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焦點軍事

裴洛西與台海軍演:軍事緊張「常態化」懸念猶在,觀察人士看低開戰可能

北京某報攤一份報紙頭版上的中國解放軍空軍在台灣海峽演練照片(8/8/2022)

文/BBC中文

中國大陸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裴洛西、波洛西)訪問台灣後開展的針對性軍事演練告一段落,但中國軍方專家宣稱演練將「常態化」,成為觀察人士最新討論焦點。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8月9日宣佈延長在台灣本島周邊海域、空域的「實戰化聯合演訓」,中華民國國軍同日開展「天雷操演」。解放軍10日宣佈「成功完成各項任務」,但仍將「持續開展練兵備戰,常態組織台海方向戰備警巡」。

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當中稱:「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

接受BBC採訪的分析人士傾向認為,北京當前舉措旨在制止任何外國高級官員繼續造訪台灣。在現階段引發全面軍事衝突,並不符合中國大陸利益。

裴洛西8月10日在華盛頓向媒體記者總結是次亞洲之行。她稱華盛頓不能讓北京將其對台高壓手段變成「新常態」。

裴洛西堅持其訪問台灣決定並無不妥,並批評中國以其訪問為借口,策動這次軍事演練。

中國對台軍演是否常態化?

裴洛西8月2日晚抵達台北訪問,翌日傍晚離開,中國解放軍繼而在4日至7日圍繞台灣舉行實彈射擊演訓。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8月5日晚問及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少將,解放軍圍繞台灣周邊的軍事演訓行動是否會常態化。孟祥青少將回答:「是否常態化取決於『台獨』勢力和美方怎麼做。」

「我們一方面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另一方面,我們過去、現在、將來永遠不會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是針對『台獨』和境外干涉勢力。」

「央視軍事」微信公眾號又轉發一篇博客文章,宣稱此次演訓有「不可不知的10個突破」,包括解放軍海軍實現貼近台灣海岸線、常規導彈首次穿越台灣本島、「徹底打破『海峽中線』敘事與幻想」,以及「首次在台島東部設實戰射擊靶場,封後路」等。

連日來,台灣國防部多次公布中國大陸軍機飛越台灣海峽中線次數,同時明確批評陸方做法「形同海空封鎖台灣」,「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相關規定」。8月9日,外交部長吳釗燮稱北京「借機操演其長期以來所凖備的侵台行動劇本」。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戰略研究講師管佳博士(Dr Jade Guan)對BBC中文評論說,「就目前軍演進行的情況而言,北京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克制,避免一些可能會引起台灣或者美國方面軍事反應的軍事行動」,例如沒有刻意選擇兩岸雙方均認為最為敏感的台海中線中段飛越。

管佳認為,解放軍演訓用於阻嚇美國與台灣進一步挑戰北京「一個中國」原則的象徵意義越來越明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也對BBC中文指出:「軍事威脅雖然常態化,但也不是新鮮事。現在是北京將軍事存在感轉化為釋放外交訊息的工具。」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非常駐研究員莊宛樺(Jessica Drun)認為,整體而言,國際社會應從這件事情上認識到,中國在單方面改變現狀,利用裴洛西訪問台灣作為升級局勢的理由,並進一步支撐北京對台灣的主權宣稱。

但莊宛樺還對BBC中文說:「話雖如此,我們得確保不會把焦點單純限制於中國在軍事上所做的事情,還須注意到它們在其他領域所採取的措施——例如對台灣施加經濟壓力,散佈不實信息等——以及美國及其盟友為應對中方此等努力所做的事情。」

同樣在8月9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宣佈「繼續位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實戰化聯合演訓」。外國駐華記者追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類軍演是否將成為新常態。汪文斌並未正面回答,但他稱:「中國在自己領土的周邊海域開展正常的軍事演訓活動,公開、透明、專業……既是對挑釁者的警示,也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當之舉。」

到深夜,北京開展新一輪輿論攻勢。官方新華社播發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答記者問」說:「威脅台海和平穩定的是美國。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什麼『海峽中線』。中國軍隊在中國台灣島附近海空域開展軍事演訓活動,旨在維護中國的神聖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的措施公開適度,符合國內法、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無可指摘。」

「美國及其盟友經常到中國周邊海域耀武揚威,挑釁滋事。他們每年搞的軍演就達上百次。過度反應、升級局勢的帽子他們戴最合適。」

10日早上,中國國務院台辦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同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是2000年台灣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以來首次。

