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生活

《夢華錄》裡的開封,一座先天不足的首都

電視劇《夢華錄》劇照

文/地球知識局

行人如織的街頭上,叫賣聲貫穿晝夜;一條挽城而過的汴河上,來往船隻絡繹不絕;仟家佰業的坊市中,各地客商往來不斷。在這座繁榮至極的城市裡,一切都顯得煙火氣息十足。

相信每一位看過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夢華錄》的觀眾,都會對劇中所呈現的北宋首都開封印象深刻。

儘管幾乎每一位中國人都對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有些多多少少的瞭解,但當畫中所勾勒的開封市井景象以電視劇形式呈現之時,我們還是會不自覺地眼前一亮。

如果說同一時代的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方的「世界渴望之城」,那麼北宋的開封,一定也能在東方的眾多城市裡不落下風。

但在開封表面的繁華背後,致命的危機也同樣隱藏於其中,甚至還成了一百多年後北宋滅亡的注腳……

歷史包袱,異常沉重

要討論北宋為何最終定都在開封,就必須要到歷史上去找原因。

西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在這場持續8年的叛亂中,整個中原地區的生產生活情況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北人南遷現象更加明顯,經濟重心南移已經成了無法逆轉的大趨勢。

再加上為了平息叛亂,以及安撫安史叛軍方面的降將,唐朝不得不「分封」出去大量節度使,中央權威時強時弱。整個帝國的運轉都開始極度依賴南方那些尚且服從朝廷命令的藩鎮運輸來的錢糧,漕運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空前提高。

西元907年,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廢掉了唐朝末帝哀宗自立為帝,建立後樑,定都開封,中國歷史進入了戰亂頻仍的五代十國時期,而其中的後樑、後晉、後漢、後周四代都曾經將首都定於開封,後周雄主柴榮還特意徵發了大量民夫,在前代基礎上大幅度擴建、改建了開封城,這就給北宋繼續將開封沿襲為自己的首都提供了基礎條件。

西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以「北漢聯合遼軍,即將入侵」為理由掌握了兵權,在將軍隊帶至到陳橋驛後發動兵變,即中國歷史上非常出名的「黃袍加身」事件,從7歲的小皇帝手中奪走了皇位,建立北宋,繼續將開封認定為都城,並從此開啟了這座城市的黃金歲月。

從某種角度來說,趙匡胤選擇定都開封很大程度上是無奈之舉——作為一個靠兵變奪取天下的皇帝,他的基礎並不穩固,因此必須要全部承接後周的基本盤,而生活在開封的上層貴族和軍隊將領多為柴榮故舊,在此地已經頗有根基,自然不願意再遷它處。

可以說,為了自己掌權後不平生變故,趙匡胤選擇維持現狀其實是明智之舉。退一步講,當時長安、洛陽也遭到了重大破壞,尚未恢復元氣,選擇開封更是一個不得已為之的行為。

不過,在朝廷基本穩定下來後,趙匡胤又動了遷都的心思。

試圖遷都,直接碰壁

儘管趙匡胤在奪位後選擇定都於此,但他本人對開封並不滿意,一直想要遷都到洛陽去,並以此為跳板,最終遷至長安。

一方面,多個重要朝代定都於此,沿襲舊制可「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

另一方面,古代王朝選擇都城,必定要考慮安全因素,如古都長安,被關中四塞(東函谷關,後為潼關,西大散關,南武關,北蕭關)所拱衛,又有秦嶺、崤山憑依,攻取難度頗大。而洛陽則背依北邙山,有伊、洛、瀍、澗四水,東有讓李世民一戰擒雙王的虎牢關,西有潼關作為門戶,同樣難以攻取。

而反觀地處中原腹地的開封,周圍地勢十分平坦,只有黃河堪堪可以起到拱衛都城的作用,可以說易攻難守,而作為華北平原門戶屏障的幽雲十六州(即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部、山西北部地區),又被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孝敬」給了契丹。

失去幽雲十六州,還使得富庶的華北平原不得不淪為准戰區,隨時防備外敵入侵,一旦爆發戰爭,不得不充當戰略緩衝區。這種准戰區狀態,極大損害了華北地區向朝廷輸送賦稅的能力。

西元976年,趙匡胤西巡洛陽,動了遷都的心思,便找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討論,結果被後者引用《史記》書中的一句「在德不在險」給堵了回來,而他本人也在同年十月十九日死在了「燭影斧聲」當中,遷都之事從此再也無人提起。

當時的晉王、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之所以反對遷都,可能出於一己之私,因為開封是他的利益集團所在地,如果遷都,勢必有損其利益。但當時開封的條件相比於洛陽,並非一無是處,其最大的優勢在於經濟層面。

