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中國欲改變太平洋戰略格局,突破島鏈封鎖

散佈在廣袤太平洋上的島國。

文/美國之音孫承

儘管中國未能在最近與太平洋島國舉行的外長會議期間與這些島國達成一份廣泛廣泛的協定,但是觀察人士指出,在歷經十多年的潛心經營之後,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版圖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的影響力或已遙遙領先。

正在該地區訪問的中國外長王毅堅稱,這次外長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在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等五個方面取得了共識。王毅提醒說,中國同這些島國已經是「老朋友」,雙方關係的快速發展已是「水到渠成」。

針對這次會議未能簽署一個區域協定,中國堅稱,會上各方仍然就此達成了新的共識,「向最終達成協議邁出了重要一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還說,區域共同檔「是一個持續討論的過程「,並非每次會議都要發表共同文件。

中國欲打造新型外交關係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政策協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最近頗為憂心地說,太平洋是最有可能發生「戰略意外」的地區:「如果你放眼望去,而且如果你問我,哪裡是我們最有可能看到某種戰略意外的地方——基於某些類型的協議或安排,那麼很可能是在太平洋,」

在王毅出訪前透露出來的中國起草的一份合作草案和行動計畫顯示,北京正謀求加深在「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加強交流和合作」,該草案引起了美國與盟友的高度關切,擔心一旦簽署將使中國在太平洋上更加接近夏威夷、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甚至直逼美國戰略性領土關島。

這份被披露題為「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草案涵蓋了安全、政治關係、經濟貿易、警務、通訊、農業、漁業等一系列範圍廣泛的領域,提出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將加強「政府治理經驗交流」,包括為這些島國的中、高級警官提供培訓等等。

「這無疑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關係,並且遠遠超出了貿易,所涉及的是一種更具包羅萬象性質的關係。」華盛頓的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高級研究員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對美國之音說。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在寫給其他太平洋地區領導人的一封信中警告說,”這是我們有生之年在太平洋地區提出的最能改變遊戲規則的協定。”

他說,中國的詞語選擇從表面上看都很有吸引力,但是這一共同發展願景尋求在「傳統和非傳統安全」獲得地區的准入和控制權,包括通過執法培訓、以及聯合執法,這些都可用於保護中國資產和公民。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麥克米倫·布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史蒂文·拉圖瓦(steven ratuva)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已經在雙邊基礎上與許多太平洋國家建立了持續的經濟和外交關係。但最近,中國發佈了一份超出正常關係的檔草案,而是一項看起來要重新配置該地區政治、安全和經濟架構的計畫。」

他說,除了造成更多的債務國之外,更令人擔憂的是「因為它有可能破壞太平洋島國的主權」。

在這次的中國與10個太平洋島國的外長會議上,雖然這些島國沒有能作為一個整體跟中國達成多邊區域協定,但是中國已經在雙邊關係基礎上與許多國家建立了持久的經濟和外交關係。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國際安全專案主任山姆·羅格文說,中國決心在亞洲承擔無可置疑、無可挑剔的戰略領導地位,而要做到這一點,它需要把美國擠出去。羅格文在該研究所官網上撰文說,「和平地將美國趕出去的一種方法是讓該地區相信美國江河日下,而中國才是是未來。「怎麼做?通過採取戲劇性的步驟將其力量擴展到世界的新地區,並證明它是不可抗拒的。」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菲力克斯·張(Felix K. Chang)說,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帕努埃洛的公開信來看,他是最近才第一次看到這份檔的。雖然在外交訪問之前傳閱檔草案並不少見,但如果中國沒有在這份草案之前向相關國家提供過任何類似「行動計畫」,那麼這將是很罕見的,北京要各國在沒有時間充分考慮或對其進行修改的情況下就簽署如此重大的「行動計畫」頗為冒昧。他對美國之音說:「有些人甚至可能認為中國的行為是‘專橫’的」。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說,現在北京已經在索羅門群島建立了站穩了一個據點,接下來很可能會以此為杠杆來擴大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他說,北京發出的信號是「它願意在這一對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建立一種新型的安全關係。」

星期二,美國總統拜登和到訪的紐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都表示,兩國擔心一個與美國和紐西蘭沒有共同價值觀或安全利益的國家在太平洋地區建立持久的軍事存在將從根本上改變該地區的戰略平衡。

可望突破島鏈封鎖

南太平洋地區地域遼闊,島嶼星羅棋佈。各島國雖然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也普遍經濟發展落後,渴望得到外部經濟支援。目前中國已同所有10個建交島國都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中國同建交島國貿易總額在2021年達到53億美元,在過去的30年裡擴大了30多倍。

從地理上看,太平洋島國扼守美洲至亞洲的太平洋運輸線,位於世界東西、南北兩大戰略通道的交匯處,為兩大洲海空航線的必經之路,對中國而言具這些島國所處的特殊海域具有非凡的地緣戰略意義。

從島弧鏈為基地的「太平洋鎖鏈」角度來看,這些太平洋島國都在第三島鏈內,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如果這些國家倒向中國,那麼美軍通向亞洲的道路可能將被切斷,美軍的行動也可能被中國瞭若指掌。

「你只需要看一眼地圖,就可以推斷出中國所作所為的基本邏輯,」新加坡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資深研究員葛蘭姆(Euan Graham)對美聯社說。他指出,從軍事角度來看,中國在部分太平洋島嶼立足意味著在爆發衝突時能更有效地牽制美國海軍,並破壞供應鏈。

「這為中國提供了在軍事行動機動性方面擺脫第一島鏈限制的機會。」倫敦國王學院的訪問問題專家芝諾·萊奧尼(Zeno Leoni)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已經得出結論,西方意在在亞太地區包圍中國,因此北京試圖在外交和軍事上掙脫這種包圍。」

中國已經否認在索羅門建立軍事基地,但是美國高級官員最近還是向索羅門群島政府發出了相當強硬的警告,稱如果有步驟建立事實上的永久軍事存在、擁有力量投射能力或軍事設施,美國將會作出相應回應。

路透社去年報導說,中國正在計畫恢復太平洋上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機場。吉里巴斯地的坎頓(Kanton)島位於夏威夷美軍基地西南方3,000公里,在該島上的任何重大建設都將為中國提供一個據點。報導援引吉里巴斯議員提供的消息說,中國已制定計劃升級吉里巴斯的一個偏遠島嶼上的簡易機場和橋樑,以恢復二戰期間曾駐紮軍用飛機的一個基地。

此外,美國科學家聯盟(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FAS)的一篇報告說,中國已經在吉里巴斯的塔拉瓦島完成了衛星跟蹤站的建設。雖然中國堅稱該站只是其商業太空跟蹤和指揮系統的一部分,但獨立觀察家認為,該設施可能用於監測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導彈試驗場或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空軍基地進行的導彈試驗。

中國近年來在太平洋海域的一些地質調查活動也引起了美軍活動可能被監視的擔憂。根據中國官方媒體2017年的一篇報導,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成功布放並回收了一個「萬米全水深聲學觀測潛標」。地處西太平洋海床的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已知最深海溝,最深處深度約為1萬多米。鑒於這些監聽設備明顯具有監聽功能,而且位於美國關島附近,美國國會所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USCC)一篇有關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的報告說,軍事專家擔心這些設備可用於跟蹤美國潛艇在該地區的活動,使中國海軍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並擴大其自由進入太平洋島嶼地區的能力。

連結:中国欲改变太平洋战略格局 ,突破岛链封锁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