白皮書開首便說:「台灣民進黨當局加緊進行『台獨』分裂活動,一些外部勢力極力搞『以台制華』,企圖阻擋中國實現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

「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絶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

管佳認為,白皮書第四部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祖國統一》和第五部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強調兩岸的對話和協商,語氣上已較為和緩。

但同樣是在這一部分,白皮書重申中國大陸「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過同時聲稱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絶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

管佳認為,北京繼續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部事務,得留下「武力攻台」作為阻嚇國際勢力,展示其統一決心的手段。

宋文笛則說,將《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與2019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講話相比,新白皮書「正式點名罵民進黨了」,取代了只講「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

「措辭的改變,意味著涉台體系說北京在『一中』原則的問題上,已將民進黨放入『不可教化』的籃子裏了。」

「當然,這也是極限施壓的一環。」

10日傍晚,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稱,部隊「成功完成各項任務,有效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但同時稱「戰區部隊將緊盯台海形勢變化,持續開展練兵備戰,常態組織台海方向戰備警巡」。

宋文笛在Twitter上評論「常態組織台海方向戰備警巡」一說,稱這估計是「相對廉價而靈活」的做法。而其用處離不開鞏固大陸軍方出現在台海周邊的「新常態」,且在政治上做到只要台灣「不安分」,中國大陸就會透過升級軍事演練級別來表達不爽。

台灣國防部對中國解放軍宣佈「完成」實彈演練評論說,此次中共挑釁剛好可落實中華民國國軍「處處皆戰場,時時做訓練」的觀念。

台灣大陸委員會也回應國台辦的白皮書稱:「民主台灣是區域負責任的一方,中共才是製造區域風險危機的最大問題。」

美國智庫的戰爭推演

經歷了一整周的緊張局勢,一些媒體與智庫已開始將之形容為「第四次台海危機」,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便是其中之一。

8月9日,該中心旗下國際安全計劃(CSIS-ISP) 公布最近曾進行至少22輪有關台海戰爭爆發——或勉強稱為國共內戰重啟——的沙盤推演,結果顯示,在假設美軍大規模介入,利用派駐日本之兵力協防台灣,而又無人動用核武的情況下,美國與日本雖然能守住台灣,但首先要遭受被中國摧毀多達900架軍機和大部分船艦的損失。

中國則預計損失約150艘艦艇。

參與了這次沙盤推演的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中國事務分析員白若詩(Bryce C. Barros)對BBC指出,推演說明一旦爆發衝突,要讓局勢降級,將會非常困難。

白若詩將推演比對過去多天中國解放軍與中華民國國軍之間的對峙指出:「台方對這些軍演表現得相當克制。」

「從網上一些瘋傳的照片所見,國軍海軍哨崗緊盯著解放軍海軍哨崗,在這樣的處境下,稍有錯誤升級,就會造成平民百姓傷亡,甚至導致更大型事件。」

迪肯大學的管佳博士透過電郵對BBC中文指出:「烏克蘭戰爭所展示出戰爭對國家安全與發展的衝擊十分明顯,而中國對此已有所評估。再者,在中共二十大尚有三個月便要舉行之際,維持內部穩定必然是北京的首要任務。」

「自民進黨蔡英文擔任總統以來,北京所採取的強硬措施,已經導致自己跟台灣疏離。強勢軍事報復只會讓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性更見黯淡。」

但管佳還說:「我想就習近平主席而言,他希望看到兩岸對話重啟,至少在他任內,顯示台海問題沒有惡化甚至有一些進展,這在中國內部面對嚴峻政經挑戰的情況下很重要。」

日本網絡防禦公司非執行董事,台灣國防部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指出,他不認為台灣在軍事上凖備好迎戰大陸進犯。

李喜明上將對BBC說:「值得慶幸的是,我也不認為解放軍有足夠能力策動全面入侵,因此台灣軍方仍有一點時間做凖備。」

在裴洛西訪台之前,美國國會議員在過去一年多也曾不止一次組團到訪。李喜明上將認為台灣從美國獲得了恰當的支持,「但我要強調,我們需要那些實實在在的幫助,包括軍事支援,而非像來訪或口頭上支持這樣的象徵性援助,我們需要情報提供和諸如非對稱武器體系的幫助」。

