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焦點評論軍事

橫空出世的福建艦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世純

6月17日上午,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

毛主席有詞雲「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當飄揚著紅旗的大國航母出塢下水,走向海洋,這一刻只有毛主席的詩詞能夠描述中華兒女們澎湃的心情。不得不說6月17日是一個「橫空出世」的好日子,正是在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自此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氫彈的國家。從1922年世界上誕生第一艘航母「鳳翔」號到現在,航母整整走過了百年之路。如今中國也終於有資格能在引領世界航母的發展方向上佔據一席之地。

「福建」艦是一條先進的航母,它的先進首先體現在其噸位上。正如央視介紹的那樣,「福建」艦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中國官方媒體在介紹軍艦很少發佈「滿載排水量」這樣的資料,這次央視專門在解說詞中介紹了「福建」艦的滿載排水量,可能說明這一指標比較具有代表性。

對於軍艦而言,軍艦的標準排水量一般包含艦體、機器、武裝、艦載機、全額人員、彈藥、給養、淡水等一般載荷,而滿載排水量還要加上燃油、滑油、備用鍋爐水等載荷。而對於航母這種特種軍艦來講,其滿載排水量超過標準排水量1萬噸乃至2萬噸是很正常的事情。考慮到「福建」艦一般滿載時會攜帶至少1萬噸的航空燃油以及數千噸的彈藥、柴油,「福建」艦的標準排水量應該會在6萬噸以上,甚至達到7萬噸級水準。

此前,中國國防部在正式介紹「山東」艦等上一代國產航母時,曾經用過排水量約5萬噸級等用語,而俄聯邦發佈的「庫茲涅佐夫」級滿載排水量一般為59500噸。兩相比較,在噸位上,「福建」艦在任何排水量計算下都要比上一代航母高了至少2萬噸,中國航母製造水準上的進步可見一斑。

根據我軍軍語中的定義,排水量6萬噸以上的航母為大型航母、排水量3至6萬噸為中型航母、小型航母則是3萬噸以下的航母。從噸位的角度講「福建」艦無疑是對得起自己「大型航母」的名號的。在這樣龐大的噸位下,中國的「福建」艦創造了太多了「第一」——新中國建造過的最大的軍艦;亞洲製造過的最大軍艦;除美國外全世界最大的航母……

當然,噸位只是技術指標的一個方面,中國還是要關注這艘航母採用的諸多現代化設計。「福建」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備有2具升降機、3部電磁彈射器、採用電磁彈射起飛/電磁攔阻降落的運作方式。僅從外觀的角度講,「福建」艦相比前型航母最大的變化就是採用了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

「福建」艦將滑躍甲板「鏟平」,一個重要的增益就是「甲板艦載機數量增加」。平直通長飛行甲板相比滑躍甲板有更多的空間用於停放艦載機,滑躍甲板因為上翹的構型,只能在艦艏靠後的位置停放數架左右殲-15戰機,由於這些戰機的停放會阻擋滑跑路線,這幾個停機位會導致航母放棄艦載機起飛能力,這只有在檢驗航母最大回收構型時才用得上它們。在新型航母使用平甲板以後,航母上停放戰機的空間顯著增加,艦載機可以一直排到甲板前端。

此外,由於右側兩台電磁彈射器起飛路線互不干涉,因此航母也可以只放棄一條彈射器的起飛能力,在另一側彈射器所在的甲板繼續停放戰機。如此一來,「福建」艦在航母最大著艦能力狀態下的戰機回收數量就能獲得可觀的增加,在最大回收狀態可以回收20架以上的戰機。

除了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福建」艦最具特點的升級之處自然是電磁彈射系統和電磁阻攔系統。在使用電磁彈射器的情況下,可以讓甲板的三個起飛點同時具備滿載起飛的能力,同時原先的長起飛點在安裝第三台彈射器後起飛方向轉向了斜角甲板,使得航母能夠同時出動多架艦載機。這一改動讓航母在執行編隊攻擊任務時出動節奏顯著加快,執行作戰任務時也能攜帶更多的彈藥升空,提升艦載航空兵部隊整體作戰的持久性。

而電磁彈射器本身也是航母先進技術的代表。電磁彈射是指以電磁力為加速手段,在短距離內,使飛機達到或接近起飛速度實施起飛的一種發射方式。在研究論證「福特」級航母時,美國方面認為,蒸汽彈射器的核心裝備高壓長行程活塞的製造精密度極高,成本高,相對電磁彈射器無成本優勢。此外,蒸汽彈射故障率相對高,需要在艦上製備大量高純水。

