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軍事

台灣成中美矛盾核心問題:摩擦「起火」並不遙遠?

飛過台北上空的台灣直升機。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第一次使征服台灣成為可能,甚至成了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

文/紐約時報儲百亮, STEVEN LEE MYERS

在10月1日的中國國慶日,作為一種軍事實力的展示,25架中國戰鬥機、轟炸機和其它戰機以極具威脅性的隊形飛過台灣島南端。此後,類似的進犯反復多次上演,在上週一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有56架戰機挑戰了不勝其擾的台灣防空系統。

台灣戰機升空應對,美國則對中國發出警告,稱其「挑釁性的軍事活動」破壞了「地區和平與穩定」。中國並沒有退縮。當台灣的一位戰鬥空管員用無線電向中國飛機發送信號,機上的飛行員用一句羞辱該軍官母親的髒話進行了駁斥。

隨著此類對抗的加劇,圍繞台灣的力量平衡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使數十年來關於其未來方向的僵局被推入了一個危險的新階段。

70多年來,台灣始終反對中共統治者的統一要求,如今,它成了中美之間不斷加深的矛盾中的核心問題。這座島嶼的命運可能將改變地區秩序,甚至點燃軍事衝突——無論有意與否。

「在中美關係中,絕緣保護層所剩無幾,」曾擔任助理國務卿的丹尼·拉塞爾(Danny Russel)說道,「某些電線交錯導致起火的事情並不遙遠。」

中國的軍事力量第一次使征服台灣成為可能,甚至可能是一個吸引人的選擇。美國希望挫敗任何入侵,卻眼睜睜看著自己在亞洲的軍事主導地位逐漸被削弱。儘管台灣人民越來越反對統一,台灣自身的軍事準備卻日益萎縮。

三方都試圖表現出希望避免戰爭的決心,卻製造了反效果,這加深了不信任,也增加了誤判的風險。

在一個特別緊張的時刻,也就是2020年10月,美國情報報告詳細描述了中國領導層如何開始擔心特朗普總統在準備發動襲擊。由於擔心發生誤會,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A·米利(Mark A. Milley)上將致電北京的對等官員,以確保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台灣已不再是個波及面狹窄的小問題,它已經成為美中戰略競爭的中心舞台——甚至可以說是主線劇情,」曾在奧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的埃文·梅代羅斯(Evan Medeiros)表示。

雄心勃勃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掌管著可以說是這個國家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隊。一些人認為,已經準備好在2022年迎來第三個任期的習近平可能會感到有必要征服台灣,為他掌權的時代圓滿加冕。

週六,習近平在北京表示,台獨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他說中國希望實現和平統一,但又表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很少有人相信戰爭即將到來或註定爆發,部分原因是對中國而言,戰爭所帶來的經濟和外交打擊將無比巨大。然而,即使近來飛機闖入台灣自行劃定的空中識別區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政治施壓,而非戰爭預演,中國在金融、政治和軍事上的崛起仍使得維護台灣的安全變成了一項極其複雜的工作。

直到最近,美國還以為自己可以遏制中國的領土野心,但美國長期保持的軍事優勢可能還不夠。2020年10月,五角大樓組織了一次兵棋推演,在模擬台灣爭奪戰中,美國的「藍方」面對中國的新型武器表現不佳。

中國如今的行動信心越來越足,部分原因是包括習近平在內的許多官員都認為美國的實力已經動搖。美國應對新冠疫情的失敗和政治上的動盪都強化了這種觀點。

一些顧問和前駐華官員認為,如果台灣爆發戰爭,美國將不會再有派遣軍隊的意願。也有人認為,解放軍若佔據天時地利,美國就算派兵也可能被打敗。

「美國會為台灣送死嗎?」前中國海軍上校滕建群最近在接受中國電視台的採訪時表示。

這樣的姿態反過來又引發了更多的緊張。

在台灣,中國的軍事挑釁行動使總統蔡英文得到了更多政治支援,她一直在尋求與日益警惕中國的國家建立關係。拜登政府則試圖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和國際地位,希望推遲或避免美國軍事干預的必要。

「三方的互動陷入了惡性循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教授、中國政府顧問賈慶國最近刊文指出。「台北、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惡性相互作用的過程就像一場完美風暴的形成。」

「歷史使命」

喀布爾於8月陷落的兩天後,拜登政府還在匆忙疏散因美國撤軍而滯留的大量人員,中國就在此時舉行了明顯有示威之意的軍事演習。

中國軍艦向台灣南部海域發射了導彈,兩栖登陸戰車沖上中國的一處海灘。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跨台灣海峽入侵模擬演習。

