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七七事變」87年後,日本自衛隊將美日軍演引入第一島鏈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剛
1937年7月7日,駐紮在北京宛平縣外的日本軍隊,軍演時發現一名士兵失蹤。日軍隨即要求進入宛平縣城尋找,觸發了「七七事變」(後來失蹤的士兵回到了兵營),中國進入漫長的抗戰階段。
自1894年甲午戰爭到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史學界稱之為中日「五十年戰爭」;期間1931年9月18發生了「九一八事變」,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史學界稱之為中日「十五年戰爭」。縱觀這段跨越60年的中日歷史,「七七事變」對兩國的影響遠遠大於甲午戰爭及「九一八事變」,數千萬中國軍人、市民死于「七七事變」之後八年中的日本屠刀下,中國經濟也因此進入極度的衰退中,長期不能恢復。
87年飛逝,2024年7月7日至7月18日,4000名陸海空三軍自衛隊員將首次參加美國關島近海舉行的「勇敢之盾」軍事演習。「勇敢之盾」軍演通常只在企圖包圍中國的第二島鏈進行,由於日本自衛隊的參加,此次將演習推進到了第一島鏈。《朝日新聞》在6月30日的報導中寫道:
「這次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演習。自衛隊首次參加,是因為已經預想到了(日美)與中國之間的有事(戰事),是推進日美(軍事)一體化的有力步驟。」
自衛隊創建於1954年7月1日,至今有70年歷史。這70年中,自衛隊從「能有」轉變為「能動」(參與國內救災活動)後,前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開始向「能戰」做了一系列的努力。而岸田文雄在2022年一上台後便將中國定為「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挑戰」國家,公開視中國為最大的假想敵國。
因此,日本在今年7月7日參加美國「勇敢之盾」軍演,其暗含的意味與1937年「七七事變」多有重疊,不可小覷。
新憲法對交戰權的制約與自衛隊的創立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終戰」,實際宣佈了日本的戰敗,此後停止了自1894年起不斷發動的對外戰爭,日本進入戰後階段。
對於「終戰」,日本至今有不同的解釋。單純從字面意思上看是終止戰爭,但這裡終止與戰敗是同一個意思,只是在國內政治上保有了一定的面子。不過,日本的「終戰」與德國明確宣佈戰敗投降有一些區別,不單單保存了天皇制,也讓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獲得了存續的空間和時間,為以後死灰復燃留下了基礎。
日本是否要永久終結戰爭,不保留對外侵略的軍隊?在解散戰前的舊軍隊之後,肅清軍國主義思想對社會的影響、建設民主日本成為了當時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
在美國等國家的指令下,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佈了戰後新的憲法,並於1947年5月3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憲法第9條規定:
「①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②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新憲法從國家最高法律的層面,剷除了軍國主義再度復活、對外實施侵略的可能性。到2024年為止,日本基本遵守了憲法對國家處理對外事務的原則,未發生與周邊國家的戰爭,也未參與國外的戰事。
但一個國家維持社會穩定,需要有暴力壓制手段。日本在公佈新憲法前後,已經開始實施三大改革(農地改革、勞動改革及解散財閥),長期被軍國主義束縛的社會運動開始風起雲湧。國家急切需要用暴力手段壓制工農運動,保持社會穩定。
