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維持傳統部隊模式還是走向不對稱戰力?美國專家認為台灣必須這麼做

2022年7月26日,台灣海軍的錦江級巡邏艦在漢光演習期間亮相。

文/風傳媒簡恒宇

面對潛在的中國全面進犯威脅,以及持續不斷的灰色地帶行為,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6日指出,台灣正努力建立能同時應對這2個情況的部隊架構,而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哲軒與2049計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易思安均認為,台灣需要的是能發射夠多反艦飛彈的平台,不論是快艇或陸上發射卡車。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稱,要優先應對全面進犯還是灰色地帶行為,在台灣國防部內部,以及與美國這樣的重要盟友之間出現爭論,而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在2018年任內,推動「整體防衛構想」(ODC),要求採取「豪豬」戰略,即脫離傳統平衡防衛設施,改為提升不對稱能力。

不對稱能力意味要採購大量便宜、非致命項目,對侵略的軍隊造成重大損傷,使得進犯台灣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高得令人望之卻步。不過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提到,雖然我國總統蔡英文完全支持ODC,但大部分政策並未執行,且海軍主要採購計畫中,仍以傳統設施為主。

「有關台灣的防衛需要更多傳統或不對稱設施,才能有更佳狀態的辯論還在持續中」,鄭哲軒(John Dotson)告訴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隨著李喜明2019年卸任,「反制改革開始持續作業」,而ODC成了「不可提及的防衛戰略,且從國防部的官方文件中刪除」。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指出,2021年發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和《國防報告》均未提到ODC。儘管後者提到我國軍隊「必須發展不對稱概念的有效防衛能力,以嚇阻敵方軍事行動」,讓防衛部隊更可靠,但沒有給予明確定義。

國防部官方文件不提ODC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引述專家說法表示,專注在繼續發展有能力的聯合部隊,可更有效的反制中國的灰色地帶戰術和每日壓迫,但對於重建台海兩岸軍事平衡及防範侵略只有些微作用。易思安(Ian Easton)直言,台灣海軍沒有太多東西,且試著讓所有地方都變強,就會有任何地方不強的風險。(相關報導:開發國軍逾240套模擬器!中科院曝「國造潛艦」已具研製技術|更多文章)

「他們(台灣)處在模糊空間」,易思安說,「台灣正在改革,提升備戰及防衛國家和島嶼的能力,但他們此時做的改革仍不夠多」。為了試著拉回平衡,台灣2023年國防預算比2022年多了13.9%,約新台幣5863億元。鄭哲軒指出,海軍採購方面也分2派,其中之一主張國造,且更聚焦於小型水面艦艇。

鄭哲軒說,面對中國壓力,這代表他國更不情願出售武器給台灣,尤其是可控制海域的潛艦,「如果他們(台灣)想要潛艦,他們就要自行建造,或許可得到技術協助,但無法買到(潛艦)」。依據新台幣2400億元的5年計畫,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台船)2021年11月12日為一級潛艦安放龍骨。

台船當時表示,這艘潛艦會有70公尺長,重約2500公噸,而要建造的8艘船中,會於2025年移交第1艘,並取代現役的2艘海龍級和2艘海獅級潛艦。前者由荷蘭建造,1987至1988年服役;後者則是美國在二戰時期所建,主要用於訓練。

另外,2021年的新台幣696億元特別預算中,很大一部分用於採購國造沱江級雙船體飛彈巡邏艦(FACMs)。此艦旨在填補大型護衛艦與小型海巡艦之間的空白。龍德造船公司依據「迅海計畫」建造沱江級巡邏艦,首艘於2014年交付,但因海軍修改艦艇長度和重量,依新設計的每艘船造價約新台幣22億元。

採購潛艦不如靠自行建造

預計共有12艘沱江級巡邏艦,其中6艘計畫於2023年服役,剩下5艘則陷入拖延狀態。沱江級巡邏艦可裝載雄風二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其中後者是用於應對中國解放軍不斷增長的航母和兩棲投射能力,而修改後的沱江級巡邏艦預計會有額外防空系統,包括2021年首度測試的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