在之前的演習中,解放軍還對想像中的對手遮遮掩掩,但這一次卻是毋庸置疑的。一名官員在中國電視台上警告稱,美國和台灣「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自焚」。

問題在於習近平是否打算採取行動。

他誓言要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這包括將台灣置於中國的控制之下。有人認為這會在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發生。他的強硬政策使得台灣不太可能願意接受中國的條件,特別是在習近平扼殺了香港的政治自由之後。

自毛澤東以來,每一位領導人都誓要收復台灣,但直到習近平執政之時,中國領導人才擁有了了一支強大到可能實施武裝統一的軍隊,儘管這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對距海岸160公里的台灣進行任何攻擊都需要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即使中國軍隊控制了這個有2400萬人口的島嶼,戰爭也會嚴重動搖中國的經濟和國際關係,同時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即使北京的溫和派也一直在呼籲放棄和平統一,」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弗裡曼斯波利國際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奧麗安娜·斯凱拉·馬斯特羅(Oriana Skylar Mastro)說。「我認為軍事行動是目前的首選了。」

在目睹美國在1990年波斯灣戰爭中對伊拉克展示的軍事實力後,中國領導人開始了漫長而充滿政治壓力的人民解放軍改革進程。

六年後,當美國派遣兩艘航空母艦靠近台灣以回應中國向台灣附近海域發射導彈的做法時,他們意識到己方軍隊已經遠遠落後。在美國展示武力之後,中國做出了讓步。

曾在日本指揮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前海軍中將羅伯特·L·湯瑪斯(Robert L. Thomas)回憶起2015年與一位中國海軍上將的會面。對方告訴他,1996年的對峙在近20年後仍然令人痛心疾首。

「美國第七艦隊出現在台海危機中說‘大家都冷靜點’,那樣的羞辱場面,我認為中國不會允許自己再經歷一次了,」湯瑪斯說。

從那以後,中國領導人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投入了大量資金。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的資料,軍費開支十年間增長了76%,到2020年達到2520億美元。(美國去年在軍事上花費了7780億美元。)習近平還重組了軍隊,提高了海軍和空軍的地位,並要求指揮官掌握聯合作戰技能。

在去年的一次演習中,軍隊舉行演習模擬對台灣實施封鎖,抵禦外部力量的介入。在1996年還不可想像的事情,現在已經觸手可及。

中國台灣事務辦公室的一個網站說,該演習過程就像「甕中捉鼈」。

時間問題

美國空軍去年秋天圍繞台灣進行了自己的兵棋推演,其結果令華盛頓政治和軍事權力層大感震動。

至少自2018年開始,美國的「藍方」在兵棋推演中多次輸給代表假想敵中國軍隊的「紅方」——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為之,因為這種推演旨在測試軍官和戰爭策劃者。據《國防新聞》(Defense News)早些時候報導,在五角大樓類比的一場設定在2030年前後的戰爭中,即便得到了尚在設想階段的新型先進戰鬥機和其他武器,「藍方」仍然舉步維艱。

據一位國防部官員稱,這場機密的推演最終發展到中國對該地區的美國基地和軍艦發動導彈襲擊,然後對台灣發動空中和兩栖攻擊。官員們得出的結論是,在美國的支持下,台灣的防禦能支撐兩三天。

自2000年以來,五角大樓對中國軍隊的年度評估記錄了中國從一支規模龐大但效率低下的軍隊轉變為潛在對手的過程。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在一些領域的能力已經超過了美國軍隊,包括造船、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綜合防空系統。在任何有關台灣的衝突中,這三者都是至關重要的。

「我擔心,他們正在加速實現取代美國的野心,」即將退休的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菲力浦·S·大衛森(Philip S. Davidson)今年3月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說。「在那之前,台灣顯然是他們的野心之一,我認為這一威脅在這十年中表現得很明顯。事實上,在接下來的六年裡都是如此。」

自那以後,這一黯淡的預測令華盛頓就接下來該怎麼做展開了激烈辯論。一些人認為,台灣需要明確的安全保障。有的則呼籲在中國周邊建立軍事力量,並幫助台灣也這樣做。

「對我們來說,這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是否會發生的問題,」美國夏威夷印太司令部情報主任、海軍少將邁克爾·斯圖德曼(Michael Studman)在今年7月的一次談話中談到台灣問題引發武裝衝突的可能性時說。