在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後,南北漕運的通道得以打通,而開封作為南北漕運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坐擁汴河、惠民河、廣濟河、金水河等一連串優質漕運管道,從南方富庶地區運來的物資可以輕易地運抵開封。

而洛陽位於開封西面170多公里。水路需要經過黃河,此時的黃河航運條件並不理想,因此在接收江南運來的物資方面,並沒有開封便利。再加上洛陽屢次經歷戰爭破壞,遠不如開封繁華富庶。

開封的劣勢,則是軍事層面的,由於其幾乎無險可守,所以必須在周邊屯駐大量軍隊,才足以保證京師的安全。

北宋中期擁有軍隊140萬左右,如果對比唐代,其疆域遠遠大於北宋,而其軍隊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只有60萬左右。北宋都城無險可守,也是「冗兵」問題的原因之一。況且北宋的軍隊都是募兵,是需要國家財政出錢供養的。養這麼多兵,自然加重了百姓的經濟負擔。

再加上宋太祖趙匡胤嚴格防範地方將領擁兵割據,採取「強幹弱枝,內外相制」的軍事策略,即將天下兵馬的一半駐紮在首都,另一半分散到全國各地,而且廂軍(地方軍隊)的戰鬥力比禁軍更拉胯。這樣做的後果是,北宋地方兵力空虛,導致其在與周邊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多處於劣勢。

另一方面,由於北宋將一半的軍隊駐紮在首都附近,如何解決軍隊及其家屬龐大的生活消耗就成了統治者的一大難題。所幸的是,開封漕運發達,可以通過南糧北運來解決這一問題。

所以,趙匡胤在打算遷都時說:「吾將西遷者,無他,欲居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因為只要京師有險可守,就可以減少很多軍事開支,可惜當時關中的經濟地位已大不如前,供養長安洛陽的財政負擔同樣是不可承受的。

德不配位,終釀人禍

假如在北宋初年,統治者能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則中原大地有了一個地理屏障,京師的安全也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可惜的是,這一願景隨著宋太宗兵敗高梁河而煙消雲散。

而由於宋朝一直秉持之前提到的這種「強幹弱枝,內外相制」的軍事策略,這種面對少數民族政權時的孱弱狀態甚至一直持續到了南宋滅亡,都未能得到徹底扭轉。

更糟糕的是,作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少有的不嚴格限制土地兼併的朝代,兩宋時期的階級矛盾異常尖銳,不僅讓地主階級持續做大到了「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卓錐之地」的程度,還制定了大量的苛捐雜稅,極大地擠壓了農民的生存空間。

縱觀北宋從立國到滅亡的167年間,光是有名有姓、被記載到史書上的農民起義就有兩百多次,但縱使如此,對於北宋根基毫無影響。

其原因是,除去那些因為活不下去而選擇起義的人,大量無地農民選擇背井離鄉到大城市,以流民的形式謀一份生路,而北宋是中國古代罕有的不嚴格執行「重農抑商」政策的朝代,很多流民在見識到商業的繁榮後,紛紛選擇做些小生意以養家糊口。(此外還有災年的徵兵,解決了災民問題,但增加了冗兵)

這樣一來,北宋官方既能抽取商業稅以充國庫,又靠著商業消化了閒散的勞動力,自然樂見其成,遂進一步放寬商業的從業限制,解除了大城市裡一直執行的坊市分離、夜間宵禁政策,歷史上開封的繁華,也與此有著很大關係。

根據電視劇《夢華錄》中所透露出來的背景設定來看,當時的時代背景應當是宋真宗統治後期,此時北宋已經和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雙方關係極大緩和,進入了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時期。

而生活于兩宋之交的孟元老在自己那本追憶開封往昔繁華的《東京夢華錄》中就曾寫過「斑白之老,不識干戈」。顯而易見,在長久的和平與穩定中,開封繁榮昌盛到何等地步,直到靖康之變。

頗為諷刺的是,儘管在金兵南下的過程中,開封無險可守的特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導致首都淪陷、國破家亡的真正原因,還是徽欽二帝那一連串令人智熄的操作——與其說靖康之變是北宋定都時就埋下的隱患所引發的偶然事件,倒不如承認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人禍。

九百年過去,宋代開封城已經沉沒於黃土之下,歷史上的繁華已如過眼雲煙,歸期難盼。

參考文獻:

1.(元)脫脫《宋史》

2.翦伯贊《中國史綱要》

3.程明生《宋代軍隊數量考》

連結:《梦华录》里的开封,一座先天不足的首都_风闻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