台灣也有向龍德造船採購國造快速佈雷艇(FMLB-1)的計畫。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稱,台灣官員說,快速佈雷艇是用於「應對試圖登陸的兩棲攻擊,且會搭配精準自動佈雷系統」。不過這些艦艇在滿足海上不對稱能力上仍有一大段落差,且建造60艘迷你飛彈攻擊艇的新台幣316億元計畫,已於2021年取消。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當時引據我國海軍說法稱,因為設計不符要求才取消建造計畫。2020年3月,我國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NCSIST)製造出80公噸的原型船進行測試。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提到,台灣媒體傳是因新任參謀總長黃曙光反對此計畫,沒有分配預算而取消建造。

台灣的巡防艦國造計畫預計2023年啟動,並於2026年交貨。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說,自2004年以來,台灣就無建造水面艦艇的經驗,所以先建造較小的巡防艦,以此累積複雜的造船經驗,再建造大型尖端下一代巡防艦。預計至少有8至12艘巡防艦用於反潛艦及防空戰。

2022年,我國海軍首艘國造的玉山級船塢運輸艦服役,取代二戰時期生產的美國坦克登陸艦,此艦於1990年代中期就開始服役。鄭哲軒直言,台灣軍隊有些採購計畫是為了聲望而買,認為台灣透過採購能兼具傳統和不對稱任務的平台,做為「折衷」方案。(相關報導:開發國軍逾240套模擬器!中科院曝「國造潛艦」已具研製技術|更多文章)

小型船艦比大型艦艇有用

對於台灣需要傳統部隊來反制中國頻繁侵入邊境而陷入兩難,鄭哲軒給予同情,但也稱侵略才是主要威脅,若台灣海軍的架構是基於傳統大型水面戰鬥群,「大部分財產會很快被摧毀」,且有更多可輕易部署並反擊中國侵略部隊的小型艦艇,比在開戰首日就化為烏有的護衛艦、驅逐艦等大型平台合理。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亦稱,如果中國侵略部隊越過台灣海峽90至100海浬,擊沉與破壞船艦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採購更多反艦飛彈。鄭哲軒說:「為此目的,就需要夠多的平台來發射夠多的反艦飛彈。」易思安認同此想法,直言台灣要建造夠多飛彈和發射器,不論是快艇或陸上發射卡車。

不過易思安說,台灣無法展示有能力做到這點。2021年11月,台灣分配新台幣2400億元預算,用於生產飛彈。國造的雄風二、三型飛彈是這系列研發的一部分,中科院一直在提升射程,並研發新的雄風系列電子反制(ECCM)飛彈,且2018年有新的和升級設施後,中科院也提升產能。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引據我國國防部資料,目前每年可生產70枚雄風三型、150枚天劍二型及96枚天弓三型飛彈。易思安表示,這是台灣海軍近期建設方面最積極的一面,從書面上來看,台灣部署世上最先進的反艦巡弋飛彈(ASCM),可是沒有實際作戰數據。

「他們(台灣)專注於大量生產,卻沒人實際清楚大量生產的用意」,易思安告訴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雖然反艦飛彈、海上監視雷達、結合無人駕駛項目的陸上飛彈設備增加,台灣可生產的飛彈數量並不透明,並警告有傳言說因軍工業中斷,導致生產放緩,台灣陷入大量生產任何東西的困境。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提到,2022年3月,波音(Boeing)標到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的4億9330萬美元合約,為台灣生產魚叉飛彈岸置防禦系統(HCDS),包括100個發射器、400枚RGM-84L-4魚叉飛彈、25組雷達系統及訓練設備,預計2028年交貨。(相關報導:開發國軍逾240套模擬器!中科院曝「國造潛艦」已具研製技術|更多文章)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指出,台灣海軍在國際上依舊孤立,沒獲邀參與環太平洋(RIMPAC)演習或出席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而美國海軍不停靠台灣,也不與台灣海軍進行交匯演習(Passage Exercises),直言無大量且持久的美國海軍駐在情況下,台灣必須決定是否要繼續在維持傳統部隊及尋求不對稱能力上分散資源。

連結:維持傳統部隊模式還是走向不對稱戰力?美國專家認為台灣必須這麼做-風傳媒 (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