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焦點社會政治軍事

國戰會座談》張國城:美國協防與否 台灣態度影響大

張國城

文/國戰會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今(4/7)日舉辦「烏克蘭戰爭效應──美日戰時會協防台灣嗎?」座談會,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張國城認為,台海一旦開啟戰端,台灣首先要留意機場、港口這些基礎設施的完整,維持一定程度運作,這是美國軍援能否來台的關鍵,軍援能來台,北京就要考慮戰事可能演變為中美大戰,若無機場港口,那軍援將只限於情報提供。

張國城說,美日戰時是否會協防台灣?他單就美方是否援助台海戰爭做回答,認為其中關鍵取決於三個因素,包括中共武力犯台型式是什麼?台灣抵制的意志如何?當時戰場情況,機場、港口的狀況如何?這些都會影響美國援助的方式與時間。

他指出,中共武力犯台形式有許多種,包括對台灣海空域封鎖、以飛彈襲擊重要目標、兩棲登陸進犯等等,這些也將左右美國決定各種不同調兵遣將的方式,其中情報取得十分關鍵,必須了解共軍軍力部署與意圖,沒有足夠情報、沒有足夠能量,會很難派出適當兵力。

此外張國城表示,台灣抵抗意志的強度,也直接影響美國援助台灣的意願,台灣抵抗的狀況,也會影響美國援助的情況,若有台灣人頑強抵抗,援助與情報也將源源不絕,「台灣對侵略的抵抗愈成功,美國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愈小」。

「尤其機場、港口的完整程度很重要,如果機場港口都遭受破壞,美國無法落地、靠岸,那些軍需上不來,也會影響美軍援助台灣的程度與意願」,張國城說,因此戰爭一旦發生,港口機場就成為重要關鍵,必須維持一定程度的運作,如此一來,政治上北京就必須考慮,攻打台灣會演變成中美對戰,然而若基礎設施一開戰就毀損大半,美軍需上不來,戰事要演變成中美大戰也有困難。

他並指出,台海戰爭發生時,鄰近國家態度也會影響美國態度,如果鄰近國家認為會危及他們自己的國家安全,那對台出手相助的機會也愈高,也影響美軍支援的可能性愈高;特別是鄰近國家可否提供他們的港口、機場供美國做軍事基地。張國城說,在中共軍力愈來愈強的情況下,台灣做為島嶼國家,無法經由陸路獲得軍援,美國用鄰近國家做基地或中繼站就成為關鍵,若鄰國不願意,那軍援台灣「就將限於情報提供」。

另對於經濟制裁,張國城認為,若中共犯台,許多人都以為外國會對中共實施經濟制裁,但必須要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也將會對台經濟制裁,他認為這一點應該要首先考慮,因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愈來愈高,而中共對台制裁現已正顯露端倪;他強調,經濟制裁是中共攻台前、中、後都會出現,不可掉以輕心。

提問時有觀眾問到,夾在美中強權之中,台灣在現實情況下到底可否「獨立自主」?張國城回答強調,獨立自主需要進一步定義,他提及近期研究蔣介石當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發現國府當時希望透過此條約要達成五個目的,「當時獨立自主有多少?現在獨立自主程度或許比以往高,然而到底是我們希望獨立自主?或是我們被迫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