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法國專家:不要危險地依賴中國

中歐峰會

文/法廣

中歐峰會召開當天,法國回聲報發表一篇題為「歐洲人讓中國將自己定位於對抗俄羅斯之位 」的文章。文章表示:歐盟即表達了希望和中國繼續合作的意願。但中國對立陶宛的經濟報復讓歐盟團結起來;歐盟通過的反脅迫草案就是一例。文章表示:烏克蘭戰爭讓歐洲與中國的合作更加小心。有專家更提醒,「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在清潔技術供應鏈上危險地依賴中國!」

這篇文章表示:在喬·拜登參加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春季峰會一周後,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兼歐洲委員會副主席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本周五通過電話會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舉行了電話會議。

最高級別的商業交易雅克-德洛爾研究所法博利表示:在入侵烏克蘭五周後召開的第 23 次歐盟-中國峰會,烏克蘭衝突佔據了主要位置。此次會議的重點是傳遞信息;而不是像往常一樣簽署新的協議或強化夥伴關係。 「鑒於至少自 2021 年春季以來中歐關係一直在經歷起伏,會議得到確認已經是一件好事;保持對話很重要」。

歐洲政策專家中心認為:上個星期在喬·拜登的推動下,歐洲人將要求中國人在與莫斯科的關係中表明自己的立場,並讓他們明白,他們的態度將對兩個集團未來的關係產生決定性影響。 「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從未像 2021 年那樣強勁,交換了 8280 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但歐盟批評中國合作夥伴時再也沒有那麼猶豫了」。歐盟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夥伴。

雖然幾名中國官員已經接受了俄羅斯關於北約在戰爭爆發中的責任的「敘述」,但歐洲人會提醒他們的對話者他們似乎遵循的一些原則:不幹涉,特別是領土主權。他們還應該強調北京會在口頭、軍事或經濟上支持其俄羅斯鄰國的聲譽風險。

根據雅克-德洛爾研究所法博利的說法,中國至少必須保持在目前的峰值上。這是可能的,因為它不想看到戰爭對其經濟產生更大的毒性影響,並受到內部消費下降的懲罰。她不想看到世界領先的貿易強國歐洲對她關閉。

最近幾個月,歐洲人展示了他們的實力,特別是捍衛成員國立陶宛,該國因其設有「台灣代表處」而遭到北京的商業報復。

3 月,27 國採用互惠工具在第三國開放公共市場,這些市場迄今已關閉,並正在制定另一份關於非法補貼的文本。由於歐盟譴責中方對維吾爾人的待遇,2020 年底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某些猶豫不決的歐洲夥伴面前,挽救了投資總協議,該協議被凍結以及鎮壓香港的民主示威者。

去年柏林政權的更迭使歐盟更加堅定。 歐洲國際關係委員會的奧爾戴勒 Janka Oertel 回憶說:「2021 年的聯軍合同對俄羅斯仍然非常友好,但對中國的用詞要強得多。 蕭茲政府很清楚它需要一種新的方法。」

歐洲人不想放棄合作的機會,特別是貿易管理方面。另一個可能的聯合工作領域:氣候轉型,而北京則制定了 2060 年的碳中和目標。歐洲政策中心看到了這種可能的「中歐新合同效應」。對於奧爾戴勒 Janka Oertel 來說,「中國問題確實處於印太戰略、所謂的全球門戶連接倡議和歐盟綠色議程的交叉點,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在清潔技術供應鏈中危險地依賴中國。」

連結:法國專家:不要危險地依賴中國 (rfi.fr)

中歐峯會上 習近平望歐盟奉行自主的對華政策

文/RFA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2022年4月1日以視頻方式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談

在中歐峯會上,俄烏戰爭和中歐的經貿關係成爲焦點,習近平表示希望歐盟奉行自主的對華政策。有分析認爲,中國正試圖製造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隔閡,不過歐中峯會難以改變北京在俄烏戰爭的立場。

睽違兩年的中歐峯會在4月1日登場,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歐盟的首要考量是停止俄烏戰爭以及幫助烏克蘭人民,他在講話中提到:「歐盟和中國 一致認爲,烏克蘭戰爭正在威脅全球安全和世界經濟。作爲全球行動者,我們有責任爲和平與穩定而努力,我們呼籲中國幫助結束這場戰爭。」

自主的對華政策暗示要歐盟擺脫美國影響

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是以視訊方式出席,他表示,中歐要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以中歐關係的穩定性應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反對製造新冷戰,並希望歐盟能奉行自主的對華政策。中國和歐洲有廣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礎,中方對歐政策保持穩定連貫,「希望歐方形成自主的對華認知,奉行自主的對華政策,同中方一道,推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

外界看來,「自主的對華政策」暗喻北京希望歐盟擺脫美國的影響,英國《金融時報》認爲,習近平呼籲歐盟採取獨立的對華政策,是對歐洲與美國炮口一致,將烏克蘭危機歸咎於俄羅斯,並通過制裁來打擊普京政權的隱晦批評。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專家拉馬尼(Samuel Ramani)就此分析:「中國正試圖在歐盟和美國之間製造隔閡,反觀俄羅斯則越來越將歐盟視爲一個集團,並將歐盟視爲美國的「衛星」(圍繞美國轉)。」

中歐峯會難以帶來改變

除此之外習近平也強調,如果烏克蘭危機繼續惡化下去,事後恢復國際經濟合作可能需要幾年到幾十年。他對於解決危機提出四點意見,包含堅持勸和促談、防止出現更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構建歐洲和亞歐大陸持久和平,以及防止局部衝突擴大化。不過對於歐盟呼籲中國譴責俄羅斯,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會後表示,北京沒有就其對烏克蘭的立場向布魯塞爾提供任何保證。

旅歐的中國問題專欄作家王慶民認爲,中歐峯會無法改變北京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中國仍會採取「左右逢源」的搖擺態度,他說:「中國作爲一個世界大國,還是要維護世界秩序,不希望戰爭大規模出現,但另一方面中國和俄羅斯是最重要的戰略盟友,所以他也不願意公開譴責俄羅斯入侵。」

除了俄烏戰爭,中歐峯會也就其它雙邊關係進行了討論,包括在氣候變遷、新冠病毒疫苗、化石燃料價格飆漲等方面合作。馮德萊恩也在會後的聲明中說,歐盟向中國明確表示,需要解決一些重要的分歧,包括停止對立陶宛的不正當貿易措施、解除對歐洲議會部分成員的制裁、 解決國際社會對人權和勞工權利的關注,尤其是在新疆,以及中國必須改善歐盟公司的市場準入標準和條件。

中國與歐盟曾經在2020年的峯會達成投資協定,但隨即在隔年五月,歐盟因中國在新疆的人權問題而暫緩簽署,中國也因此將歐盟個人、企業列入制裁黑名單作爲反擊,雙邊關係急速降溫。

王慶民說:「中歐和中美之間的關係不一樣,相對來講(中歐)是合作大於競爭的,一直以來都是不慍不火的狀態。我認爲會有波動,但不會很大,主體來說中歐關係還是合作爲主。」

他認爲,雖然中歐雙邊除了目前的俄烏問題外,沒有太多的現實利益衝突,但這場中歐峯會後,雙方恐怕難以在短時間內達成具體共識而從根本上做出改變,目前「不溫不火」的關係仍會保持下去。

連結:中歐峯會上 習近平望歐盟奉行自主的對華政策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