與此同時,戰後日本周邊環境很快就發生了重大變化。二戰後,美蘇公開對立。1949年被日本長期侵略的中國基本完成了國內統一,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日本對內需要壓制工農運動,對外不僅需要應對來自意識形態、社會體制完全不同的蘇聯與新中國的影響,還需在武器彈藥的提供、坦克等修理、傷病員的救治、軍人療養等方面參與朝鮮戰爭相關事務。於是,1950年,日本開始恢復員警治安體制,由舊軍人、舊員警等組建了員警預備隊,很快員警預備隊接替了一部分美軍負責的日本國土保衛工作,變身為具有國防能力的保安隊。
1954年7月1日,日本正式創建了陸海空「自衛隊」——離1945年戰敗不到十年。戰後以美國等國家軍隊控制的日本,漸漸轉變為以使用日本員警、軍人為主的暴力裝置,來維持社會與國土的安全。
日本憲法理念與日本實際情況出現了一道裂痕。表面上維持憲法規定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但實際上已經有自衛隊。「能有」自衛隊,能讓自衛隊存續下去,就是實現對憲法限制的巨大突破。
從參與救災到參與維和
從憲法的規定看,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因此違背憲法原則創建的自衛隊,不是發生自然災害後就能立即出動的救災隊伍,也絕對不能到國外參加戰爭。
日本「能有」自衛隊已是對憲法的巨大突破,但讓自衛隊存續下去,能夠出動自衛隊(「能動」),讓自衛隊派上用場,需要有一定的理由。日本周邊國家無一個覬覦日本國土,沒有要從四大島中奪走某島嶼的設想,自衛隊在國防方面並無具體需要執行的任務。也因此,在日本政府審議預算的時候,保有巨額的軍事預算,就會困難重重。
但是,隨著日本經濟在上個世紀70年代起飛,軍費很快就膨脹了起來。
從日本軍費支出的推移表可以看出:1970年前後,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階段,軍費開支也開始巨量提升;直到泡沫經濟崩潰的1990年代初,增幅才開始減緩;2022年以後,日本軍費再度躍升到新的巨量增加階段。
1961年日本軍費開支占到了GDP的1.2%,到了1967年開始低於1.0%,日本開始有了將軍費開支限制在1.0%的說法。但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即便有1%的限制,軍費開支也一直在快速增加。軍隊建設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不僅沒有受到1%限制的影響,反而出現了從每年不到1萬億日元,提升到每年5萬億日元左右的翻番態勢。
每年能夠獲得如此高昂的軍費,自衛隊在日本能夠做什麼?
日本是個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自衛隊是否可以參加救災活動?在2000年之前,動用自衛隊參加救災活動是件非常大的事情,需要地方向國家提出申請,在中央政府授權後,才能動用自衛隊。
而自衛隊出國,在日本幾乎是件不能想像的大事。1991年美國發動海灣戰爭時,多國部隊進入伊拉克,參與了這場美國主導的戰爭,而日本僅僅為多國部隊提供了13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並未派出自衛隊。日本提供的130億美元,很少被參與多國部隊的國家提及,當然也很少有國家感謝日本的這筆資金。這在日本媒體看來如同奇恥大辱,無視憲法的限制,開始呼籲自衛隊參與多國部隊。1992年日本制定並審議通過了「維護國際和平(PKO)協力法」,讓自衛隊出國成為了可能。
2001年美國發生多起恐怖活動時,美國政治家呼籲日本一起去懲罰恐怖勢力,日本政界、輿論感受到了自衛隊超越維和範圍、正式出國作戰的機會。政界從法律層面以特別措施法的方式,為自衛隊在美國主張的「國際貢獻」旗幟下,出國作戰做好了準備。2011年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巨大核電事故,此時人們已經很容易看到自衛隊出現在災難、事故現場。
安倍佈局與岸田的立法讓日本開始「能戰」
安倍晉三在2012年再度成為日本首相後,自2013年開始,日本軍費再次呈現不斷提升的態勢。不僅僅在軍費上提升自衛隊的預算,在法律層面,安倍做得更為具體。
