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焦點

拜習通話兩小時,習近平稱「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

美國總統拜登從白宮通過視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

文/美國之音松仁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五(3月18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頻通話,雙方交談一個小時五十分鐘。

白宮方面除了證實雙方對話將近兩小時外,目前尚未透露任何對話的細節。據悉,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星期五下午將向新聞界通報美中領導人通話的情況。

但是包括央視和新華社在內的中國官媒則報導說,習近平在通話時向拜登表示,北京不願意看到烏克蘭危機。

「有關事態再次表明,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國際社會最應珍惜的財富,」習近平說。

西方媒體注意到,中國官方的央視是在通話仍在進行當中就發出報導的。報導還援引習近平的話說,「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但是中國官媒並未提到,中方針對美方表達的北京可能考慮向俄羅斯提供經濟、金融、甚至軍事援助嚴重關切是否有作出回應或做出了什麼樣的回應。

美方官員在拜習通話前曾表示,拜登在通話時會告訴習近平,如果北京對俄羅斯的侵烏行動提供援助,美國將毫不猶豫地讓中國付出代價。烏克蘭危機有可能成為另一個讓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的重要因素。

「(拜登)將清楚表明,中國必須為它所採取的支援俄羅斯侵略的行動承擔責任,而且我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讓其付出代價,」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四表示。

「我們擔心他們正在考慮直接向俄羅斯提供將直接用於烏克蘭的軍事裝備援助,」布林肯說。

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24日悍然發動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以來,北京一方面表示支援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通過談判化解危機,另一方面又拒不譴責莫斯科的侵略行徑,甚至不願將普京的行動定義為「侵略」。普京在北京冬奧會開幕時曾前往北京,與習近平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定,將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提升到「合作無禁區」的高度。

但是鑒於俄軍在烏克蘭的侵略行動「幾乎在所有方向都陷於停頓」,而且俄軍在鬥志高昂而且戰術協調有方的烏克蘭軍民頑強抵抗下損失慘重,美方官員此前透露,俄羅斯為了扭轉戰局,擺脫困境,已經向北京求援,除經濟、金融援助外,甚至還希望北京對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

北京除了公開表示反對制裁,將與莫斯科維持正常經貿往來外,一再否認有計劃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與此同時,莫斯科否認曾向北京尋求軍事援助,而北京的外交部則把美方的說法稱為「虛假資訊」。

在拜登警告習近平不要對侵烏俄軍提供軍事援助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本週一在羅馬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舉行的歷時七個小時的「高強度」對話中,以及清楚表明,如果北京軍援侵烏俄軍,美方將毫不猶豫地對北京祭出嚴厲的懲罰措施。

連結:拜登与习近平通话将近两小时,习近平称“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 (voachinese.com)

美中峰會談烏克蘭局勢 習近平稱「反對戰爭」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五(3月18日)進行了通話,討論美中兩國間的競爭和烏克蘭戰爭。習近平表示,「不願意看到」烏克蘭危機,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

這是美中兩國領導人自去年11月中旬以來的首次通話。在長達近兩個小時的談話中,習近平在向拜登表示:「我們去年11月首次’雲會晤’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寧。」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的報導,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烏克蘭危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有關事態再次表明,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國際社會最應珍惜的財富。」

針對危機中的中美關係,習近平表態稱:「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而在涉及拜登發言的部分,中國官媒用「拜登介紹了美方立場,表示願同中方溝通,防止事態升級」一句帶過。截至發稿時,美國官方尚未對視頻會議內容做出評述。

挫敗的希望

烏克蘭給處於幾十年來最糟糕水準的中美關係又增加了一條新的戰線,進一步挫敗了拜登最初希望通過利用與習近平在其任期前的個人關係來緩解廣泛爭端的希望。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華盛頓一直急於避免兩國之間的「新冷戰」,尋求將兩國關係定義為競爭性的共存關係之一。

然而,中國上個月宣佈的與俄羅斯的 無上限戰略夥伴關係以及它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立場的質疑。

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或稱其為入侵,並對中國的網上內容進行審查,過濾封鎖親西方或不利於俄羅斯的內容。

北京在表示承認烏克蘭主權的同時,也表示俄羅斯有合理的安全關切,應該得到解決,並敦促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

通話前期的互相喊話

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在通話前不久發表簡短聲明稱,此次對話是雙方「為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所進行的不懈努力的一部分。」兩位領導人將討論「管理兩國間仍在持續的競爭、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以及其它雙方關心的議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兩位領導人將「就中美關係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在週四(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拜登與習近平通話時將明確表態,若中國支持俄羅斯侵略,將為此付出代價。截至目前,布林肯是對中國發出明確訊息、警告不要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但布林肯並沒有詳細說明,中國可能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此前有報導稱,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開始後,俄羅斯曾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對此中俄都予以了否認。

趙立堅:美國20年裡曾到處空襲

週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會上批評美國過去20多年來,在世界各處發動了數萬次空襲,導致數萬平民喪生。他指出,「中方向烏克蘭方面提供的,是食品、兒童奶粉、睡袋、棉被、防潮墊等急需的人道主義物資,而美方提供的卻是致命性武器。」

趙立堅說,美方向烏方提供的最新武器裝備包括800套防空系統,9000套攜帶型、高精度反裝甲系統,7000件機槍、榴彈發射器等小型武器,以及2000萬發炮彈和子彈。但是,它們並沒有帶來安全。

習近平和拜登對談前期,布林肯還稱,美國「擔心中國正考慮直接協助俄羅斯、提供他們在烏克蘭使用的軍事設備。」路透社表示,這是本週稍早傳出,有美國官員認為中國有意提供莫斯科相關援助的報導之後,首度有官員證實美國的憂慮。

通電前的「小動作」

不過華盛頓方面並沒有提供相關證據,證明中國已表示願意援助俄羅斯。對此,莫斯科否認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中國外交部則稱此為「虛假訊息」。

布林肯表示,有鑑於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中國有責任利用對普丁的影響力捍衛國際規則,但「中國似乎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拒絕譴責這種侵略,同時試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中立的仲裁者。」

另外,週五當天美中領導人通話前,中國航母山東號穿過台灣海峽。同時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則派出 「拉爾夫-詹森」號飛彈驅逐艦對其進行了跟蹤。

連結:美中峰會談烏克蘭局勢 習近平稱「反對戰爭」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8.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