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台海軍演,不只是軍事,更有「法律戰」意義
馬克·瓦倫西亞(中國南海研究院兼職教授)
【文/馬克·瓦倫西亞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自1972年尼克森總統開啟現代美中關係以來,兩國關係從沒像現在這麼糟。
在6月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將軍警告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如果你們要對抗,我們奉陪到底。」
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茜•裴洛西上周對台灣地區的訪問以及中國大陸的回應,使雙方更接近對抗,並暴露了許多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問題。
作為對裴洛西訪台的回應,中國大陸宣佈圍繞台灣島設立六個警戒區,並在六個警戒區內同時進行實彈演習,包括從大陸發射飛彈。台當局聲稱這是一次「封鎖」行動,演習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而中國大陸則表示,這些演習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行動。
「封鎖」是一種正式宣佈的戰爭行為,即一方阻止外界進入或離開另一方領土的特定部分。中國大陸宣佈警戒區並向警戒區內發射飛彈的行為,確實擾亂了進出台灣地區的航班航運和未來的交通計畫。
據台當局交通部門稱,台灣地區與日本、菲律賓達成協議,將改變從台灣出發的18條國際航線,約300個航班受此影響,大韓航空已經連續兩天取消了仁川至台灣的航班。
中國大陸分析人士孟祥青少將表示,選擇這六個區域是為了展示中國「封鎖台灣、擊退外國干涉」的能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部表示,軍事演習中有模擬「聯合封鎖」這一項。
因此,中國大陸宣佈警戒區和進行演習就等於實際上對台灣實施了暫時的、部分的和間接的「封鎖」。但嚴格來說,中國大陸並沒有宣佈「封鎖」。實際上,中國大陸堅稱演習沒有剝奪他方的航行自由,它只是發出警告,飛機和艦船可以在風險自負的情況下進入這些區域。無論警戒區和演習暫時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它們本身都不能成為引發戰火的肇因。
但在台北看來,北京的這些行動有可能引燃戰火。據報導,中國大陸發射的一些飛彈首次飛越了台灣地區。飛機,特別是飛彈,未經許可飛越領空是非法的。
常規飛彈在「大氣層上方」飛行,按飛行軌跡將墜落在台灣以東水域,因此台灣防務部門稱,這些飛彈不會威脅到台灣本島及民眾。然而,大多數國家都會將這種行為看成是嚴重挑釁,要以擊落飛彈作為回應。顯然是在美國的敦促下,台當局至今仍對此類行為表現出了極大的克制。
但這就使得台灣地位問題浮出了水面。計畫中的軍事演習侵犯了台當局聲稱擁有的「主權」,因為大陸劃定的部分警戒區進入了其聲稱擁有「主權」的內水和領海。
台當局自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說北京違反了國際法,包括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此外,台灣地區也不是聯合國成員國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
台當局聲稱,對可能受到大陸「侵犯」的內水和領海擁有所謂的「主權」,這一聲索是否合法仍然存疑。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台當局以非法海岸基線為基礎,劃出了自己北部和西南部地區的所謂「內水」和「領海」。
例如,台灣最北部地方包括一個小岩礁和一個小島,它們分別距台灣北部海岸線23海裡和33海浬遠。這兩個地物太小太分散,不符合《海洋法公約》「島嶼邊緣」的定義,不能以它們為基礎劃定海岸基線。而且它們距離本島海岸線太遠,無法滿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領陸充分密切相連」的要求,不應該以它們為基礎劃定「領海」基線。因此,大陸可能沒有「侵犯」該區域所謂的合法「內水」和「領海」。
當然,這是假設台灣為一個「獨立國家」,有權提出這樣的要求。而北京的立場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中國正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領海和內水進行演習。
至於中國大陸「越過」台灣海峽中線,中國從未承認這條中線是正式的「禁止」線,這條中線是台灣地區/美國單方面劃定和解釋的中線。
至於中國大陸「侵犯」台灣的所謂「防空識別區」,這也很複雜。防空識別區是指一個國家出於安全原因劃定一片空域,要求進入該空域的飛機立即通報自己身份、位置並接受空中管制。這些空域也是單方面宣佈的,不受任何條約或國際機構的認可。
儘管美國在二戰後幫助台當局建立了所謂的防空識別區,但美國不承認其他國家設立的防空識別區,例如中國在東海的防空識別區。
雖然法律問題很複雜,但北京傳達的政治資訊是明確的。這些行動是一個警告,表明中國大陸可能會包圍和攻打台灣地區,並使用海軍、空軍和火箭軍實施無限期間接封鎖行動。這些行動還表明,中國大陸有能力干預台灣海峽、呂宋海峽以及台灣東部的海上和空中交通。
這些行動可能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行動,而有了更多「法律戰」的意思,這是要使北京單方面間接封鎖台灣的行動合法化。不過,這種局面特別適合各方訓練部隊和收集情報。從這個意義上說,各方都有收穫。
目前這種形勢帶來了複雜的法律和政治問題。特別是相關方——尤其是台灣地區和美國——似乎都在靜觀其變,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衝突。但這種情況不會成為常態,也許下一次就不會這樣。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亞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