月1日下降了6.47m;大通站水位6.84m,較常年同期低4.85m,較7月1日下降了5.87m,流量20300立方米/秒;蕪湖站水位5.25m,較常年同期低3.79m,較7月1日下降了4.48m。

8月10日,安慶長江水位下降明顯。靠近岸邊的水位尺完全露出水面

淮河幹流水位持續偏低,8月15日王家壩水位21.47m,較常年同期低0.87m;蚌埠間上水位17.29m,較常年同期低0.76m。

7月1日以來長江大通站過水量1464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少2成;淮河王家壩過水量11.4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少6成;淮河魯檯子過水量17.7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少7成;新安江屯溪站過水量1.94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少7成。各支流中,巢湖、水陽江、青弋江、滁河、淠河、池河等流域主要控制站過水偏少幅度均超過8成。

8月10日,十裡江灣公園親水準台之下,以往僅在冬季枯水期出現的亂石露出水面

洞庭湖、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

央廣網8月13日報導,自7月以來,受長江上游來水減少和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洞庭湖水位連續回落40餘天,跌破24.50米的枯水水位,提前4個月進入枯水期。

水文部門監測到的資料顯示,8月13日15時,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為23.95米,處於近30年同期最低水位,預計未來一周,在無有效降雨影響下,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將繼續保持下降回落趨勢。

枯水期的洞庭湖

據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網站消息,8月6日2時,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為有記錄以來同期最低水位,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2022年成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年份。

6月23日,鄱陽湖星子站出現年最高水位19.43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高2.81米;鄱陽湖出峰後,受持續高溫少雨和長江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7月9日開始水位由偏高轉為偏低。自6月23日以來,鄱陽湖星子站水位44天內下降7.44米,日均退幅0.17米,日最大退幅0.31米(8月4日);8月6日2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年份,較原最早出現年份(2006年8月22日)提前16天,較1951-2002平均出現時間提前100天,較2003-2021平均出現時間提前69天。

2022年8月8日,江西九江,鄱陽湖鞋山水域,湖灘露出。

連結:罕见!长江多处水位创新低,出现“汛期反枯”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