就航母安全性而言,高壓蒸汽管路一旦出現戰損,其管路內的高壓高速蒸汽射流會對周遭損管人員和周圍設備造成嚴重傷害。與之相對的,電磁彈射系統的技術優勢十分明顯,其優勢有重量低、減小體積、方便維護、戰損以後附帶損失小等優點。此外,電磁彈射力不隨行程增加而降低,能同時減少對飛機、飛行員在彈射加速過程中遭遇到的損耗。隨著艦載機部隊型號從原來的單一日益複雜化,方便調節功率的電磁彈射器更加適合未來作戰的需求。在對比優劣後,美國已經把蒸汽彈射技術視作上一代彈射技術,將電磁彈射技術視為下一代彈射技術。美國方面的選擇也影響了後續我新一代航母上的彈射器選擇。

中國選擇電磁彈射器首先是出於軍事指標上的考量,但考慮到航母是有象徵意義的,「福建」艦的影響力很多情況下超越了軍事範疇。即便是一個對軍事缺乏研究的普通人,在美式軍事文化的耳濡目染下,也會認為美式平直大甲板、電磁彈射起飛、阻攔著艦的美國大型航母就代表了 「先進航母」。而現如今,「福建」艦也有了和美國同樣理念和設計的平甲板和電磁彈射器,這樣的外形改變讓「福建」艦的影響力超越了軍事領域,甚至成為某種程度的「文化衝擊」。

正是這樣的文化衝擊下,國內外對於「福建」艦的具體性能討論多少有些脫離「福建」艦本身。不管此前在民間輿論中甚囂塵上的「核常之爭」,還是美國軍方在嚴肅軍力報告中誇張地宣稱「福建」艦「和福特級一樣都是10萬噸級航母」,都說明了福建艦給全球帶來的輿論衝擊。但想要客觀的看待「福建」艦的威能,中國還是要從「福建」艦設計理念上的取捨說起。

「福建」艦的發展脈絡是有跡可循的。中國作為航母建造上的「新玩家」,中國的航母發展規劃起始於上世紀80年代,啟動於本世紀初,通過「遼寧」艦的改造工程初見成果,並在在建造完「山東」艦後掌握航母全流程建造工藝。可以說,中國船舶工業製造航母的「基礎」就是「山東」艦。「山東」艦的入列雖然證實了中國擁有製造航母的能力,但作為「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東方姊妹」,「山東」艦的構型和噸位與美式大型航母還有不少的差距。

見過太多「豬跑」的人民海軍非常熟悉一艘真正的現代化航母是什麼樣子的,對於一種更加現代化的航母有合理的需求。根據中國「建造一代、發展一代」的習慣,筆者推測,「福建」艦的研製甚至可能啟動于「山東」艦開始建造前,也就是「十二五」時期甚至更早,並在「十三五」時期開始建造。可以預見到的是,在「福建」艦工程立項之初,部隊肯定希望未來的航母在綜合性能上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包括增強航母飛行甲板運作能力,提升甲板運作效率;搭載使用新一代艦載機;增加航母艦載機搭載數量;增加航母可用艦載機的種類。其中,增加航母艦載機搭載數量需要增大航母的噸位和甲板面積等手段;增強航母飛行甲板運作能力和效率需要航母採用包括艦載機彈射器、增加升降機效率和數量等手段。

但部隊的需求顯然面臨技術成熟度上的挑戰。放大船體勢必會帶來的材料和結構上的壓力,而放大噸位以後,如果想維持與上一代航母相同的航速,自然需要更大規模的動力系統。同時,在包括電磁彈射器在內的很多先進子系統上,如果技術進步幅度過大,很可能會導致研製進程的拖延乃至失敗,影響航母的生成戰鬥力的時間。對於一艘造價在數百億人民幣,建造耗時至少兩個「五年規劃」的大型航母來講,很多時候,部隊和研發單位就是在控制風險與指標提升之間反復平衡,最終通過一系列取捨得到技術上穩步前進。

具體到「福建」艦的航母設計上,就是「福建」艦在技術脈絡上與「山東」艦有著較為明確的「傳承」。「福建」艦首先沿用的成熟設計就是動力系統的佈局。前面中國也提到過,中國航母起步晚,通過改造並國產化蘇制「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熟悉了航母建造。「庫茲涅佐夫」號的動力系統採用常規蒸汽動力裝置,配備有8台KVG-4增壓鍋爐和4台GTZA TV-12-4蒸汽輪機。對於中國船舶工業來講,在改造「遼寧」艦之前,中國703所等相關通過研發453B蒸汽輪機的技術積累,已經基本擁有製造航母艦用蒸汽輪機的水準。

