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

台日又動分享解放軍戰機情報的小心思?

2019年4月1日飛越宮古海峽的中國海軍軍機轟-6轟炸機

文/綜合報導

日本《產經新聞》網站近日的一則消息引發島內媒體高度關注——台灣曾經向日本發出共享大陸軍機情報的請求,但沒有得到回應。據台灣媒體4日援引日本《產經新聞》的報導,台灣當局曾在2019年向日本政府提議,盼構建可實時交換大陸軍機飛行情報的機制,不過日本方面認為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對此避而不答,實際上等同拒絕。日本媒體此時煞有介事地「解密」數年前的一則涉台消息是又打的什麼算盤呢?是想為日台後續在相關領域的情報共享機制的建立進行輿論造勢嗎?

台灣「中央社」4日轉引該消息時使用「日媒:台灣曾提議共享防空情報日本避不回應」作為標題,稱台日防衛相關人士透露,台灣軍方高層在2019年2月下旬,透過日本對台窗口「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換中國大陸軍機飛行情報的構想。報導稱,這是首度有台灣向日本提出正式防衛合作的訊息曝光。

文章稱,解放軍的轟-6等戰機在2016到2018年間,經由台灣島與菲律賓群島間的巴士海峽後,穿越日本沖繩本島到宮古島間的宮古海峽,到西太平洋再返回駐地,把戰機繞台常態化。

因台灣方面缺乏對宮古海峽區域的監視能力,日本方面也無法監視巴士海峽,在解放軍軍機進入台日各自的可監視空域前難以掌握動態,因此台灣方面希望建構一個常設機制,尋求與日本交換大陸軍機的位置、高度、速度等雷達情報。

值得注意的是,幾家主要台媒在轉引《產經新聞》這篇報導時普遍使用了轟-6轟炸機巡航的畫面,因此有分析認為,台方提出希望與日方進行分享的戰機情報可能主要是涉及轟-6轟炸機等相關型號。

不過,老劉認為,這可能只是媒體為了方便配圖使用的照片,不能完整代表日台雙方可能感興趣的軍機情報。而且,時間畢竟過了多年,可以在相關海域巡航的解放軍軍機不斷增加,因此機型應該不止轟-6轟炸機。

根據日媒的爆料,當時日方的反應是「避不回應」,等同於拒絕。理由是日方「因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且台灣提出的機制無法只交付必要的情報,對此要求避而不答」。

灣灣主動提要求,被無視,確實是一種非常「打臉」的情況。幾年之後,看到日本媒體的爆料仍舊覺得很爽,但一向樂於炒作中國大陸軍事威脅的《產經新聞》此時「炒這樣的冷飯」就是為了幫著中國大陸來打中國台灣的臉嗎?

老劉認為,顯然不是。

台媒報導中的一段話,似乎有些深意。

文章稱,為了彌補日本在巴士海峽方向上的監控盲區,日本航空自衛隊在隸屬陸上自衛隊的與那國島沿岸監視隊基地設置移動式警戒管制雷達,用於監視從巴士海峽北上的飛機,並派人員輪調進駐,2023年起將進一步改為常駐20名人員;另外日本政府已決定將4座警戒管制雷達提供給菲律賓,盼將來可用於提供巴士海峽周遭情報。

不過,日本避免與台灣交換情報、自行構建情報搜集能力,也產生缺乏效率的投資。去年美軍高官多次表示,台灣發生突髮狀況的可能性,也讓日本更加關切該如何應對「台灣有事」;日本自衛隊內部則認為,如果台灣出事時卻不與台灣方面交換情報,恐會妨礙撤僑與美日合作。

這段內容似乎可以看作是日本媒體此時炒作台向日建議情報共享合作「糗事」的一個深層次理由。那就是,當時日本不回應台灣方面的請求,但現在是否可能會在相關情報共享機制方面尋求一定的突破呢?畢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久前竟然宣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而這類錯誤表態在日本國內並非個例。

不過,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去年曾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台日不適合直接交換戰略情報,或許通過美國,是比較好的連結平台。蘇紫雲說:「依照日本的國內法,它沒辦法直接提供台灣類似情報交換,但是如果透過美日安保機制,做這種情報分享的話,對雙方應該都會有些幫助。」

