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生活

生物醫藥行業,成為中美科技戰新戰場?

文/觀網財經 王木巨

生物醫藥行業,成為中美科技戰新戰場?

昨日,一則美國將制裁中國生物科技企業的外媒報導,引發國內CXO(醫藥研發、生產代工)企業股價恐慌式暴跌。市場似乎想起了,3年前中國晶片行業遭到美國精准打壓的一幕。

不過多數機構分析師認為,除基因檢測等特殊領域之外,中國醫藥企業遭受美國制裁的可能性並不大,尤其是凱萊英等中國CXO企業,剛剛接到美國新冠口服藥大單。以代工為主的中國企業,尚未在產業鏈中威脅到美國地位。

今天,A股和港股醫藥企業股價也紛紛迎來反彈。

然而,與其他高新技術領域一樣,中國生物科技的發展,確實正在成為一些美國政客的眼中釘、肉中刺。雖然短期不必恐慌,但長期來看仍要關注美國政策動向。

「將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單,有助於加強我們的國家安全」

據英國《金融時報》15日爆料,包括一些生物技術企業在內的中國公司,將會在16日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進入這份「黑名單」,就意味著會被剝奪正常的市場機會。或受此消息影響,昨日港股醫藥股迎來跳水。

雖然尚不清楚《金融時報》提到的生物技術企業有哪些,但當天股市陷入普遍恐慌,尤其是熱門的CXO賽道出現暴跌。

但是從近期動態來看,CXO未必就是本次制裁物件,基因檢測相關領域反而更加敏感。

據《福斯商業新聞》消息,今年9月有美國政客鼓吹,將中國從事基因業務的企業拉黑。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和共和黨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宣稱,中國打算將生物技術用於所謂軍事目的並損害美國利益。他們致信美國財長、防長和商務部長,要求拜登政府將華大基因(BGI)和其他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納入黑名單。

據報導,美國政客們在信件中鼓吹稱:華大基因不僅正在收購美國公司,削弱全球基因測序市場;它還和至少14家其他中國公司為美國患者提供基因測序服務,「這些公司幾乎肯定(almost certainly)已經與中國政府分享了這些資料」。

政客們進一步鼓吹稱,這些資料將被用於所謂軍事目的。

在一份提供給福克斯新聞的聲明中,科頓炒作稱,中國方面「不惜一切代價竊取美國人最私密的資訊——包括他們的 DNA」。美國將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單,有助於對所謂「隱私侵犯」,「加強我們的國家安全」。

加拉格爾則對福克斯表示,「生物技術是一個關鍵的新興領域,很可能定義21世紀的經濟。我們才剛剛開始瞭解它的潛在應用,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拜登政府現在必須採取行動,否則就太晚了,無法確保像華大基因這樣的中國企業不會在這個關鍵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美國一些政客一方面不惜網羅罪名,對中國進行造謠污蔑;另外一方面,無視事實公理和市場規則,動輒便想對中國企業濫加打壓,試圖扼殺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中國高新科技發展。更有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安迪·巴爾(Andy Barr)公然宣稱「我們不會允許西方資本成為中國崛起的燃料。」

美國研發新冠藥,也有中國CXO企業身影

儘管尚無確切消息,但CXO領域率先遭遇暴跌,可能跟這個行業受到的高度關注有關。

CXO產業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覆蓋藥企藥物研發至最終規模化生產的各個環節,包含CRO(合同研發組織)和CMO/CDMO(合同生產組織)等。近年來,中國CXO產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從醫藥行業本身特點來看,製藥企業研發面臨著成本高、成功率低、週期長等風險。上市一款藥品至少需要10年,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研發一款新藥前期可能需要從超過10000個化合物中篩選,才能讓最後那1個藥品成功上市。

這些特點增加了藥企對醫藥外包服務的需求,推動了CXO行業發展。小型製藥公司的興起,增加了對醫藥外包的意願,將直接刺激CRO產業的蓬勃發展,新藥研發成功後亦將序貫帶動CDMO產業整體發展。中國龐大的市場、穩定的供應、不斷進步的技術水準,無疑為中國CXO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中國CXO在全球範圍中的角色也將不斷升級。

11月16日晚間,國內新藥服務外包龍頭企業之一的凱萊英表示,其全資子公司與客戶簽訂了相關產品新一批的《供貨合同》。該產品的CD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服務累計合同金額為4.81億美元,已正式生效。 公告稱,該客戶系美國某大型製藥公司,合同是一款小分子化學創新藥服務合同,累計金額超30億元(按最新匯率計算)。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當月17日報導,該報記者獲悉,這份訂單涉及的創新藥就是美國輝瑞公司的新冠口服藥物。有消息人士對其表示,除了凱萊英,輝瑞及默沙東不排除與國內其他CXO公司合作的計畫,其中不乏藥明康得這類行業領先的外包公司。

這也證明了,中國CXO企業在美國乃至於全球醫藥產業鏈中的角色依然重要,例如,藥明康得一向有「醫藥領域富士康」之稱,其產業鏈地位主要是為海外原創藥企業提供外包服務,而非構成直接競爭。美國濫加打壓,難免會「自損八百」。

同時,在15-16日的市場波動中,曾經領跌的CXO企業,與美國政客此前公然發難的基因領域,及其炮製的所謂「軍事目的」沒有直接聯繫。美方「拉黑名單」傳聞的消息影響,應當不會長久。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CXO企業一定會高枕無憂。

在中國CXO產業蒸蒸日上的同時,外部風險依然值得關注。

中國市場仍被看好,CXO企業今日股價迎來反彈

據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資料,2020年,中國CRO市場規模為76億美元,占全球CRO市場規模的11.6%。受支持性政策扶持、研發支出增長等因素影響,預計中國CRO市場將持續擴大,在2025年達到229億美元,占同期全球CRO市場規模的21.0%,整體市場份額約為2020年時的三倍。

觀察15日午後生物醫藥企業股價的閃崩,可以看到CXO(醫藥外包行業)企業與創新藥企業跌幅居前。藥明生物(2269,HK)跌19.24%、藥明康得(2359,HK)跌19.06%、康龍化成(3759,HK)跌15.57%。

據《每日經濟新聞》15日報導,券商對當日午後CXO板塊的巨幅跳水看法不一。

有分析師評價稱,美國「制裁」方案主要針對和人體基因組學研究相關的研究所和生物技術公司,與藥明康得、康龍化成等龍頭CXO公司並無直接關聯,並認為此次大跌是風險資產重新估值,以及海外業務敞口較大的公司過度反應。

但也有券商分析師認為,如果消息屬實,則Pre clinical CXO(臨床前CXO)的標的企業如藥明康得、康龍化成等都會受此影響,因為其涉及創新藥物的IP及大部分收入均來自海外客戶。

16日上午,CXO龍頭企業藥明康得針對昨日股價波動作出回應。該公司表示,目前運營一切正常,對未來業務增長、持續賦能全球客戶、造福全球病患充滿信心。如有根據法規應予以披露的事項,該公司會及時公告。

今日(12月16日)早盤開盤,港股醫藥股迎來反彈。據Wind資料,截至9時34分,醫療保健板塊以1.64%的漲幅領漲恒生行業板塊。A股盤後,截至15時04分,港股藥明生物漲10.11%,藥明康得漲7.80%,泰格醫藥漲6.82%。榮昌生物漲3.32%.康龍化成在上漲後回落,跌-0.32%。

連結:生物医药行业,成为中美科技战新战场?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