台灣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則很難說。自從台灣政府逐步取消對大多數年輕男子的強制徵兵以來,它一直在努力維持一支專業的、全志願的部隊,其軍隊狀況在不斷惡化,其間還發生了一系列事故,包括去年一架直升機墜毀,導致其最高指揮官喪生。

「訓練不像以前那麼緊張了,」前台灣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他說,幾十年的繁榮讓人們覺得台灣不再需要保持高度軍事警戒。

「這符合整個時代的潮流,」他補充說,「但肯定有一些相對的戰略影響,即使沒有一場戰爭來檢驗它。」

《紐約時報》看到的一份台灣國防部對中國軍方的內部評估也記錄了日益嚴峻的挑戰。例如,評估發現,中國軍方已經發展出了削弱島內通信的能力。這可能會阻礙美國增援部隊的到來。

「是我從軍40多年以來,看到真是最嚴峻的時候,」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週三對立法委員說。他說,中國已經有了入侵台灣的手段,儘管代價仍然很高。「到了2025年以後,他已經把成本壓到最低,他已經把耗損壓到最低,所以他這個是稱之為‘全能力’。」

自1月上任以來,拜登政府加大了對台灣的支持力度,延續了特朗普總統時期的舉措。

今年前八個月,美國軍艦八次穿越台灣海峽。拜登政府8月批准了一項價值約7.5億美元的新軍售。至少從去年開始,包括海軍陸戰隊員和陸軍特種部隊在內的一支小規模美國部隊一直在與台灣軍方一同訓練。

政府還在包括七國集團在內的一系列國際峰會上發表了支持台灣和批評中國的聲明。

中國領導人擔心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會加深台獨傾向。美國的這些舉動都不是新的,但隨著雙方敵意的加深,北京將其視為越來越具有敵意的「以台制華」戰略。

不過,美國及其盟國對台灣的援助是否充分尚待檢驗。

「你面對這個問題:在保衛台灣問題上,你願意走多遠,」前第七艦隊司令湯瑪斯說。「我想了很多,我不知道美國是否願意看到美國年輕人為了保衛台灣而被裝在屍袋裡回來。」

在幕後,拜登政府官員表示擔心,中國正試圖將對台灣敵對壓力的新基準常態化,他們還在考慮減緩或阻礙其軍事發展的方法。

拜登還在努力降溫,上個月,他與習近平進行了交談。週二,他說他和中國領導人同意繼續履行有關台灣問題的既有協議。一天后,白宮宣佈他和習近平將在今年年底舉行虛擬峰會。

兩位領導人彼此熟悉。在習近平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前,時任副總統的拜登曾經前往中國,以求摸清他的底細。

「我父親曾經告訴我,喬伊,唯一比戰爭更糟糕的事情是一場並非有意的戰爭,」據前國家安全助理拉塞爾說,拜登當時對習近平說。

拉塞爾還說:「我認為那是一個有先見之明的警告。」

文章連結:台湾成中美矛盾核心问题:摩擦“起火”并不遥远?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imes.com)

台灣國防部一張未標注日期的照片上顯示一架中國轟-6轟炸機。台灣國防部表示,週五飛至台灣島附近的中國軍機包括轟-6轟炸機。

中國連日出動破紀錄數量戰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文/紐約時報儲百亮, STEVEN LEE MYERS

上週末,數量創紀錄的中國軍機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促使台灣戰機緊急起飛。這強化了北京最終可能武力攻台的警告。

上週五和週六,在中國慶祝國慶假期之際,近80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出動,它們符合北京方面通過飛越台灣島西南海域來試探、騷擾台灣的模式。最近的飛行因軍機的數量和種類引人注目,其中包括夜間入侵的轟炸機和反潛機。

數名分析人士表示,這些飛行並非表明對台戰爭威脅迫在眉睫,但它們確實反映出北京越來越不加掩飾地發出想要吞併這個自治島嶼的信號,並且為了達到目的不排除採取軍事手段。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日,在這一天出動軍機是要表明北京決心在必要時以武力奪取台灣主權,」常駐德國的澳大利亞中國軍事政策分析師倪淩超說。「這樣做的目的是宣示北京的權力,並展示軍事實力。」

台灣國防部表示,軍機飛行激增始於上週五,當時有38架中國軍機飛入該島的防空識別區。

據台灣國防部表示,第一批飛機包括兩架轟-6轟炸機和22架戰鬥機。根據地圖上的標注,當晚,另外兩架轟-6轟炸機在10架殲-16戰機的護送下進入防空識別區,在台灣南端左轉,向東北方向平行於台灣東海岸飛行一段距離後折返。

