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展示遠端多管火箭炮新戰法 目標或是台灣
文/RFA
中國官媒央視《軍事報導》節目5月31日披露,解放軍在渤海進行實彈演練,首次曝光PHL-03式遠端多管火箭炮反艦新戰法。分析人士認為,這個火箭炮射程約150公里左右,對美國軍艦影響不大;如果部署在中國東南沿海,台灣新竹附近的軍事設施恐成為攻擊目標。
報導稱,PHL-03式遠程多管火箭炮(03式遠火),整車有12根發射管,分上、中、下三排佈局,呈「田」字形排列。發射車採用8×8越野底盤,動力十分強勁,可在公路、土路或海岸灘頭機動運作。報導指,03式遠火最大射程在150千米左右,有效射程在120千米左右。也就是說,03式遠端火箭炮在120千米射程內,可以保證對相關目標的精確打擊。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帳號人民資訊刊文指出,這不僅是03式遠火首次展示攻擊海上移動靶標的能力,也是解放軍近期密集展現的反艦能力之一。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展出的PHL-03 300毫米遠程多管火箭炮。(維琪百科)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展出的PHL-03 300毫米遠程多管火箭炮。(維琪百科)
解放軍「遠火」對美軍艦構不成威脅
在台灣的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接受訪問時分析,美國的航艦打擊群如果要與中共有軍事衝突的話,美國航艦打擊群的位置至少在菲律賓海,或是南海的中部,不會靠近到距離中國大陸150千米的海域。
揭仲:「基本上他要應付美軍的干預,這個射程是不夠的。但是如果擺到台灣海峽附近的話,說不定在某些時間點他能夠構成威脅。就當我們的軍艦要從西岸移轉時,可能會構成威脅。」
揭仲進一步指出,如果是傳統型火箭炮局限性很大,不只精確度不夠,彈頭本身要對巡防艦、驅逐艦,構成足夠的破壞的可能性不大。揭仲認為要觀察的是有沒有測試新的彈種,如果彈頭進行更換,可以攻擊更堅固的目標;更重要的是,他的整體能力有明顯提升,可以把它想成短程飛彈,那就具有攻擊中、大型軍艦的能力。
揭仲:「如果要派上用場還是對我們,美軍不會靠得那麼近。他如果放在海峽最窄的地方比如說新竹的話,他是可以直接跨海打擊到陸地。」
多管火箭炮從地面作戰遠程打擊 升級攻擊水面目標
揭仲提出,解放軍若是把這些火箭炮部署到東南沿海的岸邊,可以直接進行跨海打擊。如果配備的是可精確導引的新的火箭彈的話,等於可以針對台灣新竹附近的目標進行精准打擊,包括台灣的軍事基地。「第一波攻擊主要還是以軍事基地為主,因為台灣雖然不大,但是需要被攻擊的軍事目標還是蠻多,所以首波火力還是在打擊軍事目標、或是會影響民心士氣的某些變電所。攻擊竹科(新竹科學園區)在軍事的順位不高。」
《亞太防務》總編輯鄭繼文對本台表示,多管火箭炮大都用來進行地面作戰遠端打擊,遠端火箭彈拿來攻擊水面目標,這是過去大家無法想像的。以台海作戰型態而言,國軍在聯合反登陸操演裡,通常會把多管火箭炮系統作為登陸作戰計畫裡,敵方集結兩栖兵力時進行遠距離打擊的工具,但這次央視披露的遠火操演反艦新戰法,有較大的差異。
鄭繼文:「他還採取彈性的模組化配置方式,把多管火箭、反艦飛彈等不同領域武器整合在一起,遂行複雜的作戰任務。畢竟台灣距離中國在200千米範疇內,甚至達到短程彈道飛彈射程範圍內,如果他的技術完全成熟,或者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無疑在台海作戰環境裡他又增加了一個對台新的火力涵蓋武器。」
鄭繼文提出,多管火箭炮與彈道飛彈相比,成本更低,可以經得起大量的作戰消耗,對這樣的作戰武器運用,他提醒國軍需要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遠火」對整體戰略不構成嚴重影響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受訪時表示,運用火箭炮打擊海上移動目標並非完全概念創新,但心動不若行動,作戰概念必須透過測試驗證,確認優點排除負面作用,而且甚至要透過實際作戰,才能夠確認此種作戰概念真正價值的高低。目前不過在概念初始浮現階段,不宜遽下斷語。
張競認為,「就目前共軍岸基反艦作戰實力來說,已經具備相當規模,再就此種作戰概念增加火力,其實是增,不足以改變態勢;減,不足以影響大局。因此並無必要認為,此種作戰概念能夠影響區域安全形勢與軍事態勢,它對整體戰略環境不構成嚴重影響。」
張競表示,現代戰爭無戰不聯,沒有任何堅甲利兵能夠唱獨角戲,所以運用火箭炮打擊海上目標,從先期預警、目標掌握、運動解析與彈道計算,涉及多個不同兵力協調配合;這個道理就如同交響樂團演出,就算百萬名琴亦須與其他樂器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旋律和諧;所以仍須觀察此作戰概念所涉及之其他單元,才能有所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