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軍事

俄烏戰爭導致核武風險加劇 報告:中國核武支出全球第二

2022年4月20日,俄羅斯首次試射薩爾馬特超重型洲際彈道飛彈

文/RFA

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日前警告說,全球核武器的數量將出現自冷戰以來的首次增長,核戰爭的風險也達到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而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在本週二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針對核武器的支出增加了10.4%,位居全球第二。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顯露奪取臺灣的野心,以及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尋求更多核武實驗的背景下,世界緊張局勢加劇。國際知名智庫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13日公佈 2022年鑑的調查結果指出,全球恐怕將面臨第二個核時代的到來。

年鑑報告指出,儘管國際禁核條約在50多國批准後在2021年初生效,而俄美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也被延長了5年,但近年來在伊核計劃和高超音速飛彈發展的背景下,國際核裁軍的狀況已經惡化。

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全球在覈軍備控制和核裁軍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截至今年1月份,全球擁有核武的9國家的核彈頭數量爲1萬2705枚,比2021年1月減少375枚。這主要是擁有世界90%核武的美俄兩國逐漸拆除冷戰期間積累的退役核彈頭,全球核彈總數在1986年達到超過7萬枚的歷史最高值後,已減少了一半以上。

不過,相關國家可使用的核武數量仍然「相對穩定」。俄烏戰爭開打後,普京多次明確揚言的核武威脅,以及中國和英國等國正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核武現代化或核武庫擴大等,導致使用核武器的風險似乎比冷戰高峯以來的任何時候都高。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研究員麥特 (Matt Korda)表示,「我認爲,至少未來幾年我們將很難看到核武裁減有所進展,因爲這場俄烏戰爭也跟普京談論俄羅斯核武的方式有關。」他認爲,普京數次令人擔憂的聲明「正在使許多其他核大國重新思考自己的核戰略」。

報告指出,除非擁核大國立即採取行動,否則全球核彈頭庫存數量可能很快將達到自冷戰結束以來首次出現上升的狀況,預計「未來十年」將再次開始增長。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指出,儘管聯合國安理會擁有核武的5個常任理事國今年1月曾重申,要遵守核武不擴散與裁軍等承諾,但這5國卻繼續着力核武發展,提高核武在軍事戰略中的重要性,核武競賽已經展開。

該研究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項目主任溫恩(Wilfred Wan)在2022年鑑中表示:「所有有核國家都在增加或升級它們的武庫,而且大多數國家都在加強核言論,以及核武器在其軍事戰略中發揮的作用。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趨勢。」

目前,在全球擁有核武的9個國家核彈頭庫存數量中,俄國逼近6千枚最多,其次是美國的5428枚,而第三的中國也有350枚,至於朝鮮則是首度被列出擁有20枚核彈頭。

報告還指出,中國正處於大幅擴張其核武庫的過程中。衛星圖像顯示,中國建造了 300 多個新的飛彈發射井;在交付新的移動發射器和潛艇後,據信中國在 2021 年已將另外多枚核彈頭分配給了作戰部隊。

2021年7月1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分析衛星圖片後發現,中國正在甘肅玉門附近沙漠地區建造119個洲際彈道彈道發射井。(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2021年7月1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分析衛星圖片後發現,中國正在甘肅玉門附近沙漠地區建造119個洲際彈道彈道發射井。(Planet/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儘管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對中國核彈頭總庫存的估計與 2021 年 1 月相同,但由於新發射器在 2021 年投入使用,可供使用的庫存彈頭數量可能發生變化。而據美國五角大樓評估,到2027年,中國將可能擁有700枚核彈頭。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日前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中表示:中國的核政策是一貫的,就是「自衛防禦」的核政策,不首先使用核武,發展核武的根本目的也就是消滅核武,爲了「保衛國家和平」,使中國免遭戰爭的劫難,特別是免遭核戰劫難。

根據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14日公佈的報告,2021年,核大國用於原子彈庫現代化的支出增加了近9%,達到824億美元。其中,僅美國去年就在覈計劃上花費了442億美元,比前一年多出了12.7%;而中國居其次,花費117億美元,比例增加了10.4%。

連結:俄烏戰爭導致核武風險加劇 報告:中國核武支出全球第二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