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支招台灣「打游擊」 巷戰能否有效對抗解放軍?
文/多維新聞呼延朔
多種跡象顯示,台海局勢正在不斷激化,相關各方訴諸武力的論調層出不窮。雖然北京一直以和平統一作為首選項,但也始終沒有放棄過武力的選項,到最後不得己,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或許在所難免。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種「支招」台灣對抗北京武統的聲音也開始出現。稍早前在10月7日,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稱,一支大約24人的美國特種作戰部隊成員在台灣為島內地面和海上部隊協助訓練,以「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且上述行動已持續了至少一年。
無獨有偶,在幾個月前,一名負責特種作戰和低強度衝突的美國五角大廈官員,於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美軍應當強烈考慮派遣陸戰隊特種兵趕赴台灣,對台軍人員的「游擊戰術」進行指導和訓練,「特種部隊會是未來針對中國作戰的關鍵,如果之後解放軍發起登島作戰,這是我們可以用來留下抵抗網路或者其他阻撓潛在敵人兩棲登陸能力的機會。」
一名美國空軍的核武器專家也在社交媒體為台軍支招——建議台灣軍隊依託台灣的叢林山區和城市建築與解放軍展開游擊戰,宣稱「這將是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
而台灣軍方對打游擊似也頗為青睞。早在2005年,台灣時任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就曾向台灣政府最高層提出「水泥叢林游擊戰」,認為這種戰法能夠對解放軍起到「嚇阻」作用,使大陸放棄武統。
這一建議隨即被台軍方所採納,從2005年起,漢光軍演開始加入巷戰內容,台軍軍工部門也持續不斷勘探地形,擴充特戰力量。
在美軍的指導培訓下,台軍特戰部隊一直就有的「潛伏抗暴」特戰體系可能變得更加專業化和系統化,在軍事破壞之外,或將包含輿論戰等新戰法,如以「使用化學武器」、「攻擊平民」、「造成附帶損傷」等催動台灣民間對解放軍的敵對情緒,以為自身遊擊形成有效掩護。
因此有理由相信,美軍特戰部隊在對台軍的指導訓練中,游擊戰大機率是其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不過問題是,在可能到來的武統戰事中,和解放軍「打游擊」能否真的奏效?
客觀看來,若不考慮台軍打游擊的基本前提,即假設其在解放軍基本控制檯灣全境之後,仍能有相當規模的台灣軍隊持續保持戰鬥意志,並保有穩定的指揮中樞和後勤補給,則對解放軍的初期維穩的確有可能造成某種程度的威脅。
但類似層級的反抗恐怕無法對武統的程序和結果構成趨勢性改變。
可信的台軍游擊戰推想是——台軍化整為零,廣泛滲入台灣中部山區與城鎮鄉村中,以平民身份為掩護,對解放軍開展零星的小規模襲擾,及對武統後的政府官員等重要目標進行暗殺——圍繞據點展開的成規模的城市巷戰則是不現實的,此類阻礙在武統的中後期應已被解放軍盡數克服。
對於這樣的游擊戰樣式,解放軍顯然足以應對,即有損失也在可接受範圍內。針對山區的小股襲擾,以低代價的圍困和斷援便可應對,而對城市游擊,在嚴重地區採取高強度軍事管制輔助密集治安普查,也可迅速予以遏制。
另有觀點指,因台灣城市化水準高,道路交織樓宇密集,若台軍游擊部隊藏身在市區當中,解放軍可能因環境陌生而難以應對。
在十幾年前,這的確可能是一大難題,不過隨著近年來無人技術的飛速發展,解放軍可大量使用無人機,對焦點區域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覆蓋監視。加上城市三維建模的不斷精細化,解放軍在武統之前可能就已對自身作戰區域進行充分熟悉,不會存在所謂因陌生而「迷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