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演為找回面子」專家:滿足國內民族主義情緒
為報復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共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實彈軍演。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今(6)日分析,本次軍演作為外交論述形塑的用意,大於或等於軍事行動準備,以抵銷裴洛西來台的效應,同時幫中共重拾面子,並滿足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
宋文笛今日出席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舉辦的「裴洛西訪台與呂秀蓮的兩岸和平論」座談會,他表示,關於裴洛西訪台,很多外媒報導認為是很大的挑釁,將中共政治系統排不進前1000名官員的發言放很大,卻將政治局委員或常委相對溫和的發言放很小。
他從近期與美國國會和智庫交流中觀察到,裴洛西訪台意向早在拜習會前就傳出,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接起電話,並聲明中美戰略競爭是不恰當,應以合作方向前進,習近平等於是將戰略層次的天花板設置出來,雙方切勿不小心鬥到破。因此,在獲知裴洛西訪台可能性的情況下,「中共槍桿子會準備好,但不會打到人」。
宋文笛指出,針對後續軍演,七大工業國組織(G7)及東南亞國家協會相繼聲明,中國已引起區域不穩定,軍力不符比例原則,從中、美之間擴張到國際範疇,中共正副級官員開始跳腳,因為「台海問題國際化」是他們的紅線。
「中共軍事演習在外交層次有2個目的」,宋文笛表示,第一,如果台灣因裴洛西訪台,被視為主權國家的可信度增加,北京於是在領海、領空展開軍事演習,禁止海陸運輸;若台灣希望降溫而未正面反制,中國則可對內部宣傳,已將裴洛西來台問題處理好,並展現足以武統台灣的實力。
第二,美國制定「2022台灣政策法案」,將給予台灣65億美元軍援,並將台灣列為「非北約重要盟國」,不但對台軍售的質與量會提升,優先順序也會大幅提前;由於外交3個層級從低到高為「朋友、夥伴、盟友」,中國擔心美國明文視台灣為「盟友」。
至於,要如何降溫台海危機?宋文笛評估,目前拜登和裴洛西均以往此方向前進,外交上所謂「可抵賴性」,拜登稱裴洛西訪台是個人行為,而裴洛西則表明不影響一中政策,因為一中政策屬於行政部門的範疇。除台、也避免使用高調言詞刺激中共,區域國家也採取低調外交,讓北京有個台階下。
另,觀察中共對美祭出的8項制裁,宋文笛認為,「暫停」的5項屬於實質意義,以美國選民在意的政治價值,從內部對拜登施壓;而「取消」的3項則為象徵意義,主要是滿足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