「山東」艦是一艘標準排水量達到5萬噸級的中型航母,但其軸馬力已經達到20萬。受限於歷史原因,蘇聯和後續的俄羅斯沒有繼續挖掘TV-12系列蒸汽輪機和配套鍋爐的潛力,但中國的船用蒸汽輪機技術沒有斷線,因此可以繼續挖掘「山東」艦動力系統的潛能,進一步增加其軸馬力,使其能適配6萬噸、7萬噸的航母。「福建」艦繼續採用4台蒸汽輪機8台增壓鍋爐這樣的這套成熟的佈局,其軸馬力讓「福建」艦動力系統的軸功率達到22萬軸馬力以上的水準。此外,在船型設計上福建艦改用了類似於外軍航母的紡錘形球鼻艏,相比老型航母進一步提高了高速性能。這樣的動力系統足以支持「福建」艦利用高航速放飛艦載機。

作為中國第二型國產航母,「福建」艦下水時間距離「山東」艦下水時間相差只有5年,從技術邏輯來講,在5年時間裡實現整個航母子系統的大換代幾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隨著國內外鬥爭形勢的日益變化,海軍和船舶工業在「福建」艦相關制定指標時,沿用原先部分成熟的子系統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但取捨取捨,「捨」終究是為了「取」。沿用部分設計以及成熟系統終於是為了採用激進的手段提高戰鬥力指標而服務。「福建」艦使用了大量新技術,其最核心的技術就是以馬偉明院士作為學科帶頭人研發的一整套綜合電力系統。由於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需要航母中央配電系統供電,因此在綜合電力系統的支援下,「福建」艦不僅能方便佈置電磁彈射器以及配套的儲能裝置,還能佈置電磁攔阻裝置以及新型船載電子設備。中國的蒸汽彈射研製早於電磁彈射,技術水準也不算低,但最終綜合電力設計上的優勢讓電磁系統成功「上位。雖然修改後的設計導致彈射器長度增加,擋焰板侵入降落跑道與升降機干擾,但相比電磁彈射帶來的巨大優勢,這樣的取捨是值得的。

供電系統的換代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優勢。根據中國的慣例,中國每艘航母都用了建造時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在「遼寧」艦時期,中國電子工業還還只能給遼寧配套052C型驅逐艦的主感測器346「海之星」相控陣雷達、382型三座標雷達以及驅護艦上常見的366型超視距雷達等。如今在「福建」艦上,中國已經給「福建」艦的艦島配備了和055類似的一體化桅杆與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根據央視發佈的特寫,這套系統由至少8部雙波段的S波段與X波段雙波段雷達的緊密結合。電子技術的進步也進一步縮小了「福建」艦的艦島,為甲板預留出更多空間。電子技術的進步體現在這條軍艦的各個方面,在央視給出的近景中,甚至連「萬發炮」近防系統也換裝了第三代氮化鎵元件的相控陣火控雷達,進一步提高了抗干擾性和殺傷效能。

另外,在噸位難以追上美軍超級航母情況下,設計人員為「福建」艦設計出了巨大的甲板面積。「福建」艦飛行甲板全長約315米左右,比「尼米茲」級航母略短,但寬度與「尼米茲」級基本相當。這種可以媲美外軍所有現役航母的大甲板大幅度提高了甲板上可保障戰機的數量。與此同時,「福建」艦沿用了雙升降機的佈置。這顯然也是一種取捨,新的升降機放大到21米以上,可以一次性運送並排兩架殲-15的新型升降機,但雙升降機顯然影響了「福建」艦持續回收整備能力。不過,由於取消了左舷的彈射器,同時在左舷艦尾部分增加了彈藥升降機。「福建」艦的甲板在左舷彈射器後方新增了一塊可以容納5架以上的整備區域。

但受限於噸位和傳承設計,「福建」號依然有一些「美中不足」。首先就是整體繼承自「山東」艦動力系統和船體結構的佈置,會影響「福建」艦的機庫佈局以及彈藥升降機上的佈置。雖然中國的設計人員在設計機庫時追求「寸土寸金」,在國產航母設計中一直致力於擴大機庫面積,但「福建」艦的機庫載機量相對「山東」艦提升相對有限。雖然「機位」沒有大幅度提高,但「福建」艦提高了機庫兩側的空間,在提高了整備效率的同時方便部署更多設備。

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不難推測「福建」艦的實際作戰能力:在追求單波次放飛戰機能力的情況下,「福建」艦全攻擊狀態為加強有兩架預警機、兩架艦載電戰機的一整個航空團(約24-26架戰機)。而「福建」艦的機庫則能收納一個團超過24架的殲-15B型戰機或殲-35型固定翼艦載機,以及數架直升機。這意味著「福建」艦滿載艦載固定翼機可能達到50架左右,接近我軍軍改以後兩個團級單位水準。這一編組和「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相近,雖然絕對數量上來看依然「尼米茲」級更多,但就機隊組成而言,「福建」艦和美國航母一樣會搭配隱身艦載戰鬥機、固定翼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在艦載機編組上已經看齊了世界領先水準。