台灣國防部稱,週六,39架中國軍機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包括戰鬥機、兩架反潛機和一架空中預警機,再次打破紀錄。它說,周日又有16架飛機,包括十幾架戰鬥機,飛入該防空識別區同一區域的一角。

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在它劃定出的區域裡,台灣當局有權要求進入的飛機表明身份和目的。它比距離該島海岸線12海裡的台灣主權領空大得多。中國的軍機沒有進入該主權領空。

「這非常令人擔憂,」位於台灣台北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安全分析師揭仲說。「這給我們的軍隊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他們越是進入我們的防空識別區,發生某種事故的風險就越大。」

台灣國防部從去年9月開始定期發佈中國軍事飛機進入防空識別區的記錄。中國軍用飛機現在幾乎每天都進入該區域,台灣的大多數民眾並沒有因為最近的軍機激增而心生不安。然而,島上的官員聽起來更加擔憂。

在上週五侵擾的軍機激增後,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Twitter上說:「威脅?這當然是。」台灣國防部周日在回答有關中國軍機的問題時表示,正在「保持高度警惕,妥善應對,確保國家安全」。

美國國務院譴責了中國,稱之為「在台灣附近的挑釁性軍事活動」。該部門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e)周日表示,這一行動「破壞穩定,帶來誤判的風險,並破壞地區和平與穩定」。

台灣軍方出動了自己的戰鬥機進行監視以回應最近的這些中國軍機,但沒有進行對抗。專家表示,應對中國定期侵擾的壓力使台灣飛行員和飛機疲憊不堪,這可能會影響該島的整體警惕性。

「我認為,很明顯的是,他們在以這種作戰節奏削弱台灣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研究中國和地區軍事問題的高級研究員紮克·庫珀(Zack Cooper)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對飛行員來說很艱難,飛機的燃油昂貴,而且這些機身——你使用得越多,它們老化得越快。」

對於這些軍機,中國政府隻字未提,而中國官方新聞媒體援引台灣報導稱他們刷新了紀錄。

好鬥的民族主義報紙《環球時報》在一篇社論中說,這些飛行「明確無誤地宣示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還說,「聚集的戰機數量越多,表明我軍形成戰時空中突擊力的能力越強。」

華盛頓國防分析師吉羅德·C·布朗(Gerald C. Brown)彙編的記錄顯示,中國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軍機通常是速度較慢的偵察機和反潛機以及戰鬥機。但今年,布朗的資料表明,中國空軍更頻繁地派出轟炸機——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進展,因為他們更有可能發動真正的攻擊。

總部位於台北、政府支持的國防安全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蘇紫雲說,大規模夜間飛行還表明,中國飛行員已經磨練了在黑暗中駕駛殲-16戰鬥機的能力。

「他們正在努力展示全天候的能力,」蘇紫雲說。「他們想表明他們可以在白天進行戰鬥,並可以嘗試在夜間突擊。」

根據五角大樓2020年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報告,截至2019年底,中國擁有約1500架戰鬥機和450架轟炸機和攻擊機。台灣有400架戰鬥機,沒有轟炸機。

台灣的安全越來越依賴於為其提供了大部分武器的美國。根據1979年的一項法律,美國可以干預對台灣的軍事接管企圖,但它沒有義務這樣做。

有時,中國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軍機似乎是針對特定事件的警告。去年,北京在兩天內向台灣出動了37架戰機,當時一名美國官員訪問該島,並且正值前總統李登輝的追悼會之際。李登輝完成了台灣向民主的過渡,並因維護該島的自決權而被北京憎惡。

除了中國國慶日外,很難找出最近軍機激增的具體原因。

最近的侵擾發生在一個一向敏感的時期,因為台灣正準備在10月10日慶祝自己的國慶日。而西方國家對台灣表達越來越多的支持,包括支持其申請加入一個重要的區域貿易協定。週一,法國參議院代表團將開始訪問台灣。

北京反對任何讓台灣看上去具有主權國家地位的行為,對其申請加入貿易協定和法方的訪問都表示反對。

台灣執政的民進黨立法委員、外交和國防委員會成員王定宇說:「中國政府試圖為國際社會劃一條紅線,警告他們不要支持台灣。」

「對於台灣,我們已經做好了應對這種侵擾的準備,」王定宇還說。「我們的人民不喜歡,但也不擔心。」

文章連結:中国连日出动破纪录数量战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