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軍事

梅惠琳:俄烏戰爭並不預示台海戰爭          

梅惠琳在《外交事務》撰文認為俄烏戰爭並不預示台海戰爭

文/中評社 余東暉

美國戰略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相信,烏克蘭危機以及西方國家的聯合制裁行動,並沒有改變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盤算。不過她認為現在並非北京對台動武的時候,俄烏戰爭並不預示台海戰爭。

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進攻,美國外交學界流行一種論調:北京可能會以莫斯科為榜樣,試圖對台動武。梅惠琳3月3日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並不預示著中國大陸攻擊台灣。

這篇專文表示,北京當然關注烏克蘭事件,但是否對台動武的盤算主要是由國內因素而不是國外因素來形塑。

梅惠琳指出,國際環境的變化對北京對台盤算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但烏克蘭戰爭並沒有改變中國領導人對於美國國力的判斷和自己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也沒有改變中國對動武可能帶來國際反應的判斷。在國際社會團結對抗俄羅斯的情況下,中國不願與俄羅斯進行比較,這只會延長而不是縮短北京控制台灣的時間。

現任斯坦福大學弗里曼·斯珀格利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企業研究所非常駐高級研究員的梅惠琳表示,西方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沒有多少理由讓北京停頓。恰恰相反,這些懲罰措施只是確認了中國政府此前對於對台動武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的判斷。北京預計,攻台帶來的經濟成本雖重但可接受。

梅惠琳認為,美歐可以做更多事情來懲罰俄羅斯,但如果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的反應謹慎,那麼他們在回應中國時可能會更加克制,北京也知道這一點。中國對西方國家實施經濟制裁的報復能力遠超過俄羅斯。

梅惠琳分析,北京可能不會擔心美國的經濟制裁。因為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擁有自己的生產能力和資源,以及友好的夥伴。中國領導人可能會認為,他們可以獨立生存。他們可能是對的。中國可以吸收對俄羅斯實施的各種制裁。考慮到中國給西方國家帶來痛苦的能力,任何針對中國的措施都可能比針對俄羅斯的措施更溫和。

梅惠琳進一步指出,西方國家對烏克蘭危機的軍事反應比經濟制裁對於中國大陸關於台灣的想法影響更小。美國現在的立場是,俄羅斯不侵入北約成員國,美國和北約就不會派兵。這使得中方嚴重質疑美國對於台灣的防衛承諾,雖然拜登去年曾經確認美國有承諾防衛台灣。

梅惠琳相信,中國軍事規劃者很大程度上假定美國無論如何會在台海危機中進行軍事干預。他們質疑的是,美國能否在足夠快的時間內集結足夠多的部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美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中國人就更有理由質疑美國能阻止北京攻台。因為美國沒有資源在歐洲與俄羅斯作戰的同時,有充分的準備在亞洲展開一場大國戰爭。

儘管如此,梅惠琳不認為現在是北京考慮攻台的時候。她列舉,解放軍仍在磨練能力,中共二十大今年晚些時候將舉行,中國在減少對西方技術的依賴。因此她認為在2025年之前攻台是不可能的。

梅惠琳分析,烏克蘭危機給中國帶來了額外的在台海等待的動因。北京並不希望世界把這兩種情況等同起來。在中國看來,烏克蘭是一個與俄羅斯有邊境糾紛的獨立國家,而台灣一直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梅惠琳相信,北京也明白,現在對台灣採取行動,將加深西方的恐懼。美國可能沒有決心打一場持久戰來保衛台灣。但突然間面對「捍衛自由民主、反對威權聯盟」的需要,華盛頓可以召集更大規模的軍事回應,並說服其盟友也這麼做。這可能是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試圖保持某種中立的部分原因。

最後梅惠琳指出,俄烏戰爭確實改變了國際秩序,許多國家做出前所未有的反應。但是,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及其對手的任何舉動都沒能有意義地改變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盤算。

連結:美國專家指俄烏戰爭並不預示台海戰爭 (crn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