英國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RUSI)資深副研究員,前歐盟駐華外交官彭朝思(Charles Parton)也認為海峽兩岸均在想方設法避免開戰。

彭朝思對BBC說:「從軍事上講,要橫渡上百英里算得上波濤洶湧的海峽攻擊並拿下一個島嶼極其困難……易守難攻。」

「要是打敗仗,對習近平和他的中國夢將是莫大挫敗。」

但彭朝思說,更值得注意的是經濟方面,包括台灣是全球約65%高端半導體來源地這個事實。

「要是你毀了它,全球經濟崩壞,中國經濟也會崩壞……許多電子零部件都出口自台灣,運到中國大陸,給裝進中國製造的產品裏面,再出口到國際市場。要是那全都停擺,中國出現龐大的失業問題。」

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2022年6月份,16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高達19.3%。彭朝思對BBC說:「有人失業,而又缺乏社會保障網,這些人怎麼辦?他們很可能會抗議、暴動。你的抗議對象就只有一個:執政的中國共產黨。」

「常態化」下,台灣民間可以怎麼辦?

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大陸除了舉行軍演外,還頒布一系列經濟制裁台灣措施,包括點名對四家台資企業及其負責人頒布「懲戒」措施。官方中共《人民日報》還刊登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教授文章,誓言對被北京定性為「『台獨』頑固分子」人士「採取刑事懲處措施」,「緝拿歸案、繩之以法」,「即使有些人暫時無法緝拿歸案,也可依法對其進行缺席審判、定罪量刑」。

一些台灣民間和商界人士對大陸的威脅表示習以為常。台灣優格餅乾學院品牌經理吳沛淳接受BBC連線採訪時說:「對於我們的客戶來說,我認為他們也是以平常心待之,因為我們深知要把產品出口到世界,尤其是中國,總得面對許多挑戰。我想對於我們來說,這(大陸的制裁)不過是又一次挑戰。」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講師宋文笛透過網絡社交平台對BBC中文指出,既然中國大陸透過台海軍事存在常態化來回應裴洛西訪台,「台灣的主要回應也會是在外交面,鞏固國際友誼連結,透過小多邊主義形式發聲,深化台海和平穩定與區域穩定之間的連結,以提供誘因令北京對台展示更多戰略耐心」。

不過也有政治人物從軍事方面考慮。以台北市長柯文哲為首的台灣民眾黨8月10日公開建議,因應台灣此前改革兵役制度後服役時間縮短,建議借鏡美國國民警衛隊制度培訓民兵,和比照核安全演習,常態化模擬各種可能的攻擊和災害。

管佳對BBC中文指出:「國防方面,台灣政府在強化國防,增加國防開支和購買軍備,以此增加解放軍攻打台灣的成本;本周台灣計劃在台南進行實彈炮兵演習展示其面對大陸軍事壓力的戰鬥決心。」

「外交方面,台灣尋求民主國家的支持,一方面展現其良好的國際形象,另一方面最好是取得某種國際上的保衛台灣的承諾,尤其來自美國。但這些措施在短期內是不是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並不好說,因為中國大陸會認為這些都是對一個中國的挑釁行為,進而將軍演常態化,如此變成一個『死循環』。」

「對兩岸人民來說,增加文化經濟交流、進行貿易是增進理解和互信的有效手段。但在中美關係惡化、極端民族主義盛行的情況下,這些舉措的展開需要很大的領導智慧。」

台灣國防部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則更關心台灣官民防範網絡攻擊的程度。他對BBC說,他並不認為上周裴洛西訪台期間發生的一些網絡攻擊——鐵路局車站屏幕、國防部網站等遭黑客入侵插播反裴洛西信息或全面癱瘓等——是由任何獲得國家支持的組織所策動,且也非關鍵基礎建設遇襲,但是「戰時並不一樣,我們得做好凖備」。

台灣總統蔡英文8月10日主持執政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時說:「台灣面臨的內外部挑戰,從來沒有少過,但是,台灣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我們在這裏要說清楚,台灣人民希望的是,我們要和平,我們不挑釁、不升高衝突,但捍衛主權與國家安全,台灣絶對不退縮。」

連結:佩洛西與台海軍演:軍事緊張「常態化」懸念猶在,觀察人士看低開戰可能 – BBC New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