而這似乎才是需要警惕的一個傾向。

日參議員籲日台共享海上情報 分析人士看法兩極

文/美國之音楊安

中國軍方近年來在西太平洋活動頻繁,尤其是在巴士海峽與宮古海峽兩地,引起日本擔憂。陸上自衛隊出身的日本參議員佐藤正久近日公開呼籲台日應共享中國軍隊在兩處海峽動向的情報,也呼籲美日台三方儘速成立外交國防防衛合作機制。對此倡議,分析人士看法兩極。支持者認為,雙方軍事部門早該密切交流情報軍,以掌握中國動向;但反對者則認為,日台關係缺乏法制化機制,共享情報不可行。

繼日本自民黨與台灣民進黨於八月底首度召開「2+2」交流會,觸及雙方在海巡合作和敏感的軍事交流議題後,日本自民黨的代表之一、參議員佐藤正久(Sato Masahisa)近期在台北的一場座談會上,進一步公開呼籲「日台情報共享」。

建議日台共享巴士海峽、宮古海峽軍情

在台灣國策研究院於9月8日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佐藤正久透過視訊演說指出,從經濟安保的觀點來看,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對日本非常重要,因為日本有九成的進口物資通過南中國海、巴士海峽與台灣海峽。

但巴士海峽在日本雷達的監測範圍以外,因此,佐藤正久說,若台灣能夠分享巴士海峽的偵測動態,將有助於日本安保。而日本在宮古海峽的雷達可偵測到中國在東中國海或黃海的艦隊,也能將情報回饋給台灣。他強調,日台共享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的情報,至關重要,有利於雙方儘早偵查到中國艦隊或戰機的動向,以快速因應。

佐藤正久是自民黨內「台灣政策檢討小組」的召集人,也是日本政壇著名的「反中」重要人物,帶有濃厚的右翼色彩。

巴士海峽以北銜接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以南銜接菲律賓巴丹群島,是打通太平洋與南中國海的重要國際水道,也是國際大洋航線「遠東-東南亞航線」的必經之處。就戰略意義而言,巴士海峽特殊的海洋水文氣象特徵使其成為絕佳的潛艇伏擊作戰區。

宮古海峽則位於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和宮古島之間,連接中國近海和西太平洋,是中國船隻航向南太平洋島嶼、澳大利亞以及橫穿太平洋最經濟、便捷的海上航道,也是中國海軍穿越第一島鏈的重要航道。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就地緣戰略而言,台灣對日本的重要性,主要展現在海上生命線。

蘇紫雲告訴美國之音,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第四大原油進口國、第三大煤炭進口國,且全都依賴海運運輸。他說,日本近九成的原油依賴中東進口,近七成的天然氣須經南中國海、過道台海輸往日本,因此,如日本政壇菁英所言,台灣的安全不僅關乎沖繩的安全,也攸關本土的能源安全,是日本生存的關鍵。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也在該座談會上透露,台日執政黨「2+2」的交流會,最重要的就是提及日本宮古島的議題。他說,自2013年起,日本航空自衛隊因應中國空軍戰機緊急起降次數,就超過400次以上,這代表中國把飛航宮古群島視為突破第一島鏈的重要戰略意涵。

蔡適應還說,如果中國成功奪下台灣,台灣週邊的八重山群島或是琉球群島等將成為中國下一個要擴張影響力的區域。他說,日本已有所警覺,最新的國防白皮書也提到要加強經營西南諸島,除了增設雷達站之外,未來也考慮進駐飛彈部隊。

日台情報共享美國或扮關鍵角色

對於日台共享情報的倡議,部份戰略學者持贊同態度。

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地域研究部長門間理良(Rira Momma)9月初投書台灣媒體自由時報指出,「如果台灣有事,西南諸島也會成為戰區,這是軍事常識」,因此台灣有事,也即意味著日本有事,如果日本懈怠準備的話,恐付出代價。

他寫道:「為了把握共軍的動向,迅速確立日本的初期行動階段體制,與台灣的情報交換比以往要更加緊密凸顯重要,至少平時要密切實施軍事情報部門的交流。他認為,關於日台兩軍實際部隊運用的溝通,與美軍一起在檀香山實施比較可行。」

金融時報今年7月以頭版的篇幅報導,日本曾要求美國分享台海軍事計劃。報導引述一名沒有透露姓名的美國五角大廈官員的說法指出,「美國與日本急需創建與台灣共同分享情報的機制,特別是有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與船艦的資訊,尤其是宮古海峽。解放軍遼寧艦率六艘船艦曾在4月穿過該海峽進入太平洋。」

該官員指出,目前台美之間有軍事情報分享,日美之間也有軍事情報分享,但就是沒有三方共享情報。他說:「情報共享總不能到戰爭開打中途才建立,必須現在就做。」

於是,2017年三方同意共享軍機編碼,跨出第一步。在此機制下,若中國戰機進行「遠海長航」演訓,展現其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的實力時,美日台的戰機就會升空監控中國戰機的動向,而彼此的雷達熒幕也都可以清楚看到三方空中戰機的位置與航向。

