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辛吉: 美中需要「尼克森模式」 王岐山: 責任全在美方
文/德國之聲
北京時間7月9日,中國政府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高調紀念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祕密訪華五十週年。季辛吉表示,美中需要以當年尼克森訪華的模式儘快展開對話,而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則在致詞時把美中緊張的局勢全歸咎於美方,他批評美國正在操弄意識形態分歧。
在美中競爭的緊張局勢升高之際,美國前國務卿、外交家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呼籲,兩國需要立即對話,他提議複製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與周恩來、毛澤東見面的模式,化解緊張氣氛。
北京時間7月9日上午,有中國官方色彩的中國人民外交學會(CPIFA)與美國非營利性機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CUSCR)合作舉辦「紀念季辛吉祕密訪華五十週年」的紀念活動。
季辛吉與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研討會上發表主題演說。
季辛吉:美中需要「尼克森模式」
現年98歲的季辛吉回顧五十年前祕密訪華的經過,這趟行程爲幾個月後的尼克森訪華、幾年後的美中建交鋪路。
季辛吉說,尼克森訪華的成果就是在美中之間建立一系列的相互瞭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方認識到,中國人民把台灣視爲中國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而美方不會挑戰這個(基礎),同時毛澤東也清楚表明,台灣問題會需要長時間來解決。」
季辛吉表示,五十年來,美中雙方秉持相互剋制的態度發展關係,中國在經濟上取得巨大的進步。他接着呼籲在美中關係再次緊張的時刻,對話應該儘快展開。「我們(美中)需要對話,就像當時我有幸促成、讓尼克森跟周恩來、毛澤東在1972年對話一般。」
美中破冰五十年後 「對中接觸」爲何不再受歡迎?
近幾年來,美國政府全面檢討過去的對華「接觸」政策。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人庫爾特∙坎貝爾 (Kurt Campbell)日前表示,美國與中國接觸的時代已經終結;美國現在的對華政策將運作在一套全新的戰略考量之下,而競爭纔是這一政策的核心。
坎貝爾曾解釋,美國對華政策之所以要做必要的調整,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受到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奉行的政策的影響,包含中印邊境的武裝衝突、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戰」、以及北京「戰狼外交」的崛起。坎貝爾指出, 「中國已經下決心要扮演更爲強勢的角色」。
已退休的美國資深外交官、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楊甦棣(Stephen Young)對季辛吉的說法也不認同。他告訴記者,不僅國際局勢的背景大不相同,且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正走向「封閉、極權、破壞世界秩序。」
「我們這一代人的最大失望是,中國未能像過去五十年間經歷過經濟發展變革的大多數其它亞洲社會一樣,發展成開放的政治體系。」 楊甦棣直言,像季辛吉這樣抱持着「讓中國發展自己的極權主義,只要我們能繼續跟中國做生意」觀點的人,在美國決策圈早已不是主流。「我不認爲季辛吉是一位客觀平衡的觀察者,請原諒我直率地說,季辛吉在中國賺了很多錢,而且他的公開聲明一直支持中國官方的觀點。」
談美中競爭 王岐山:責任全在美方
中國官員在面對國際社會的指責時,始終把責任推給別國。
王岐山在紀念活動上致詞時表示,美中合作領域不是縮小,而是擴大了。他列舉從新冠疫情、經濟復甦、毒品芬太尼、網路安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人工智能、太空探索都是能夠合作的領域。
不過王岐山接着話鋒一轉,批評美國濫用國家安全、操弄意識形態分歧。
「美方以競爭爲名,把中國打造成假想敵,刻意營造猜忌對立、勝敗對決的氣氛,可能導致戰略誤導、誘發戰略誤判。」王岐山說,「美方應認清自身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在外國、更不是中國,可以肯定的說,就是在美國自身。」
王岐山在致詞最後,脫稿回顧了1990年首次在紐約與「中國的老朋友」季辛吉見面的花絮。王岐山還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的會場,隔着屏幕祝福遠在美國的季辛吉「健康長壽」。
另外,在7月9日這一天,中國官媒推出季辛吉訪華五十年週年紀錄片、「季辛吉祕密訪中五十年」上了中國社交媒體微博的熱搜,中國外交部也高調讚揚季辛吉的「重要啓示」,呼籲「美方順應時代潮流作出正確選擇」。
「季辛吉爲(中共)那一整套胡說八道背書……,所謂中國模式很特別,中國試圖促進經濟增長,但就是不顧及人民對國家治理髮表意見。」楊甦棣對老長官做了直白的評價,他說,現實主義學派的季辛吉,「並不認真重視大多數美國人和西方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