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習近平要塑造中國形象 戰狼外交走到頭?

習近平

文/美國之音方冰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週一(5月31日)發出指示,要求中共各級領導 「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有學者認為,習近平「講好中國故事」的背後是他感受到了「敵人遍天下」的危機;另有學者解讀,這可能是中國戰狼外交窮途末路後要作微調而釋放的信號。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危機故事

習近平週一在中共政治局學習會上,以加強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為主題,再次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獨立學者高伐林說,他從習近平講好中國故事的背後,至少看到了兩個習近平感受到了危機的故事,

「一個就是目前中國的大外宣,實施多年,投入了很多人力財力,連遭失敗,要麼打了水漂,要麼適得其反,形象上構成反差,表達上引起反感,行動上導致反制。中國這一代外交官,從外交部首長到駐外大使,多是戰狼,‘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將多少振振有詞的好文章、娓娓動聽的好節目的效果全部抵消,讓人看到言行不一,難以信靠。宣傳的是‘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實際上引發‘我們的敵人遍天下’的效果。」

高伐林說,第二個危機故事就是,「隨著全球互聯網、社交媒體、自媒體的興盛,中共過去一元化的大外宣顯得黔驢技窮,手足無措,傳統的正統的話語瞬間就被解構。」

高伐林解釋說,就拿5月31日中共政治局宣佈開放三胎這個重大決策為例,「中國民間的反彈鋪天蓋地,其中負面批評占了很大一部分,這樣的回饋,很難在全世界面前樹立中國及其執政者的正面形象。」

張維為給中共政治局提工作建議

還有國際媒體報導認為,習近平的這一指示可能標誌著北京正尋求緩和其戰狼外交帶來的艱難國際處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以便自由交談的復旦大學校友說,這次政治局學習會議是請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來講解的。他說,根據新華社的報導,這次學習會一個非同尋常之處在於,請來的教授不僅講解,而且還「提出了工作建議」,不僅提出了工作建議,而且中央政治局委員們還就他的建議進行了討論。

根據這位元復旦校友的說法,如果未來中國在對外政策發生一些形式上的變化,這可能就是這次講好中國故事學習會議上張維為提出的建議,「也是會議最後得出的結論,這可能意味著以後對外國人要更優惠一點,統戰工作力度要更大一點,不再像過去,比如老是去教訓別人。」

戰狼外交走到頭了?

自從實行戰狼外交以來,中國在國際社會遭普遍詬病。這次中共政治學習會議是否釋放了某種要做出改變的信號?

這位復旦校友說,習近平指示中有一條是「要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通過多種途徑推動我國同各國的人文交流」。

他說,最近中國一所主要大學通過他尋求跟美國合作辦學,他很奇怪地問對方,現在美中關係這麼不好這怎麼可能?結果對方說,中國教育部最近批下來好幾個專案都是跟美國合作的。

這位復旦校友認為,過去北京對西方僵硬的戰狼外交實際上損害了中國的形象,「如果未來發現北京的外交政策有微調,甚至中度調整,都不奇怪,這次講好中國故事可能是個信號。」

問題的關鍵是,習近平多次指示要講好中國故事,但他一而再再而三發出指示,說明這個故事一直沒講好。

行賄腐敗與講好中國故事並行不悖

美國之音曾報導過香港前民政局長、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何志平行賄聯合國和非洲高官被判刑入獄的故事,而何志平的行賄活動一直跟他在國際社會扮演講好中國故事的角色「相向而行」。

從2013年開始,何志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年年舉行 「中國故事」 研討會,為聯合國官員介紹中國政府的方針政策。

習近平一直認為,中共做得很好,只是故事沒講好。他這次真的能一改過去的記錄把中國故事講好嗎?

「訣竅在於真實,」獨立學者高伐林說,「但這件事,說來容易,做來真難。中共歷來標榜、但總也做不到的就是這四個字:實事求是。」

在很多中共大外宣官員看來,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只講「好的中國故事」。高伐林說:「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假作真時真亦假,讓中國故事中積極的一面失去了公信力,在應對外界媒體的負面報導時永遠是反擊,永遠不認帳,越來越被動。海外民眾包括華人民眾,寧可相信社交媒體自媒體未必靠譜的說法,也不相信中國官方人士和媒體義正詞嚴的聲明。」

高伐林說,最讓他哭笑不得的是,習近平說,「要講求輿論鬥爭的策略和藝術」; 「要廣交朋友、團結和爭取大多數,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但是高伐林說,「恰恰就是習近平本人,把對中共並不抱惡意、並沒有政治意圖的許多人士,不斷往對立陣營裡推。」

高伐林認為,在中共目前體制不變的條件下,習近平講好「中國故事」,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實事求是」與「權力至上」是根本對立的。「許多中國故事非常精彩,非常實事求是,但是就因為不能完美配合當局的宣傳口徑,就被封殺打壓,這就導致許多真實的「好中國故事」講出來人家也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