2012年以後,日本自衛隊能夠在自然災害等場合的使用問題已經完全解決,當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外不僅僅能夠維和,在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日本該如何應對?換句話說,美國在日本的駐軍具有在朝鮮發生戰事時迅速出動的責任,日本與美國在軍事上結盟,美國在日本遭遇侵略時有保衛日本的義務,但美軍在發生朝鮮戰爭、需要日本自衛隊配合時,日本該如何對應。
2003年日本通過立法的形式,將日美軍事同盟中規定的「日本有事」(日本發生戰事、日本國土受到外部侵略)擴大為「日本周邊有事」,為日本參與美國相關的戰爭做了部分準備。但憲法依舊限制自衛隊的交戰權。2014年,安倍通過內閣決議的方式,將「行使集體自衛權」(參加多國軍事行動)作出了新的解釋:日本在一些場合具有這樣的權力。但安倍眼裡已經不單單是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日本參戰問題,他更多地在考慮一旦台海發生戰事,日本該如何採取軍事行動的問題。
負責對日本法律做出解釋的官員,在日本為內閣法制局長官。曾經出任過內閣法制局長官的阪田雅裕對《朝日新聞》說:「憲法的重要支柱便是不得在國外行使武力,(安倍內閣的解釋)視法律如草芥,讓法理層面出現了破綻。」(《朝日新聞》2024年6月30日)
儘管如此,自衛隊能戰問題依然存在受憲法限制的問題。2022年岸田文雄出任日本首相後,開始重新制定「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宣佈日本保有先發制人的「敵國基地攻擊能力」。如果日本過去採取「專守防衛」,只是在加強「盾牌」的防衛力量的話,保有對「敵國基地攻擊能力」,讓日本保有了攻擊敵國的「長矛」,真正實現了自衛隊的「能戰」。
從歷史看,日本的能戰分兩個側面:一個是能夠對朝鮮半島,對中國台灣、大陸發動殖民戰爭;再一個是能夠與其他工業先進國家進行帝國主義戰爭。如今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復存在,日本的能戰也僅剩下對周邊國家的戰爭——用日本最常用的詞彙是「朝鮮有事」、「台灣有事」。
日本在並未修改憲法的前提下,實現了自衛隊性質的轉變。「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軍事)同盟有事」,安倍的這句話,日本民眾十分熟悉,而在今天的日本政界已經成為國家行動中的一個必然。換句話說,日本不管是否存在「台灣有事」,都將中國定為最大的敵對國,與中國在軍事方面徹底對立。這樣的中日軍事對立,不僅僅是這些年發佈的《防衛白皮書》的最重要的內容,也是輿論近年來鼓吹的重點。
自衛隊參加「勇敢之盾」的重要意義
今年的「勇敢之盾」軍事演習,美方除了出動海陸空三軍外,宇宙軍、網軍也參與其中,並成為主要看點之一。美方動用的軍力為1萬人,而初次參加軍演的日軍則有4000人。在美國航母「雷根」號駛入菲律賓東側沿岸,靠近台灣一側時,日本的直升機航母「出雲」號、潛水艇「迅鯨」將與美國航母編隊進行訓練。
「勇敢之盾」過去只在第二島鏈進行軍演,但此次日本的參加,讓軍演範圍擴大到了第一島鏈。本次將在日本領土上有9個都道府縣的自衛隊基地參加軍演,在這些地區實驗地對艦導彈。日本媒體報導說,這些地方還會「進行以中國艦艇為目標的戰鬥訓練」。
到了7月16日,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霧雨」將參加到軍演中,與美國、菲律賓及加拿大的海軍進行海上救助的演練。
將「勇敢之盾」軍演拉入第一島鏈,日本預測的「周邊有事」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實戰。
1937年7月7日,一名日本士兵的失蹤,一次在北京周邊的軍事演習,挑起了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當年日本內閣、輿論尚有呼籲停戰談判的聲音,但實際上則是全日本進入到了戰爭狀態,支援了整個戰爭過程。
2024年7月7日,日本參加美國軍演時,全日本上下九成的人對中國沒有好感,對中國的厭惡程度甚至要大大超過1937年七七事變前後的日本。岸田內閣與中國對立的策略、戰略也比「七七事變」前的日本更加明晰。
中日關係將在今後數年、數十年內發生何種變化?從自衛隊能有、能動到能戰,以及日本對中國的定位,這些細細思來,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