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多次警告 中國還敢軍援俄羅斯嗎?
文/美國之音林楓
繼美國總統拜登上週五(3月18日)直接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警告後,歐盟本周也警告,如果北京試圖緩衝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或向莫斯科提供軍事支援,將面臨嚴重後果。但軍事專家表示,儘管中國不大可能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武器,北京仍有可能提供其他形式的軍事援助,協助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
中國能給俄羅斯提供什麼樣的軍援
《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最早披露了中國可能準備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消息。《紐約時報》的報導說,在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個月下令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向中國提出提供軍事裝備和支持的要求。報導說,俄羅斯也希望中國提供額外的經濟援助,用來抵消美國及其歐洲和亞洲盟國實施的廣泛經濟制裁給俄羅斯經濟構成的打擊。
《金融時報》的報導則更進一步稱,中國表示願意提供軍事援助。報導援引兩名熟悉美國外交電報的官員透露,美國已經告訴盟友,俄羅斯向中國索取五類設備,包括地對空導彈、無人機、情報相關設備、裝甲車以及用於後勤和支持的車輛。但一名未具名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後來表示,《金融時報》關於設備清單的報導是不準確的,沒有提供任何進一步的細節。
CNN的報導說,俄方還要求中國援助預先包裝好的、不易腐爛的軍用食品包以及其他形式的援助。一名消息人士對CNN表示,軍糧可能是中方願意滿足俄羅斯的一個要求,因為它屬於非致命性物資。一名西方國家官員和一名美國外交官告訴CNN,美國掌握的資訊表明,中國對向俄羅斯提供所要求的軍事和財務援助表示了一定的開放性,並且已向其北約盟國傳達它所知道的情況。
中國和俄羅斯均對有關報導予以否認。中國駐美大使秦剛3月20日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面向全國》(Face the Nation)採訪時被主持人布倫南再三追問,北京是否會向俄羅斯提供援助。他表示,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是虛假資訊(disinformation),我們拒絕這種說法。他說:中國正在做的是發送食品、藥品、睡袋和嬰兒配方奶粉,而不是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和彈藥。
軍事專家、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航空航太研究所(China Aerospace Studies Institute)所長馬偉甯(Brendan Mulvaney)表示,秦剛只是說中國不會提供武器彈藥,但軍事援助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而且中方的立場也是飄忽不定,有時候堅決否認,有時候又回避,既不肯定也不否認。
馬偉寧對美國之音說:我並不認為中國很快就會向俄羅斯人輸送導彈或飛機,但仍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東西可以幫助(俄羅斯的)軍事努力,例如,中國可能願意向他們提供食品、物資和後勤,如果中方決定這樣做,這些可能已經準備就緒了。
中國和俄羅斯外交政策專家伊莉莎白·維什尼克(Elizabeth Wishnick)對美國之音表示,最有可能的是,中國願意在通信技術方面給俄羅斯提供援助,因為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戰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似乎是在後勤和通信方面。維什尼克是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城外阿靈頓的獨立研究機構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is) 的高級研究員。
自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進攻以來,已有至少五名俄羅斯將級指揮官陣亡,相當於在烏克蘭境內俄方將級軍官人數的五分之一。有分析認為,俄軍的機密通訊系統失靈,導致前線部隊改用開放式電話和類比無線通訊,這使得俄軍指揮通訊受到攔截和干擾。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說,俄軍高級軍官很可能是使用開放式通訊後位置暴露而遭到烏軍斬首。
但維什尼克說,即使是通訊設備,中國很可能也會謹慎行事,因為這也會招致西方對中國發動次級制裁。甚至口頭上支援和放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虛假資訊也會讓中國遭到批評,在當前情況下,很難想像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國際社會認為可以接受的任何類型的援助,她在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說,中國一直對制裁小心翼翼,例如,他們拒絕向俄羅斯出售民用飛機零部件,以及遵守金融制裁。
梅惠琳:俄羅斯軍援要求給北京出難題
在美中元首3月18日視頻通話後,中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上呈現出內外有別的特點。對外,中國的立場略有緩和,稱北京一直致力於勸和促談,並口頭上表示不給雙方提供武器彈藥。但在中國國內,支持俄羅斯的聲音反而更加強烈。
中國副外長樂玉成3月19日在第四屆戰略與安全國際論壇的致辭中繼續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辯護,並把責任歸咎在美國和北約身上。他說:如果(北約)再進一步東擴,就快到‘莫斯科郊外’了,一個導彈七八分鐘就能打到克里姆林宮……這種追求絕對安全恰恰是絕對不安全。把一個大國、尤其是核大國逼到牆角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環球時報》前主編、目前任該報特約評論員的胡錫進在他的微信公眾號胡錫進觀察中一語道破中共的戰略考量,即俄羅斯對中國在戰略上至關重要。他寫到,中俄兩個國家抵制美國霸權與一個國家單獨面對美國,是完全不同的地緣政治態勢。中俄21世紀全面戰略協作夥伴很特殊,他‘沒有上限’的內涵對美國是有威懾力的。
但中國軍事戰略專家、斯坦福大學弗裡曼·史波格利國際問題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認為,俄羅斯向中國伸手要軍事援助是給北京出了個大難題。
她對美國之音說:我會非常驚訝如果中國在軍事上支援俄羅斯,提供他們任何形式的戰爭物資。但如果我錯了,中國確實這麼做,這表明中國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對其外交政策戰略和軍事戰略的看法。而如果他們不這樣做,我認為,當他們最終要打一場戰爭時,將很難期望得到俄羅斯的任何支持。所以無論如何,我認為北京被置於一個很不利的位置。
長期研究中國軍事和外交戰略的梅惠琳表示,她並不看好中國會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裝備,因為儘管中俄的軍事聯繫已十分深化,但其範圍和目標卻是有限的。其目標一直是在亞洲挑戰美國,無論是中俄軍事演習的地點還是類型,都是為了幫助中國爭奪在亞太的霸主地位。俄羅斯一直在向中國出售武器,但中國從未向俄羅斯出售武器,甚至兩國共同研發的武器也是在中國需要幫助的領域,而不是在俄羅斯需要幫助的領域。梅惠琳也是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非常駐研究員。
沙利文:尚無跡象顯示中國向俄提供軍事裝備
亦有軍事分析家認為,中國可以通過提供基本物資、彈藥、通信設備和無人機和一些可能被視為可以軍民兩用的裝備(如卡車)來協助俄羅斯的入侵,但也僅限於此。
有可能是軍用食品,也可能是一般用途的設備,比如車輛、防彈衣和頭盔,還有個人裝備,也有可能是高品質軍用級別的燃料,比如汽油類的產品。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航空航太研究所所長馬偉甯說。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高級研究員維什尼克說,中國也可以通過加大購買俄羅斯能源來給俄羅斯提供經濟上的支持,這麼做的好處是容易規避歐美的制裁,因為仍有很多歐洲國家在接受俄羅斯的能源供應。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3月22日表示,自拜登與習近平上周視頻通話後,還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軍事裝備,但美國將會持續密切關注中國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