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中國對立陶宛外交降級 台灣批蠻橫又器小

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文/法廣

中國大陸因不滿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決定將兩國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台灣外交部21日晚間回應指出,這項降級措施,只凸顯偌大強國既蠻橫又器小。

中國外交部21日中午發布聲明,為立陶宛公然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台」表達強烈不滿和抗議,決定將兩國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並警告台灣說,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無論台獨勢力如何歪曲事實、顛倒黑白,都改變不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企圖挾洋自重,搞政治操弄,最終必將是死路一條。

台灣外交部則在21日晚間發布聲明回應說,立陶宛堅定捍衛其主權決策及自由民主價值令人敬佩;又說,立陶宛跟台灣也是理念契合的友好夥伴,雙方將持續不斷加強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台灣還指出,中國外交部自稱「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其實這是自我炮製並強加於人的手段,目的在於並吞台灣。

台灣外交部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和「我國」互不隸屬,還說,「我國」事實存在國際社會,政府在領土範圍行使排他性管轄權,這是台海現狀,也是事實。

台灣陸委會則回應說,台灣與立陶宛發展雙邊友好合作關係,這是國際社會成員交往的基本權利,並非中方所稱的內政事務,中國無權置喙。

陸委會還批評,中共當局採取政軍與經濟制裁手段,干預介入其他國家的主權行為,在國際散布其錯誤「一中原則」的不實論述,更不斷阻撓打壓台灣與其他國家正常互動。「這種破壞國際關係原則與損害台灣人民國際生存空間的行徑蠻橫不堪。」

代辦是比較低層級的外交代表,位階低於大使和公使,但職權相同。一旦宣布外交關係降級,甚至關閉使領館,或將對方大使列為不受歡迎人士,則顯示兩國外交出現嚴重問題,再往下發展就是斷交。

美國之音19日曾以「立陶宛挺台,美國以出口信貸協議支持」為題報導指出,立陶宛將與美國進出口銀行簽署六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路透則導指出,正在立陶宛訪問的美國國務次卿澤雅(Uzra Zeya)說,反對其他國家企圖干涉立陶宛深化與台灣合作的主權決定。

台灣媒體分析,從美方的發言與行動可知,台灣和立陶宛關係的背後,美國出了不少力。一方面,美國鼓勵各國向美國看齊,在與中國大陸具外交關係的同時,也能和民主台灣維持強勁的非官方關係;另方面,美國為防止北京奪取台灣邦交國進而擴大影響力,而發展出美台與第三國綁在一起的運作模式,立陶宛可說是成功案例。

連結:中國對立陶宛外交降級台灣批蠻橫又器小 (rf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