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環時否認中國中斷與立陶宛間中歐班列運輸

立陶宛地圖

文/法廣

針對台灣中央社此前報道,由於台灣即將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引發北京不滿,有報道稱,中國國企中鐵貨櫃將中斷8月底及9月直達立陶宛的鐵路貨運,但中國《環球時報》周三報道稱,中國鐵路集團周三在接受採訪時否認了該報道。

中央社的相關報道引述的是  「波羅的海通訊社」(Baltic News Service, BNS )取得的「中鐵貨櫃」給立陶宛客戶的信件,內容提到由於立陶宛與中國之間的政治情勢緊張,原定本月底出發的貨運班次將取消,且所有往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的直達班次都將取消,直到進一步通知。成立於2003年的「中鐵貨櫃(CRCT)隸屬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主要經營歐洲及中亞地區,在德國、俄羅斯、哈薩克等國設有營業據點,由中國直達立陶宛的貨運線是「一帶一路」計畫的一部分。去年6月起,中國才有固定的鐵路貨運班次開往立陶宛。

報道稱, 業務涵蓋中國對立陶宛貨運的愛沙尼亞物流運輸公司ACE Logistics評估,中方的決策確實會造成不便,但不會導致巨大損失。貨物仍能從中國經由波蘭等地進入立陶宛,雖然交期、運費等成本勢必上升。

報道也指出,立陶宛駐中官員尚未接獲相關正式通知。負責交通運輸事務的立陶宛駐中國大使館參贊林姆柯斯(Ramūnas Rimkus)認為,中方的決定是政治考量。

但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周三對此消息予以否認,稱:「記者從中鐵貨櫃公司獲悉,近日,有媒體報道中鐵貨櫃公司中斷與立陶宛的中歐班列運輸。經確認,該消息不實,中鐵貨櫃公司未發布相關消息,目前中國與立陶宛間中歐班列運輸一切正常。」

中國與立陶宛之間關係近期迅速惡化源於台灣與立陶宛關係的升溫,雙方規畫今年互設代表處,其中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將以「台灣」為名,是台灣在歐洲地區及中國邦交國首例。中國外交部10 日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方召回駐中大使,以示抗議。而 立陶宛專家學者多認為,外交單位在此之前即對北京的相關決定有心理準備,透過經濟手段施壓也是北京常用的招術。

  根據聯合國資料庫數據,去年中國對立陶宛的出口貿易額近14億美元,立陶宛對中國則不到4億美元。

文章連結:環時否認中國中斷與立陶宛間中歐班列運輸 (rf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