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才是美國真正對手
文/法廣
美國總統拜登亞洲之行和國務卿布林肯發表的中國政策演說引發了法國記者的關注。特別是拜登訪日時曾表示:反對任何在亞洲以武力改變現狀的單方面企圖。法國《西南日報》5月27日發表一篇社論文章表示:雖然有烏克蘭戰爭牽扯着美國人的精力,但華盛頓沒有忘記,中國才是美國真正對手!
文章表示:隨着 20 世紀戰爭的喧囂和憤怒,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起國際關注。在經濟方面,俄羅斯確實只通過能源和糧食來叫板,而不是作為一個大國本身。就戰略而言,莫斯科仍然是主要參與者,具有破壞穩定的強大潛力,正如我們在中東、非洲和現在的歐洲所看到的那樣。
美國國務院在美國國務卿講話前曾表示,在美國政府眼中,能夠在今天和未來幾十年競爭的演員仍然是中國。「它是唯一一個有意願以及經濟、技術、軍事和外交手段來促進國際秩序的不同願景的國家」。
1945 年的國際秩序已不復存在。聯合國陷入癱瘓。多邊磋商形式在過去十年中成倍增加。根據經濟和戰略問題。 G7、G20、金磚國家、東盟等形式的增加與聯合國框架的弱化同步進行。
然而,新出現的風險因烏克蘭戰爭而變得更加嚴重。面對主要專制國家之間的利益趨同,看到西方集團實力減弱的風險。例如,莫斯科和北京之間建立的牢固軸心可能被誇大,因為兩國對彼此都非常警惕。但戰略利益會鞏固這一軸心。
被普京打烏克蘭讓美國分心了三個月,美國外交繼續將中國視為頭號問題。中國不再「落後」。這就是與冷戰最大的不同。競爭對手具有真正的創新經濟潛力,並不是民主化進程讓它爬得如此之高。美國感到把對手拋遠,自己遠遠領先的年代過去了。
因此,自由與財富之間的聯繫,即這是1945 年後美國宣傳的主線,不再是無可爭議的二項式。中國甚至夢想有一種另類的、專制的和創新的模式,其強大的影響力來自其商業力量 20 年來所賦予的強大影響力。到了擺脫國際秩序概念的地步了嗎?這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hony Blinken 27日演講的重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邊界和主權的不可侵犯性而言,烏克蘭是一個試驗台。當然還有台灣的命運。在氣候問題上,我們看到美國人和中國人在巴黎協議期間進行了果斷的合作。從那時起,這是唯一一個合作仍然有效的領域。但是面對安全挑戰,這是不夠的。
華盛頓知道中國在經濟上是一個比蘇聯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似乎不願意重新陷入一場板塊式的對抗。正如拜登(Joe Biden)剛剛在訪問日本期間所做的那樣,組織團結其在太平洋的盟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領導人上周二警告不要“以武力改變現狀”,擔心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活動和日益增長的軍事影響力。
在新冠病毒、供應鏈重新定位、食品和工業問題之間,這是兩個大國之間進行的一場前所未有的競爭。將來的世界如何演變?用過去的冷戰來做比較是不夠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單一例子表明,真正的戰爭仍然是巨大的風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