不過,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台日非正式邦交國,不適合直接交換戰略情報,或許透過美國,是比較好的連結平台。

蘇紫雲說:「依照日本的國內法,它沒辦法直接提供台灣類似情報交換,但是如果透過美日安保機制,做這種情報分享的話,對雙方應該都會有些幫助。但前提,我想台灣是不會刻意去刺激北京,純粹是為了自保;北京當然會比較不開心。」

解放軍研究專家、位於高雄的中山大學亞太英語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則認為,台灣安全關乎日本安全,尤其是南中國海到台海間,解放軍的戰機、船艦、潛等武器一旦發動對台作戰,也會影響到日本的海上交通線。

林穎佑說:「對日本來講,它從南海經過台海,它的一些船運或是天然資源都會經過這一條,所以在這裡的話,共軍的動態都會對我們或是對日本來說有很大的影響,日本當然會希望是不是可以去做到跟台灣分享情報。」

他還說:「(對日本)比較重要的反而是東沙島(普拉塔斯群島),因為東沙島可以去封鎖台灣海峽的海運。如果今天台灣海峽被解放軍封鎖的話,這也代表日本的航道也會被封鎖,所以對於日本來講,它自然會去關註今天台灣在離島或是在美日部隊調動的時候,會不會台灣也會有應該扮演的相互角色?台灣的戰略是不是有因應的作為?」

林穎佑指出,解放軍要穿越宮古海峽,也必須經過台灣北方或東北方的海空域,其中包括日本跟台灣的重疊空域,因此,若雙邊達成合作默契,可以節省雙方軍力或是部隊的調動。

缺乏法制保障日台共享情報不可行

雖然日台共享情報,有助於兩國應對解放軍的活動。不過,也有分析人士不認同這種作法。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松田康博(Yasuhiro Matsuda)9月10日在新智庫「台灣日本研究院」舉辦的圓桌論壇上指出,日本不可能在簽署正式協議前就隨意分享軍事情報,任何洩漏軍事情報給台灣的日本官員恐面臨牢獄之災。

他說,日本安全政策的自主性與靈活性非常低,常有人以美國對台軍售為例,詢問為什麼日本不能對台軍售?他直言,「麻煩這些人先去暸解一下日本的法律制度吧!看看日本受到了怎樣的限制。」

對於佐藤正久的共享軍事情報倡議,松田康博透過電子郵件回覆美國之音表示,佐藤是國會議員,他的言論尺度比較大,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是不能代表政府。

他強調,任何國家的軍情,未法制化前,就不可能外洩給其他國家。日台之間缺乏法制上的保障,短期內,不可能有合作跡象。

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6月29日接受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專訪時指出,「日本做為一個民主國家必須保護台灣」,隔天立即遭防衛大臣岸信夫和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更正為「其個人意見」。松田康博以此為例表示,部分日本政治人物發言不正確,反映出日本對台海現狀的危機感,這是事實,但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政策有所改變。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石原忠浩也認為,佐藤出身自衛隊,是日本國會少見對安全議題特別關注的議員,作為國會議員的佐藤或副部長級的中山泰修之發言,大多有感於中國帶來的威脅,但不代表日本和台灣馬上可以合作。

石原忠浩說:「我覺得,應該是國會議員也有些人有這樣的想法,但真正的決策核心的人或是行政官員有沒有這樣的想法是另一回事,台日要解決的議題太大了,畢竟日本和中國交流這麼密切。」

他說,台日間有待深化的官方關係仍是軍事合作的最大絆腳石。

石原忠浩說:「台灣方面期待,美國跟台灣合作,為什麼日本不行?日本和中國是邦交國家,日本和台灣是民間為主的關係,(政府之間)交流的層次比較低。日本部長級人物沒有來(過)台灣,這是很現實的限制,政府之間的軍事安全合作是非常困難。」

一名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前駐日外交官告訴美國之音,以前台灣也嘗試推動日台情報共享,但日方意願不高;他說,日本通常樂於接受外來的情報,但不太願意分享自己擁有的情報。

他還說,日本軍事組織封閉,不太與外國分享情報,佐藤的想法對軍事部門沒有影響力。更何況,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國家的情報,日本也看不上眼,而且在日美同盟的關係下,日本只要抓緊美國,什麼情報就都有了,不見得願意跟台灣共享。