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倡導的「新絲綢之路」路線圖
烏克蘭戰爭對「一帶一路」有什麼影響?
文/法廣
俄羅斯2月24號對烏克蘭發動入侵不僅讓烏克蘭遭受到無法挽回的巨大人員和物質損失、深刻地改變了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和走向,同時也給俄羅斯的盟友中國帶來了一個主要的附帶影響:即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新絲綢之路”造成了破環,特別是經由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連接中國和歐洲的鐵路貨運路線。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中心主任弗朗索瓦絲-尼古拉Françoise Nicolas接受法廣法語部記者採訪,對烏俄戰爭對「一帶一路」的影響做出了解釋。
Françoise Nicolas:這條中歐航線自啟動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21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這條鐵路路線上的貨運量達到了百萬集裝箱大關,所以不僅對中國來說很重要,對歐洲也很重要,因為通過這條路線,歐洲與中國的聯繫更加緊密,這些聯繫不是單向的,它確實基本上允許中國向歐洲出口,但同時也允許歐洲向中國出口越來越多。
這條「新絲綢之路」是如何受到烏克蘭戰爭的影響的?已經被迫暫停了嗎?從長遠來看,它是否受到阻礙?
Françoise Nicolas : 首先,它之所以受到影響是因為其中一個選項是穿越烏克蘭,雖然這不是主要路線,但儘管如此,這曾是一個被越來越多地用來緩解擁堵或減輕進一步向北穿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然後是白俄羅斯的路線。現在,隨着戰爭的發生,這條經過烏克蘭的路線被完全封鎖了。第二個影響是,由於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許多運營商也決定退出經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運輸。
也並非所有的運營商都有同樣的反應,一些運營商繼續運營,但顯然水平要低得多。現在所有歐洲運營商都已經完全停止了通過俄羅斯的運輸……原因是他們一方面擔心制裁,即使他們不被制裁,也會擔心俄羅斯可能出現亂局,或者俄羅斯會採取顯然完全違背他們利益的措施。
RFI: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是否有B計畫?採取繞行路線?或開闢另一條替代的「絲綢之路」?
Françoise Nicolas:中國從不缺乏想像力,所以他們目前正在絞盡腦汁,試圖找到一條繞行的路線。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從哈薩克斯坦穿越裏海,經過格魯吉亞抵達土耳其,然後通過這種方式進入歐洲,這是一種可能性,但異常複雜。因為首先必要跨越裏海,在時間和金錢上都是昂貴的。另一個選擇是回到海上路線,這裡我們回到了海上「絲綢之路」,但缺點也是需要更長的時間,而這個替代方案的作用是要更快地連接中國和歐洲,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真正的B計畫。
RFI: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這難道不會讓人質疑中國的聲譽,尤其是歐洲新絲綢之路的聲譽嗎?
Françoise Nicolas:我完全同意這一點。烏克蘭戰爭對中國形象的影響會更大,因為它在衝突中的立場仍然極其模糊,尤其是對俄羅斯的非官方支持,這一點事實上是存在的,我認為從這個角度看,它的損失比不再從中國運往歐洲的幾個集裝箱的運輸損失更大。
而就絲綢之路而言,不僅涉及基礎設施,還涉及政治影響力而言,在這個領域未來中國會有更多的麻煩,我擔心實際上在一些人眼中確實它已經失去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