對於習慣在技術裝備上碾壓對手的美軍而言, 「福建」艦在戰鬥力上與美軍核動力航母的接近程度,帶給美軍的焦慮將會空前巨大。美軍海上霸權的基石——美軍航母艦載機隊的技戰術優勢甚至有可能在我新銳艦載機服役以後被追平。筆者此前已經在去年軍評中推測過我軍下一代隱身機的指標。中國未來可能的艦載五代機,雖然構型和F-35類似,但其設計理念和F-35截然不同。由於艦隊面對嚴峻的空防壓力,中國五代機的首要目標依然以艦隊制空、截擊為主,追求奪取制空權,前出攔截敵軍打擊機隊。也因此,我軍艦載機追求的是在保障隱身性能前提獲得比F-35C更好的飛行性能和空戰性能。

美國海軍最新銳F-35C專案進入印太地區服役也不過是去年年末的事,包括新銳的福特級直到2025年才會完成F-35C的換裝。至於FA-XX這樣仍然處於制定指標階段的下一代戰機,美國海軍最樂觀的計畫是三十年代中期入列服役。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必須要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中美主力艦載機在技術上處於接近的水準,美軍在數量上也未必有顯著優勢。美國人上次遇到這種情況,還得追溯到80年前的二戰時期。而縱觀整個冷戰時代,美軍都沒有面對類似的挑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福建」艦的出現也讓美軍面臨新的恐慌,那就是美國人可能面臨自二戰結束以來,從來沒設想過的「公平對決」下的戰鬥。雖然美國海軍依然保留有11艘主力航母,但美軍在東北亞常態化部署的兵力有限。美軍「英勇之盾-2022」演習中集結的兵力——「林肯」號(CVN-72)、「雷根」號(CVN-76)、「的黎波里」號兩棲攻擊艦——可以視作是美國海軍和平時期能調動的兵力上限,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不會認為「兩艘航母打一艘航母」就「萬事大吉」了。

何況,現代戰爭不是「鬥獸棋」,航母之間的對抗也從來不是像甲彈對抗一樣講究公平對決。不中國水面艦艇編隊長期「兩條腿走路」,在發展水面艦艇打擊體系的同時發展航母力量。同時,中國的水面艦艇作戰依託體系,背靠天基衛星、超音速偵察機乃至火箭軍偵察彈等多維察打手段。更何況,不管是海軍節前後中國新一代055型驅逐艦公開展示其搭載的艦載反艦彈道導彈,還是正在規劃的一系列前人未曾設想過的新銳平臺,中國海軍的建軍思想已經走上了一條獨特的「中國道路」。

在三號大船入列人民海軍以後,中國的新銳航母編隊的戰術戰法的也絕對不會是美國「航母打擊大隊」(CSG)的複刻,而會是代表下一個時代的全新軍事學說,這種軍事學說對於兩軍來講都是前人未曾探索過的「未知領域」。旭日東昇,人類歷史上有第二個國家憑藉自身的力量加入了超級航母俱樂部,可以判斷的是,隨著「福建」艦的下水,必將刺激美國在這一領域做出進一步的應對。

但對中國來講,「福建」艦的下水也只是一個開始。央視在介紹「福建」下水時,沒有提到「舾裝」這個詞,而是稱「福建」艦將按計劃開展系泊試驗和航行試驗。這或許從側面證實了「福建」艦的建造進度:山東艦從2017年4月份下水,到2019年12月份服役,用了2年多的時間。「福建」艦採用了分段式建造方法,其下水時的進度要比「塔」式建造方法的山東艦要快不少,即便「福建」艦使用了更多新銳的子系統,中國也有理由樂觀的判斷,「福建」艦距離入列人民海軍的那一天,不會太遠。

如今下水的航母已經驗證了一個明確而又簡單的事實:中國能夠建造現代化的超級航母。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航母不僅僅有軍事意義和政治意義,是有象徵意義的。航母就是這樣一種產物,它是中國國家億萬勞動人民智慧的產物,它不僅僅是中國國家和民族財富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本身就象徵著驕傲。從紅船到紅色超級航母,中國百年奮鬥的道路無疑驗證了教員同志的這句話:

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中國面前發抖吧!讓他們去說中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的達到自己的目的!

連結:一周军评:横空出世的福建舰-王世纯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